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7年第15卷第4期

锁骨骨折不同内固定方法的疗效比较

来源:《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摘要:随着骨科内固定技术的发展,对锁骨骨折的内固定治疗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如果运用得当,均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单纯骨折56例,粉碎性骨折142例,均为新鲜的移位骨折。骨折部位:内侧段11例,中段154例,外侧段NeerⅡ型骨折33例。5例开放性骨折。...

点击显示 收起

  随着骨科内固定技术的发展,对锁骨骨折的内固定治疗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如果运用得当,均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98例,男160例,女38例,年龄15~68岁,平均32.5岁。交通伤156例,跌伤11例,运动伤20例,打击伤12例;单纯骨折56例,粉碎性骨折142例,均为新鲜的移位骨折。
       
  骨折部位:内侧段11例,中段154例,外侧段NeerⅡ型骨折33例;5例开放性骨折;余为闭合性骨折。合并伤:臂丛神经损伤2例,其它部位骨折或脱位74例,血气胸5例,颅脑外伤16例,腹腔脏器损伤8例,伤后至手术时间为2~14 h。

  1.2  治疗方法

  1.2.1  克氏针髓腔内固定(或加用钢丝内固定)  该法应用于锁骨中段骨折134例,外侧段骨折4例,内侧段骨折2例。麻醉采用颈丛或局麻,取仰卧位,垫高患肩,沿锁骨前缘做横切口,长度以充分显露骨折端为标准。外侧段骨折为向下横弧切口,做骨膜下剥离,暴露骨折部位,喙锁韧带有断裂,可于断端预置缝线备用,将骨碎块骨膜有限剥离,用钢丝或可吸收线环扎固定较大的碎骨块。挑直径2.0~2.5 mm克氏针先穿入外侧段髓腔,向外后方钻穿肩峰及皮肤,整复骨折段并用钳固定,克氏针再穿入内侧段髓腔4~5 cm以上,从前方骨皮质穿出少许,结扎韧带缝线。活动肩关节检查骨折端的稳定性,克氏针尾部尽量靠近肩峰折弯,向下旋转深埋入软组织中,可防止克氏针滑移和戳穿皮肤。术后制动4~6周。

  1.2.2  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内固定  应用于外侧段骨折12例,锁骨外端横弧形切口,显露肩锁关节囊,撕裂的喙锁韧带用7号丝线预置缝线,将骨折端或骨折块妥善复位,先用1~2枚克氏针经肩峰穿过肩锁关节固定骨折端,骨折片予绑扎,在近骨折段距离骨折线约2.0 cm的克氏针下方由前向后钻一小孔,用直径1.0 mm钢丝穿过小孔及针尾做横“8”字固定,将针尾弯曲成钩状,挂住张力钢丝,结扎韧带缝线,术后不用悬吊固定。

  1.2.3  单纯钢丝内固定  本组应用于锁骨中段,内侧段大斜形骨折15例,显露骨折断端后复位,用直径1.0 mm钢丝将骨折段环扎多道,术后上肢吊带固定4~6周。

  1.2.4  普通钢板螺钉固定  本组应用于锁骨中段和内侧段骨折16例。其中开放性骨折5例,骨折整复后,用4~6孔钢板置于锁骨上方或前方,塑形后,用螺钉固定,术后上肢吊带固定3~4周。

  1.2.5  锁骨钩钢板或“T”形钢板内固定  本组应用于外侧段骨折分别为10例和5例,做肩锁关节横弧形切口,暴露肩锁关节及骨折端。如果有喙锁韧带断裂,可于断端预置缝线备用,锁骨外段表面充分剥离,复位后用铝制的塑形板塑形,依据塑形板塑形锁骨钢板或“T”形钢板。用锁骨钩钢板者需将肩峰后下方骨膜剥离,然后将尖钩插入,用螺钉将钢板固定于锁骨上,结扎韧带缝线,术中检查骨折牢固性及肩关节活动度,术后上肢吊带固定2~3周。

  2  结果
       
  根据锁骨骨折不同情况,采用上述不同方法进行内固定,经平均16个月(12~30个月)随访,伤口全部愈合,无感染。190例骨折于12周内愈合,8例延迟或畸形愈合,3例不愈合,总优良率为93%。出现克氏针和/或钢丝滑移7例,其中再骨折3例,普通钢板松脱1例,骨折畸形愈合,3例不愈合者需再次手术内固定加植骨,对肩关节功能恢复略有影响,5例克氏针钢丝内固定虽然无移位,但克氏针尾部顶穿皮肤,骨折愈合后拔针,伤口愈合,其中1例年龄大者,肩关节功能略受限,活动时有疼痛。全部病例无臂丛神经和锁骨下动、静脉副损伤,1例术前合并臂丛神经损伤者,经复位固定骨折后,手功能全部恢复,按连学全等疗效标准,根据骨折愈合时间,肩关节功能及骨不愈合率进行评定比较,锁骨中段骨折采用克氏针钢丝、普通钢板内固定。锁骨外侧段  NeerⅡ型骨折用克氏针钢丝、克氏针张力带钢丝、锁骨钩钢板和T形钢板内固定,优良率均90%以上,各种方法差异无显著性。

  3  讨论
       
  由于骨折生物学治疗理念和内固定器械的发展,为锁骨骨折提供了较为稳定的固定,减少了手术的不愈合率,但仍需更多地强调手术适应证,如非手术疗法不能改善的严重移位骨折、合并有神经血管损伤者、开放性骨折或多发性损伤者、粉碎性骨折骨块间软组织嵌压影响愈合或骨不连者、患者伴有神经系统病变不能长期制动者、锁骨外侧段Neer Ⅱ型骨折合并有喙锁韧带断裂者。
       
  锁骨骨折内固定的目的在于解剖复位,牢靠固定,早期肩关节功能锻炼。传统的克氏针结合钢丝内同定术,可发挥较强的固定作用,术中应选择直径>2 mm的克氏针,必要时可用双克氏针固定,针尖穿透近段骨皮质,针尾折弯深埋于软组织内,防止滑移,缺点是稳定性较差,并发症稍多,适用于锁骨中段、内侧段各种类型骨折。单纯钢丝内固定仅适用于单纯的锁骨大斜形骨折。克氏针结合钢丝环扎内固定会进一步破坏血供,可能发生骨不愈合。

  普通钢板固定斜行、横行骨折,具有简便实用的优点,但固定长段、粉碎性骨折时塑形较难,容易破坏骨折段的血供,并产生应力集中。本组1例出现钢板松脱再骨折。取内固定时需同样切口,术后还要适当保护2~3个月,避免去钢板后再骨折。

  锁骨钩钢板、“T”形钢板、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均适宜治疗锁骨外侧段Neer Ⅱ型骨折,锁骨钩钢板、“T”形钢板手术操作易于掌握,创伤小、固定牢靠,为韧带修复愈合创造了稳定的环境,并发症少,克氏针张力带钢丝取材方便,克氏针能使骨折得以固定,张力带既能有效防止骨折成角畸形,又能使骨折间产生动力加压,从而有效地促进了骨折愈合,防止骨不连的发生。但克氏针需穿过肩锁关节,增加了手术创伤,不建议单纯使用克氏针固定外侧段Neer Ⅱ型骨折,本组1列患者术后1周内固定松脱。


作者单位:辽宁省凤城市中心医院 骨外科,118100

作者: 栾国权赫勇彭东义 2008-5-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