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12年第12卷第10期

宜巴高速建筑工地建筑工人艾滋病知识和态度干预效果评价

来源:中华医学研究杂志
摘要:【关键词】宜巴高速建筑工地建筑工人艾滋病干预效果目前,我国流动人口共计1。2亿人,该人群具有流动性大、多数人口处于性活跃期、社会支持少以及社会约束弱等特点[1],已成为艾滋病传播的桥梁人群。工地地处边远山区,建筑工人长期在大山深处作业,工作十分单调,生活枯燥无味,又缺乏正当实现性满足......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宜巴高速 建筑工地 建筑工人 艾滋病 干预效果

  目前,我国流动人口共计1.2亿人,该人群具有流动性大、多数人口处于性活跃期、社会支持少以及社会约束弱等特点[1],已成为艾滋病传播的桥梁人群。宜巴高速公路巴东段工期历时4年,工程建设参与者约10余万人,以青壮年男性为主。工地地处边远山区,建筑工人长期在大山深处作业,工作十分单调,生活枯燥无味,又缺乏正当实现性满足的条件,是流动人口中的一个特殊人群,也是艾滋病干预工作的重点对象。为掌握建筑工人艾滋病知晓情况,了解建筑工人自身对艾滋病的看法,并获得建筑工人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情况及有效的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途径,本中心于2009年开始使用健康干预工具包对宜巴高速巴东段建筑工人进行了为期3年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干预活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在宜巴高速沿渡河镇营地工区,整群抽样随机抽取400名建筑工人进行问卷调查。

  1.2调查内容和方法采用统一的调查表,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现场发放并回收问卷。总体分干预前调查、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和干预后调查3个阶段。首先根据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干预前问卷调查;之后对农民工使用健康教育工具包进行干预(主要内容有:知识讲座、宣传展板、发放宣传材料、旋转啤酒瓶游戏、蜘蛛网游戏、只有一个降落伞游戏、风险卡片识别、艾滋病知识有奖问答、演示正确使用安全套等)和干预后调查。现场干预后,即进行干预后问卷调查,评价干预效果。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对待艾滋病的态度和自身行为等情况。干预前发放问卷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92份,回收率98%;干预后发放问卷400份,收回有效问卷396份,回收率为99%。

  1.3评价指标知晓率(%)=正确回答题数/应回答总题数×100%,包括艾滋病基本知识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以及总知晓率。

  1.4统计学方法将问卷全部录入EpiData中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统计学方法分析。

  2结果

  2.1人口学特征本次共调查788名农民工,干预前干预后分别为392名和396名,均为男性。

  2.2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

  2.2.1艾滋病基本知识、态度及行为知晓率比较对涉及艾滋病基本知识、态度及行为等5个知识点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干预前艾滋病基本知识、态度及行为知晓率为64.3%,干预后艾滋病基本知识、态度及行为知晓率为95.5%,两者比较上升31.2%,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01.94,P<0.01),具体见表1。

  2.2.2艾滋病传播知晓率比较干预前艾滋病传播途径知晓率为78.6%,干预后艾滋病传播途径知晓率为96.9%,两者比较上升18.3%,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4.73,P<0.01),具体见表2。

  2.2.3被调查对象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途径和期望接受的宣传方式本调查显示,被调查对象以前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途径主要是宣传展牌和宣传折页。本次被调查对象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途径主要是健康教育工具包。建筑工人普遍认为健康教育工具包内容丰富,获得知识信息量大,宣教过程中具有很强的趣味性,调动了他们参与艾滋病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工具包采取图文并茂的宣传方式促进了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记忆。表1工具包干预前后建筑工人艾滋病基本知识、态度及行为知识晓情况比较表2工具包干预前后建筑工人艾滋病传播途径比知识晓情况比较

  3讨论

  3.1采用健康教育工具包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是一种值得尝试推广的宣传方式以健康教育干预工具包为主要干预工具,采取农民工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干预方式对目标人群进行系列性干预,调查结果显示:干预后农民工对艾滋病知晓率的掌握比干预前农民工知晓率有大幅提高。说明干预工具包有明显效果,体现了干预工具包在该类人群中的可行性[2]。与刘金波等[3]健康教育提供者与接受者之间现场互动的方式最适合用于对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的理论相符。

  3.2依托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室使用干预工具包开展农民工干预是控制艾滋病流行的重要策略高速公路沿线社区服务机构或乡镇卫生院是在最接近群众的卫生服务机构,在社区居民AIDS/HIV的预防控制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社区卫生机构能更好地对社区居民特别是外出务工人员开展全面准确的宣传教育工作[4]。同时鼓励社区医生进入工地开展同伴教育,发挥同伴教育所具有的易沟通、认同感、安全感、方便、灵活、快捷和易于组织实施的特点,在建筑工人中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是非常有效的干预措施[5]。

【参考文献】
    1林丹华,方晓义.中国流动人口艾滋病问题及预防干预.中国艾滋病性病,2005,11(2):158-160.

  2张芬,彭红艳,杨芳 ,等. 某在建高速公路沿线社区居民艾滋病知识和态度干预效果评价.医学与社会,2012,3(25):13-15.

  3刘金波,周玲,张开金,等.南京市流动人口艾滋病知识干预效果评价.中国公共卫生,2008,24(12):1426-1427.

  4郑山,李娟生,胡晓斌,等.兰州城乡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认知及影响因素分析.现代预防医学, 2010,37(21):4107-4109.

  5吴德彬,傅晓鲁,庹晓莉.建筑工地民工预防AIDS同伴教育与行为干预效果比较.现代预防医学, 2006,33(2):191-193.

  

作者: 薛韬,谭建国,陈鸿迎,税典瑛作者单位:444300 湖北 2013-2-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