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11年第11卷第5期

支原体肺炎60例临床分析

来源: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摘要:【关键词】支原体肺炎临床分析支原体肺炎是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最常见的肺炎,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近年来本院支原体肺炎发病率逐年上升,并纳为本院临床管理路径,同时发现婴幼儿也有发病。5月收治的60例支原体肺炎病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2临床表现均有咳嗽(100%),发热32例(53。...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支原体肺炎 临床分析

  支原体肺炎是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最常见的肺炎,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近年来本院支原体肺炎发病率逐年上升,并纳为本院临床管理路径,同时发现婴幼儿也有发病。现将本院2011年1—5月收治的60例支原体肺炎病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60例,男27例,女33例;发病年龄0~3岁8例(13.3%),3~7岁26例(43.3%),7~14岁26例(43.30%)。

  1.2 临床表现

  均有咳嗽(100%),发热32例(53.3%),喘息23例(38.3%),胸闷15例(25%),肺部体征多不明显,肺部有湿啰音28例(46.6%),喘鸣音22例(36.6%)。病程1周以上55例,其中25例静滴头孢菌素类5~7天,15例静滴青霉素1周左右,20例头孢菌素类加青霉素类联合用药5天,症状无缓解或缓解不明显。

  1.3 肺部X线检查

  37例表现为点片状阴影,21例肺纹理增多伴肺门影增浓,2例大片暗影伴胸腔积液。

  1.4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总数<100×109/L 44例,>100×109/L 16例,中性粒细胞均高于正常,占白细胞总数的65%~80%,55例肺炎支原体抗体呈阳性或弱阳性,血清冷凝集试验均阳性,滴度为1∶512~1∶32。

  1.5 治疗方法

  对7岁以下的36例患者采用红霉素20mg/(kg·d)加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为1mg/ml浓度,每日1次静滴,胃肠反应明显者加盐酸山莨菪碱50~100mg,治疗7~10天后,改口服阿奇霉素10mg/(kg·d),每日1次,连服3天,停4天为1个疗程。7岁以上24例,给予阿奇霉素10mg/(kg·d)(最大剂量每日不超过0.5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再加维生素B6针0.1g静滴,每日1次,连用5天,停3天后改口服阿奇霉素10mg/(kg·d),每日1次,连服3天停4天,对病情严重者可服2个疗程,总疗程为2~3周。

  1.6 结果

  60例患儿均治愈,门诊随访3~6个月无复发。

  2 讨论

  支原体肺炎好发于学龄前儿童,本组3~7岁发病率为43.3%,与文献报道一致。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及剧烈咳嗽,本组报道100%均有咳嗽,53.3%伴有发热,部分表现为喘息,本组38.3%有喘息症状,肺部听诊有喘鸣音,本病肺部体征多不明显,仅46.6%肺部有湿啰音。胸部X线片改变显著,表现为点片状阴影61.6%(37/60例),肺纹理增多伴肺门显著35%(21/60例),大片暗影伴胸腔积液3%(2/60例)。因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多数不高,中性粒细胞增高,易被误诊为病毒性肺炎或细菌性肺炎,使病程延长,本组56例病程均达1周以上,其中25例静滴头孢菌素治疗,15例给予青霉素静滴治疗,20例头孢菌素类加青霉素类联合用药,咳嗽有所减轻。这是因为肺炎支原体是一种最小的非活动性生长的微生物,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由于没有细胞壁故侵袭力差,随飞沫进入呼吸道后,在呼吸道黏膜表面上皮细胞紧密附着,并在局部生长繁殖,引起局部黏膜充血、水肿、炎性渗出,影响纤毛活动,临床表现为支原体肺炎,青霉素、头孢菌素对本病疗效差,红霉素有效。支原体肺炎传统的治疗方法是静滴红霉素20mg/(kg·d),2~3周,因疗程长、胃肠反应重,患儿及家长不能坚持足够疗程,易引起复发。本组36例采用红霉素静滴1周,加阿奇霉素口服序贯治疗2周,对7岁以上24例采用静滴7天左右,停3天,序贯阿奇霉素口服3天停4天,使输液时间缩短,患儿易于接受,临床观察60例均治愈,无复发。故临床遇较大儿童出现发热咳嗽,胸片显示肺炎改变,用一般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时应考虑本病,适时检查血清冷凝集试验或支原体抗体以助诊,必要时可换用红霉素或阿奇霉素治疗,值得注意的是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应用2个疗程可避免复发。

  

作者: 王媛媛,霍朝华,殷 蕾作者单位:443000 湖北宜昌,宜 2013-2-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