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9年第9卷第10期

运动治疗偏瘫后倾斜综合征1例

来源: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摘要:【关键词】运动偏瘫倾斜综合征倾斜综合征又称身体不成直线,中心轴偏移,是指偏瘫病人所有的体位都强力地向偏瘫侧倾斜,并抵抗任何被动校正其姿势的尝试,就是说抵抗使体重向身体中线或过中线向健侧移的校正[1]。倾斜综合征多见于左侧偏瘫的患者,2008年10月我科收治了1例左侧偏瘫的患者,经一般的康复治疗......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运动 偏瘫 倾斜综合征

倾斜综合征又称身体不成直线,中心轴偏移,是指偏瘫病人所有的体位都强力地向偏瘫侧倾斜,并抵抗任何被动校正其姿势的尝试,就是说抵抗使体重向身体中线或过中线向健侧移的校正[1]。倾斜综合征多见于左侧偏瘫的患者,2008年10月我科收治了1例左侧偏瘫的患者,经一般的康复治疗方法训练1个月后效果不佳,按倾斜综合征治疗,其治疗效果较前显著,恢复良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患者,男,62岁,因“突发左侧肢体无力伴呕吐18天”入院。当时急诊为“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原发性高血压I级,极高危组”,经临床相关科室对症治疗病情平稳后我科介入康复治疗。当时专科情况:患者神志清楚,言语含糊,查体合作,记忆力、计算力减退,定向力、理解力等高级神经功能无明显异常,双侧瞳孔等圆等大,对光反射存在,活动正常,双侧额纹对称,左侧鼻唇沟变浅,口角右歪,左侧上肢Brunnstrom Ⅰ级,下肢BrunnstromⅡ级,肌张力稍高,腱反射(+++),巴氏征(+),余病理征未引出,右侧上下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左侧肢体、躯干、面部偏身感觉障碍。运动功能检查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以下问题:(1)头部转向右侧,右侧肩和颈的距离明显缩短。坐位或站立时,右侧肌肉不能放松,难以转向左侧或向偏瘫侧活动;卧位时,头部活动稍显自由并可配合部分动作或指令。(2)面部表情缺乏,声音单调,呼吸控制差,刺激其面部时多表现于右侧活动。(3)坐位时,左侧躯干肌张力低下,身体向左侧倾斜。(4)站立时,整个躯干向左侧倾斜,左下肢呈屈曲状,不能伸直以支持地面,并强力地向后倒。(5)左侧偏身深/浅感觉及其他感觉均减退。(6)左侧偏盲。患者不能看左侧的东西,经常打翻或撞倒左侧的东西,而且不能活动头部以进行代偿。(7)仰卧位时,偏瘫侧表现得比健侧长,且右手紧握床沿,担心掉下床。(8)活动时,健侧下肢不能维持在放置正常位置,不停的活动,并用力支撑,强力倒向偏瘫侧。

  1.2 训练方法 

  康复训练采取综合训练即现代康复治疗和传统康复治疗(在针灸科进行)相结合,在治疗中随时提醒患者注意左侧肢体,保持颈部全范围的被动活动,保持身体正中位,改善躯体平衡水平,利用姿势反射给予适当刺激,以促进患侧下肢伸肌的活动,并保证治疗中正确的感觉输入[2]。具体治疗方法如下[3]。

  1.2.1  卧位时 

  刺激头颈部活动,并促使其按治疗师的诱导最大范围的活动头部。在活动其肢体时,令其注意肢体的活动,利用不对称性颈紧张反射来提高左下肢伸肌张力,叩击刺激患侧躯干肌,进行桥式运动以改善其张力;不活动时护士必须密切观察患者严格摆放其肢体于抗痉挛位。

  1.2.2  坐位时 

  利用健侧肢体的活动诱导,使躯干向右侧移动,促使健腿支撑,患腿伸直,诱导重心移向右侧。同时治疗师可一手下压左肩,另一手刺激患侧躯干肌,令其头部保持中立位活动右上肢以刺激左侧躯干肌使其重心移向右侧臀部。

  1.2.3  起立训练 

  利用护腰带保护,并帮助左下肢伸直,令病人起立、坐下,在训练过程中随时提醒和注意病人重心、躯干和骨盆活动。

  1.2.4  站立训练 

  患者右侧髋部紧贴治疗床或平行杠站立,利用辅助器具帮助其左下肢伸直负重训练。

  1.2.5  重心转移训练 

  利用右侧肢体的健肢活动,促进患者在坐位下躯干向右侧的转移和站立时重心向右下肢的转移。

  1.2.6  步行 

  刺激左下肢伸直或帮助其伸直站立,并令其右髋部始终保持紧贴治疗床或平行杠进行行走训练。

  1.2.7  ADL训练 

  主要为穿脱衣服、洗漱、进食,训练中,尤其强调患者坐位时躯干的伸直、头部的中立位和正确的翻身动作以及针对左侧偏身感觉低下和偏盲的问题,给予正确的信息和刺激进行训练,使病人注意到患侧肢体的存在及其位置所在。
   
  治疗期间,由于患者内在反馈系统障碍的问题,每一个环节都要尽可能多的给予患者触觉信息,并充分利用患者的视觉让其从环境中得到更多的刺激以获得空间定向力和学习运动[4]。

  2 结果

    训练3个月后,病人改善了平衡水平和重心转移,坐位下可自由独立进食、洗刷、穿衣,达到独立平地行走,监护下可上下楼梯,但其姿势控制能力、行走质量和ADL自理能力均比无倾斜综合征的患者差,尤其是协调性和完成动作的时间以及达到此功能水平所花费的时间。

  3 讨论

    在脑血管意外的急性期,许多患者经历了一个短暂的临床症状表现期后,产生了典型的偏瘫征象, 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后,基本可以自理。可是当倾斜综合征出现并延续成一个问题时,人们常认为患者不适合康复治疗并把他们送到疗养院或其他长期护理机构,甚至把他们接回家任其自由发展,错误地认为患者没有充分的主动性。实际上,许多研究已证明大多数偏瘫患者不管步态的模式和质量如何都能够达到独立步行,有的患者甚至自然恢复也能步行,而有小部分患者却不能通过一般的康复治疗学习步行,通常情况下都认为这些病人因为年龄太大、体质虚弱、患侧下肢肌张力不够、偏瘫侧感觉丧失及偏盲而不能步行。事实上,这些理由显然不够充分,似乎把问题看得过于简单,针对这一部分病人,按一般的康复训练方法进行治疗是很难达到预定目标的。所以应根据病人的表现及存在的问题,及早认识到倾斜综合征的存在,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及训练方法以纠正此综合征,使病人达到独立坐位平衡、站立、行走及ADL最大限度的自理。

【参考文献】
    1 刘钦刚译.循序渐进.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03-216.

  2 南登昆.康复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92-162.

  3 中华医学会编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170-273.

  4 肖少华译.促进中风后病人的功能独立.WHO康复资源中心,2002,7:39-58, 68-73.


作者单位:550004 贵州贵阳,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康复科

作者: 马丽,郑栋华,裴强 2010-1-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