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12年第12卷第9期

依达拉奉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来源: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发病7天以内的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同时用生理盐水250ml加丹参多酚酸盐200mg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14天。治疗组加依达拉奉30mg,加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每天2次,连续14天。...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择发病7天以内的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同时用生理盐水250ml加丹参多酚酸盐200mg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14天。治疗组加依达拉奉30mg,加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每天2次,连续14天。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能更好地保护缺血区脑神经细胞功能,促进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

【关键词】  依达拉奉;丹参多酚酸盐; 脑梗死

  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又称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本病发病率及致残率均相当高,而在治疗时间窗内尽早恢复缺血半暗带的血液供应和应用有效的脑保护药物对减少脑卒中的致残率非常重要。在再灌注时间窗内溶栓治疗是目前最重要的治疗措施,但因其时间短(发病后不超过6h),大部分患者错过,除此外抗血小板聚集、抗凝、降纤等个体化治疗;在神经细胞保护时间窗内应用神经保护药,可防止或减轻脑损伤,改善预后。而中医中药治疗亦有其独特的双重疗效,因此在疾病早期根据患者病情采取针对性治疗和中医联合治疗可以显著提高疗效。笔者于2008年8月-2011年8月对4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8月-2011年8月在本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46~87岁,平均(59.95±9.54)岁;对照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43~85岁,平均(60.35±11.81)岁。两组年龄、性别、病程、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基础或伴发疾病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诊断标准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标准[1],均经头颅CT检查确诊为脑梗死。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加生理盐水100ml,每天2次;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200mg加生理盐水250ml,每天1次,疗程为14天。对照组给予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200mg加生理盐水250ml,每天1次,疗程为14天。基础用药为拜阿司匹林,此外,治疗期间酌情行降血压、降血糖及相应对症治疗。

  1.3 评定标准

  根据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定。治疗结束后根据患者的功能改善及病残程度分为:基本痊愈(功能损缺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为0级);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为1~3级);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病残程度为1~3级);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左右);恶化(功能损缺评分减少或增多18%以上);死亡。以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计算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治疗结果

  2.1 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14天后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见表1。

  2.2 疗效比较

  治疗组14天后有效率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70.0%,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见表2。 表1 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表2 两组疗效比较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脑血管急性血流障碍所致的局灶性脑功能障碍,梗死病灶由缺血中心区及其周围半暗带组成中心区神经细胞死亡,缺血半暗带发生不同程度的瀑布级联反应,再灌注损伤不可避免,其中自由基损伤是引起水肿形成和神经细胞凋亡的主要原因[2]。如何减轻自由基的损伤成为治疗脑梗死疗效好坏的关键。药效学动物实验证实依达拉奉是一种用于急性脑血管病的新型、强效的自由基清除剂和神经保护剂,其化学名称为:3-甲基-1-苯基-2吡唑啉-5酮,它是一种小分子量物质,血脑屏障通透率为60%,静脉给药后可在脑内迅速达到有效治疗浓度[3]。并能够清除体内的活性氧分子及脑内具有的细胞毒性的OH-减少自由基导致的级联损伤,抗细胞凋亡等机制,减少神经功能损害,抑制脂质过氧化,缩小梗死面积,抑制炎症介质白三烯的形成,减轻脑水肿,减少缺血半暗带面积,抑制迟发神经元死亡,防止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目前国内将其广泛应用于脑梗死的治疗。丹参多酚酸是丹参水溶性成分中重要的有机酸类化合物,主要有丹酚酸A、B、C、D、E、G、H、I、J及四甲基丹酚酸F、异丹酚酸C、迷迭香酸、紫草酸等。动物实验表明,丹参多酚酸对实验性脑缺血具有显著改善作用,可缩小梗死面积,减轻脑组织水肿,改善脑缺血动物神经症状等,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控性[4]。药理研究证明[5~7],丹参多酚酸盐可以通过血脑屏障,通过以下多种途径发挥药理作用:(1)增加缺血区脑血流量,对正常血液供应区的血流量无影响,不会产生“窃血”现象;(2)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对凝血系统无影响,因此无出血危险;(3)有较强的抗氧化、清除自由基作用;(4)对缺氧引起的线粒体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保护线粒体损伤的剂量仅为银杏叶提取物EGB761的1/100,具有高效性;(5)能调节细胞内Ca2+浓度,抑制细胞凋亡的发生。因此,丹参多酚酸是一种比较好的抗脑缺血药物。本研究显示依达拉奉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脑梗死比单用丹参多酚酸盐对照组疗效显著,这可能由于两者有多方面协同作用。因此,两者联合应用能更好地保护缺血区脑细胞功能,促进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值得临床借鉴使用。

【参考文献】
    1 全国第4届脑血管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1995).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3.

  2 梁新春,张金荣,朱建国,等.三连抗栓疗法并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及对相关血液指标的影响.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1):44-45.

  3 王德周,毛彦明.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3):67-68.

  4 蒋玉凤,王秋华,刘志勤,等,丹酚酸B对缺血小鼠脑能量代谢和脑水肿的影响.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7,23(12):2300-2303.

  5 颜平,罗心平,施海明,等.丹参多酚酸盐对血小板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16):2092-2094.

  6 张殿福,王明伟,王连生,等.丹参多酚酸盐对猪急性心肌梗死后氧化应激指标和脑钠肽的影响.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6(11):1304-1306.7 张均田.丹酚酸B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研究进展.医学导报,2007,26(2):107-110.

  

作者: 黄燕斌作者单位:325604 浙江乐清,乐清市第三人民医 2013-2-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