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11年第11卷第8期

建立511结构为主体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构想

来源: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摘要:【摘要】建设结构合理,覆盖城乡的医疗服务体系,是新医改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提出建立511结构为主体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构想:县级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传染病医院、精神病医院共五所,包括综合医院和按专业分工的专科医院,每镇一所卫生院、每村一所卫生站。由政府出资承办,构成以公立医疗机构......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建设结构合理,覆盖城乡的医疗服务体系,是新医改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提出建立511结构为主体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构想 :县级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传染病医院、精神病医院共五所,包括综合医院和按专业分工的专科医院,每镇一所卫生院、每村一所卫生站。由政府出资承办,构成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体的县、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覆盖城乡,保证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基本医疗服务需要。

【关键词】  医疗体系;结构;主体

  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坚持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办医原则,建设结构合理,覆盖城乡的医疗服务体系,是新医改的一项重要的任务。那么,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首先体现在构成医疗体系的机构结构上,由此,提出建立511结构为主体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构想。

  511结构为主体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就是:县级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传染病医院、精神病医院共五所,包括综合医院和按专业分工的专科医院,每镇一所卫生院、每村一所卫生站。由政府出资承办,构成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体的县、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覆盖城乡,保证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基本医疗服务需要(以下简称511结构)。

  1 511结构是建设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要求

  新医改意见强调:进一步健全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加快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发挥县级医院的龙头作用,用3年时间建成比较完善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1]。511结构为主体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由政府出资承办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传染病医院、精神病医院,综合医院与专科医院相结合,发挥技术和服务的龙头作用,带动基层医疗卫生的发展;镇卫生院在承担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村卫生站构筑了农村医疗服务的网底,从而构成了县、镇、村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体现了新医改的基本要求。

  2 511结构明确政府的责任,保障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

  需求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新医改提出的目标,政府的责任就是如何保证群众的基本医疗服务的需求,办好公立医疗机构,发挥公立医疗机构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主导作用,实现基层群众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的就医格局。从而保证群众的公共卫生、基本医疗服务的需求。

  2.1 发挥县级医院的龙头作用,推动基层医疗卫生的全面发展

  2.1.1 提升人民医院的水平

  人民医院是县级综合医院,负责基本医疗服务及危重急症病人的抢救,承担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业务技术指导和卫生人员的进修培训,发挥着医疗技术服务中心的作用;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起着核心作用。人民医院代表着县级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新医改要求推进县级医院的发展,至少有一所二级综合医院。加快人民医院的发展,带动县域医疗技术的发展,服务基层群众意义重大。2010年,广东省在县(区)评审三级医院,引导政府重视基层医疗资源布局,引导医院重视内部管理,目的是让老百姓能够在基层享受到更加便捷、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2.1.2 扶持中医院的发展

  中医医院是中华医学和文化的传承,以“简验廉便”的方式,根植于中华大地,深受群众欢迎。我国经济基础薄弱,发展不平衡,卫生保障基础较差,因此我国新医改必须考虑中医药、民族医药的特点,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中的作用,中医药作为我国独具特色的卫生资源,和西医药共同担负着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重要使命。县中医院作为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的主干力量,承担农村中医药预防保健、基本医疗等任务,接受镇村两级卫生机构的转诊,承担中医药诊疗技术和适宜技术推广、镇村中医药人员培训及业务指导等任务,是中医药发展的战略支撑点,关系着农村传统医药的兴衰成败,对整个中医药事业举足轻重,县中医院建设不好,乡镇带动不起来,就起不到辐射作用。中医药以其确切的疗效和低廉的价格,不仅保障了人民群众健康,还节约了医疗资源,节省了医疗费用。在解决群众就医问题上,县中医院能以相对较少的投入,解决更多群众的健康问题[2]。2009年,北京市对全市公立中医院人员工资,实行财政拨款,以财政支恃推动中医院的发展。中医药作为我国优秀文化瑰宝,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科学和哲学思想,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所以,发展中医不仅是一个医疗的问题,更是中华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发展的问题。政府办好县中医院意义深远,作用巨大。否定中医药是对中华文化的背叛,放弃中华医学是对中华民族的犯罪。各级政府特别是县级政府要从守护发展传统文化,发扬中华医学、减轻群众医药负担的高度,负起办好中医院的责任。

  2.1.3 夯实妇幼保健院的基础

  妇女儿童占人口的2/3,保障妇女儿童的健康权利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和建立和谐社会的标志。妇幼卫生是公共卫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妇幼卫生的公益性质和政府主导的原则是发展妇幼卫生事业的根本保证。县级妇幼保健机构承担着为基层最广大的妇女儿童提供基本医疗保健服务任务,是妇幼卫生工作的主体,也是基层妇幼保健服务网络的龙头,其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妇幼保健服务能否真正落到实处。政府要加大投入,坚持保健与临床相结合的发展方针,增强能力,提高水平。

  2.1.4 组建传染病医院

  传染病不仅是健康问题,更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稳定的问题,所以国家以法定的形式严格控制和监管。但是,我国传染病医院只有地市级设置,县级传染病医院几乎空白。基层防治传染病的医疗机构是按照专科专病分设机构来进行,基层防病机构分别由慢病(结核)防治所、麻风病防治所、综合医院传染科、乡镇卫生院发热(腹泻)门诊担负传染病医疗救治的任务。存在着资源分散,能力不高,各自为政,自成体系的弊端,整合基层传染病医疗机构,合并慢病、麻防、综合医院传染科,组建传染病医院,由政府集中财力,加强传染病的综合管理,提高防治水平,保障群众健康,加快县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十分必要。

  2.1.5 加强精神病医院的管理

  来自卫生部门的数据显示:我国精神类病人的数量在不断上升,目前总数已达到1600万,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占到一半左右,城市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农村。精神类疾病已经和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疾病以及恶性肿瘤一样,成为我国几大高发病症之一。精神病人引发的伤人杀人案件频频发生,严重威胁着社会治安。对精神病人“家人没钱管、社会不敢管、部门各管各”的现象普遍存在[3]。精神病的防治,不仅是一个医疗问题,也是一个社会管理的问题,它涉及社会的文明和安全。精神病,特别是重症精神病是公共卫生均等化的内容,已列为公共卫生管理项目。建立和加强基层精神病医院的管理,采取专科专病的方式集中管理,有利于集中医疗技术资源,有效防治,提高防控能力和治疗水平,使精神病患者,特别是重症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和人文关怀,促进社会和谐,维护公共安全。

  2.2 完善乡镇卫生院的服务功能

  新医改明确要求:各级政府要积极推进农村医疗卫生基础和能力建设,重点办好县级医院,并在每一个乡镇办好一所卫生院。 乡镇卫生院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中处于中枢位,承担本乡镇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完成本乡镇内常见病、多发病的门诊、住院诊治任务,进行急、重、危病人的维持生命体征的救护,并组织转诊。开展健康教育,针对危害社区人群健康的因素,普及卫生知识,提高人群的自我保健能力和整体健康水平。

  2.3 构筑农村卫生网底

  农村卫生站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网底,担负卫生防疫、妇幼保健、一般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并对急重病例作初步处理,及时做好急、重、疑难病例的转诊护送工作。政府要采取多种形式支持村卫生站的建设,使每一个村都有一所卫生站。2007年,广东省对欠发达地区实行一村一站1万元的补贴。 2011年,江苏省实行镇村卫生一体化管理,村卫生站的机构,人员、业务、药械、收支等实行一体化管理。各地积极探索村卫生站的建设与管理,使农村群众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3 511结构保障基层群众公平公正享有基本医疗服务

  511结构从基层公共卫生、医疗供需实际出发,面向城乡,以基层为重点,充分发挥现有医疗资源的作用,覆盖县、镇、村,服务人口占全国的70%。形成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室为基础的服务网络。以县级综合医院、专科医院、镇卫生院、村卫生站的功能和职责,中西医并重,建立和完善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的医疗服务体系,做到常见病、多发病在基层医疗机构诊疗,危重急症和疑难病在县医院诊疗;科学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充分发挥医疗服务体系的整体功能和效益。保证全体居民尤其是广大农民都能公平、公正地享有基本医疗服务。

  4 511结构是推进多元化办医的前提

  建立公立医院为主体,多种投入共同发展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首先要确定哪些医疗机构由政府负责出资兴办,哪些由社会资本来投资建设。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它由政府出资承办,是保障城乡居民公共卫生、基本医疗的基础,为城乡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511结构为主体的基层医疗服务体系,构成了县、市、村基层医疗服务的基本架构,明确政府的出资责任,集中财力办好。其他医疗机构可以根据卫生规划,鼓励社会力量创办医院、诊所等,以满足城乡居民多层次的医疗服务需要。促进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2009,3.

  2 闫楠.如何让县中医院“强大”起来?.中国中医药报,2011-01-18.

  3 胡新桥.16起精神病人制造的命案令人警醒“咸宁模式”破解社会管理难题.法制网,2010-09-02.

  

作者: 邓春旺,钟一华作者单位:524400 广东廉江,廉江市卫 2013-2-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