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11年第11卷第1期

足骨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切除1例报告

来源: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摘要:【关键词】足骨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切除1病历摘要患者,男,28岁,发现右足背外侧部局部隆起1年入院。入院后一般化验检查无异常,行肿物切除术,病理为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术后随访1年半无复发。1历史回顾1953年Jaffe首先描述下颌骨的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GCRG),认为GCRG是一种少见的非肿瘤性良性病变。......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足骨 巨细胞 修复性肉芽肿 切除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28岁,发现右足背外侧部局部隆起1年入院。患者2008年初曾扭伤右足,足背外侧触及结节,近一年明显增大,见图1、2;走路多时有疼痛不适感,无明显的发热及夜间疼痛等。入院查体:右足背外侧明显隆起,无明显压痛。X线片显示可见右足第五跖骨囊状膨胀性骨质破坏区,边界清晰,有硬化边,骨皮质变薄,病变内密度不均匀。2009年5月门诊先以“内生软骨瘤”收入院。入院后一般化验检查无异常,行肿物切除术,病理为“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术后随访1年半无复发。图1图2

  2 讨论

  2.1 历史回顾

  1953年Jaffe首先描述下颌骨的巨细胞修复性肉芽肿(GCRG),认为GCRG是一种少见的非肿瘤性良性病变。 近10年国内报道6例发生在手足的病例, 第一、四、五掌骨,末节趾骨。

  2.2 病因

  (1)病因不清。(2)非真性肿瘤。(3)外伤或炎症后出血的一种修复性反应。(4)妊娠可促进病变发生和生长。

  2.3 流行病学特性

  好发于儿童及青年,男性略多于女性; 多单发,下颌骨最多见,其次蝶骨、颅面骨、手足骨;大多有外伤史。

  2.4 临床表现

  病损骨无痛性膨胀性生长,可有局部疼痛。

  2.5 实验室检查

  无特异性,钙、磷、碱性磷酸酶均正常。

  2.6 X线检查

  圆形或卵圆形溶骨性膨胀性生长,一般无骨膜反应,骨皮质变薄,一般不穿破;一般不超越骺板;还可以表现多样,无特异性。

  2.7 组织学特点

  巨细胞成簇分布,间质伴出血、反应骨形成。

  2.8 鉴别诊断

  2.8.1 骨巨细胞瘤

  年龄20~40岁,多发生骨骺融合后的长骨骨端,组织学上大量破骨细胞性巨细胞均匀分布在间质细胞中为特征。

  2.8.2 动脉瘤性骨囊肿

  好发于20岁以下,椎骨和扁骨多发,X线骨呈偏心膨胀,多核巨细胞分布不均,间质为成熟的纤维细胞。

  2.8.3 棕色瘤

  多发于成年女性,由甲旁亢所致。多骨受累,早期骨痛,血钙、碱性磷酸酶升高,磷降低。

  2.9 治疗

  单纯刮除; 切除病变组织;病变以外0.5cm扩大切除。

  2.10 预后

  切除病变,预后良好;单纯刮除或刮除不彻底易复发。

  

作者: 孟庆辉,尚福亮 2011-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