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10年第10卷第3期

小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研究

来源: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摘要:【关键词】小学生心理行为问题近几年,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愈加严重突出。教育界与社会舆论呼吁要加强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影响他们的品德形成、人格发展和社会适应,而且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随着学习年级的增高,学习负担日益加重,学习......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小学生 心理行为问题

 近几年,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愈加严重突出。教育界与社会舆论呼吁要加强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影响他们的品德形成、人格发展和社会适应,而且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随着学习年级的增高,学习负担日益加重,学习中各种矛盾和竞争加剧,学习的心理压力不断增加,这些问题若没有得到解决,学生便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从而成为学习的障碍。因此,调查当前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就可以从这方面去分析学习的障碍,进而研究如何帮助他们消除障碍,提高学习成绩。

  健康为人们所重视的程度是与社会的发达程度相关联的,社会的发展程度越高,人们所承受的压力越大,心理行为问题也就越突出。对心理行为健康的要求也就日益增加,这正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为了解学生的心理行为健康状况,为给学生制订心理预防保健措施而提供依据,我们于2009年5月起对辖区内三所小学开展了心理行为健康调查研究,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选择 辖区内有代表性的小学三所,分别代表公办、专制、私立学校,每所学校内每年级各选择2个班级全部学生为调查对象。

  1.2 方法 (1)采用问卷现场调查方法,由调查学校领导统一时间分别召开调查学生家长和班主任老师会议,家长问卷在会议其间统一填写后交给学校。老师问卷由班主任在会议后一星期内完成自己班级学生问卷。(2)问卷采用美国康奈尔大学编制的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家长卷及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教师卷。采用四级评记分法(0、1、2、3)。(3)采用北京医科大学和哈尔滨医科大学在全国调查均值作为常模,父母问卷统计分析六项指标(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心身障碍、冲动、焦虑、多动)。教师问卷统计分析四项指标(品行问题、多动、被动、多动指数)对本次调查数据进行比较。

  2 结果

  2.1 调查问卷均数与常模均数比较

  2.1.1 父母问卷均数情况 见表1,各年龄组,男女学生学习问题均数均高于常模均数,男生9~11岁(T=2.535>1.96)P<0.05有显著性差别。女生9~11岁(T=2.946>2.58)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别,12岁以上(T=2.171>1.96)有显著性差别,其他各项目男女生均数均低于常模均数。品行问题均数:男生6~8岁、9~11岁、12岁以上(T分别为3.770、3.672、2.684均>2.58)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别。女生6~8岁(T=3.067>2.58)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别,9~11岁(T=2.042>1.96)P<0.05有显著性差别。心身障碍:男生12岁以上(T=2.170>1.96) P< 0.05有显著性差别,女生6~8岁(T=2.108>1.96)P<0.05有显著性差别。冲动-多动:男生6~8岁、9~11岁、12岁以上(T值分别为4.830、3.759、2.991均>2.58)P<0.01有显著性差别,女生6~8岁、9~11岁、12岁以上(T值分别为7.012、4.182、4.154均>2.58)P<0.01有显著性差别。焦虑问题:男生6~8岁、12岁以上(T值分别为2.933、3.501>2.58)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别,女生6~8岁(T=3.074、>2.58)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别,9~11岁、12岁以上(T分别为2.206、2.303>1.96)P<0.05有显著性差别。多动指数:男生6~8岁(T=3.231>2.58)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别,9~11岁(T=2.560>1.96)P<0.05有显著性差别。女生6~8岁(T=4.063>2.58)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别,9~11岁(T=2.197>1.96)P<0.05有显著性差别。表1 父母问卷与常模均数比较

  2.1.2 转制、私立、公立学校父母问卷均数比较 见表2。各类学校学生均为学习问题均数最高,男生,公立学校6~8岁为0.72、9~11岁为0.78,私立学校12岁以上为 0.81高于其他学校。女生均为公立均数最高,分别为0.70、0.63、0.84,高于其他学校。

  2.1.3 教师问卷均数情况 见表3。各项均数与常模比较,调查均数均低于常模均数,其中男生多动问题9~11岁(T=2.445>1.96)P<0.05有显著性差别,12岁以上(T=2.726>2.58)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别。不注意-被动9~11岁、12岁以上(T分别为2.740、3.197>2.58)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别。女生多动问题12岁以上(T=2.453>1.96)P<0.05有显著性差别,多动指数9~11岁(T=2.202>1.96)P<0.05有显著性差别。表2 三类学校父母问卷均数比较表3 教师问卷与常模均数比较

  2.1.4 转制、私立、公立学校教师问卷均数比较 见表4。男生不注意-被动均公立学校6~8岁0.61、9~11岁0.82最高,私立学校12岁以上0.45最高,女生公立学校6~8岁0.86、9~11岁0.47最高,转制学校12岁以上0.31最高。

  2.2 调查问卷百分率比较

  2.2.1 男生问卷按年龄分析 见表5。父母问卷分析:学习、心身、冲动、焦虑、多动问题,9~11岁发生率最高,分别为58.0%、46.5%、22.1%、27.0%、31.9%,品行问题为12岁以上发生率最高为20.17%。教师问卷分析:多动、被动、多动指数问题9~11岁最高,分别为24.1%、25.4%、29.3%,品行问题为12岁以上发生率最高43.5%。表4 三类学校教师问卷均数比较表5 问卷得分高于常模男学生百分比

  2.2.2 女生问卷按年龄分析 见表6。父母问卷分析、品行、学习、心身、焦虑问题,9~11岁发生率最高,分别为28.6%、58.8%、49.8%、21.2%,冲动、多动问题,12岁以上最高,分别为16.7%、36.1%。教师问卷分析、品行、多动、多动指数问题12岁以上发生率最高分别为21.7%、13.0%、30.4%,被动问题9~11岁最高,为31.4%。

  2.2.3 转制、私立、公立学校问卷高于常模百分率比较 见表7。

  2.2.3.1 男生百分率分析 父母问卷:转制学校心身、冲动问题发生率高于其他学校,分别为42.7%、19.9%,私立学校品行问题发生率高于其他学校,为20.1%,公立学校学习、焦虑、多动问题发生率高于其他学校,分别为63.2%、30.3%、32.9%,教师问卷:转制学校品行问题发生率高于其他学校,为26.1%,公立学校多动、被动、多动指数问题发生率高于其他学校,分别为30.1%、37.4%、30.1%。

  2.2.3.2 女生百分率分析 父母问卷:转制学校学习、心身问题发生率高于其他学校,私立学校多动问题发生率高于其他学校, 为29.1%,公立学校品行、冲动、焦虑问题发生率高于其他学校,分别为29.5%、14.1%、26.9%,教师问卷:转制学校品行问题发生率高于其他学校,为1.59%。公立学校多动、被动、多动指数问题发生率高于其他学校,分别为21.9%、49.3%、32.9%。表6 问卷得分高于常模女学生百分率比较表7 三类学校问卷高于常模学生百分率比较

  2.3 问卷百分率顺位分析

  2.3.1 男生顺位比较 见表8。父母问卷各年龄组均为学习问题第一,6~8岁、9~11岁组各类学校心身问题第二,12岁以上转制学校均为心身问题,私立学校为品行问题,公立学校为多动问题为第二,教师问卷6~8岁为多动、多动指数问题第一、品行问题第二,9~11岁转制学校品行问题第一、私立学校多动指数问题第一、公立学校被动问题第一、多动、多动指数问题均为第二,12岁以上均为品行问题第一,多动、多动指数问题均为第二。表8 男生百分率顺位比较

  2.3.2 女生顺位比较 见表9。父母问卷6~8岁、9~11岁转制、私立、公立学校均为学习问题第一,心身问题第二,12岁以上转制学校多指问题第一、学习问题第二,私立学校学习问题第一、心身问题第二,公立学校品行问题第一、多动指数第二。教师问卷6~8岁转制、私立学校为被动问题第一、多动指数问题第二,公立学校为多动指数问题第一、多动问题第二,9~11岁转制、公立学校为被动问题第一、多动指数问题第二,私立学校为多动指数问题第一、被动问题第二,12岁以上转制、私立学校多动指数第一、转制学校品行问题第二,私立学校被动问题第二,公立学校品行问题第一、被动问题第二。表9 女生百分率顺位比较

  3 讨论

  3.1 学习问题(学习障碍) 我国对他的研究刚刚起步。目前,绝大多数教育工作者仍然不知道学习障碍的概念,认为学习成绩不好主要是由于家庭教育不良,或者是品行出了问题,是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问题,只要提高他们的自觉性就一定能使他们学习好。学校中没有对这些孩子的学习能力进行评估,没能发现他们固有的学习能力缺损,把问题简单化。只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没有对其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因而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实际上只要这些孩子学习能力提升了,他们的不良的学习习惯和不守纪律的现象就会自动消失。他们的品行问题也会自然消失。发达国家对学习障碍的研究所走过的道路,应当引起我们对这一问题的反思,使我们尽快建立起自己的对学习障碍的研究积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出《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要求“中小学校都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目前根据国外杂志报道,学习障碍可分为三个类型:第一是书写障碍。写作业十分粗心,经常多一撇少一划,把答案抄错。有时难题可以解出来,简单的计算题却错了。他们的眼睛似乎与别人的不一样,被称为懒惰的眼睛,漏掉许多明显的信息。这种人学习时视而不见,考试时竟然可以把整个题丢掉,事后他们说自己没看见这道题。这种问题体现的是儿童的视知觉的分辨力、记忆力和视-动统合能力相对落后造成的。这种孩子最易受到老师和家长的误解,因为大人认为他们学习态度有问题,是故意的,要给予惩罚。其实这是一种特殊的学习能力障碍。只有进行有关的视知觉训练才能见成效。第二类是阅读障碍。阅读障碍是学习障碍中人数最多的。这类孩子往往记不住字词,听写与拼音困难,或朗读时增字减字,写作文语言干巴巴,阅读速度特别慢,逐字地阅读。他们在下棋和玩电脑游戏方面头脑很灵,但在温书和写作业及听讲方面成绩极差。这种落后可能与左脑有关。家长应给予极大的警惕,因为这类孩子由于不能有效地阅读,随着年级增加,会在各门功课上都出现困难。第三类是数学障碍,又叫非语言学习障碍。这类孩子在机械图形与数学任务上能力落后,这类孩子记不住人脸的图形,交往能力差。在运动和机械记忆方面有困难。他们可能爱读书,也会讲故事,可是理解图形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差,学习时较为刻板。家长、学校教师应重视逻辑推理能力的开发,在空间想象力和数量关系方面进行培养,要利用孩子的语言优势,进行某种补偿。根据国内外资料研究报道表明,大约50%~70%的在校生属于学习障碍儿童,本次父母问卷调查显示学习障碍发生率男生为54.7%、其中转制学校51.5%私立学校53.3%公立学校63.2%,女生为55.8%其中转制学校57.4%、私立学校50.4%、公立学校56.4%。

  3.2 品行问题障碍 是指18岁以下儿童出现违反社会道德或行为、纪律、侵犯他人或公共利益的行为,常见的问题主要包括欺负弱小儿童,虐待小动物,打架、斗殴、故意损坏他人物品或公共物品等。在一般孩子的发育过程中虽然也偶尔出现,但在有品行问题的孩子身上,往往更常见并且比较持久。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品行问题发生率,父母问卷,男生为18.9%、女生为26.9%,教师问卷,男生为23.6%、女生为16.1%,其中平均数比较,公立学校显著高于其他学校。

  3.3 多动综合征;简称多动症 为常见的小学生行为障碍,即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表现出来的言语动作和行为异常现象。主要症状为:活动过度,注意力差;情绪不稳定,易激动、冲动、任性;同时伴有学习困难,但一般智力在正常范围。多动症应与小学生固有的顽皮、好奇、活泼好动等天性相区别。俗语说“越淘气的孩子越聪明”,但儿童心理学家却对此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过分淘气的孩子很可能是患有心理疾病。

  多动症的病因较为复杂,有人认为它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胎儿孕育期间母亲感染风疹,服用某些药物;一氧化碳中毒以及新生儿出生时产道挤压、窒息、产钳助产等致其颅脑损伤为主要的病因。也有学者认为,与大脑生理功能异常,如觉醒异常、觉醒过度,某些维生素(B12、叶酸)缺乏和神经递质的遗传缺陷等有关。根据我国部分资料报道,多动症发生率为5.06%,本次调查显示,多动症发生率父母问卷,男生为30.1%、女生为24.9%,教师问卷,男生为25.4%、女生为20.0%,显著高于报道资料。

  3.4 焦虑症 是小学生中常见的一种情绪障碍,与先天素质、后天环境有关。不良的环境和不恰当的教育方法,是导致焦虑的重要原因。焦虑症可突然发生,患者常有恐惧、心慌、气急、震颤,重者瞳孔散大;慢性焦虑者可有多动、学习能力下降、睡眠障碍,食欲减退等。国外学者提出的可能成为焦虑症的诱因有:父母焦虑,孩子模仿;父母对某些危险估计过高,给孩子多余的劝告、禁令;父母向孩子倾诉家中存在的经济、婚姻问题;父母反复提出的不切实际的高标准,孩子难以达到;父母经常打骂孩子,教师的严厉惩罚,都会使小学生产生焦虑而发病。焦虑症的首要防治措施是改善不良的环境和教育方式。针对产生焦虑的诱因,设法消除各种不良刺激。培养小学生学会克服困难、建立信心,培养坚强的意志及开朗的性格。据调查,在全国一些大中城市中焦虑问题发生率在10%以上,本次调查显示,焦虑问题发生率男生为19.7%、女生为19.0%。

  3.5 心理冲动 人皆有之,我国古代的学者早有这方面的描述:为外形者,金与木也:为内刑者,动与过也。宵人之罹外形者,金木讯之:罹内刑者,阴阳食之。夫免乎外内之刑者,唯真人能之。在这里,“外刑”指来自外面的刀斧{“金”}和棒枷{“木”}使身体受刑。“内刑”指精神受刑,“动”指情欲发动摇作,“过”指因过错而后悔内疚等。“阴阳食之”的意思是说,两种对立的精神活动交错而侵蚀人的心灵。所谓“真人”指道教中所说的修行得道的人,在现实中并不存在,不过是庄子的一种幻想。心理冲动会使人感到不安而痛苦,痛苦虽可以使人悲观沮丧,但也可以催人进取向上。根据国内资料报道,冲动、被动发生率15%~25%之间,本次调查显示,冲动问题发生率男生为21.58%、女生为10.35%,被动问题发生率男生为20.26%、女生为27.53%。4 小结

  本次调查小学1~5年级学生,父母问卷772份,其中男生366份,女生406份,教师问卷782份,其中男生390份,女生392份,除学生学习问题平均数高于常模均数外,其他各项均低于常模均数。(见表1~4)。发生率顺位比较均为学习问题百分率占首位(见表8,9)。根据以上调查认为,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已刻不容缓,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面对有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学生,而且还要面向全体学生,学校应该开设心理课堂、心理辅导室,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传授心理知识,进行专门的心理训练,让学生们掌握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正确认识学习、交往中的问题,学会自己解决问题。从家庭而言,家长们应注意掌握与孩子沟通的技巧,科学地教育孩子,而不是简单地以一句“恨铁不成钢”为借口,让孩子们面对家长的冷脸接受“心罚”。 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

  

作者: 胡国泉 2011-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