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7年第15卷第21期

选择性腰骶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痉挛型脑瘫82例随访观察

来源:《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摘要:【摘要】探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痉挛型脑瘫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自1999年采用SPR手术治疗82例脑瘫患者,其中男53例,女29例。根据术前判断下肢痉挛的范围并参考痉挛所造成的下肢主要畸形,施行SPR手术。[结果]通过6~60个月的随访观察,所有病例肌张力均较术前下降Ⅰ~Ⅲ级,下肢痉挛均有不同程......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探讨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痉挛型脑瘫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自1999年采用SPR手术治疗82例脑瘫患者,其中男53例,女29例;年龄3~19岁,平均8岁。根据术前判断下肢痉挛的范围并参考痉挛所造成的下肢主要畸形,施行SPR手术。[结果]通过6~60个月的随访观察,所有病例肌张力均较术前下降Ⅰ~Ⅲ级,下肢痉挛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或消失。[结论]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能有效地解除肢体痉挛,改善肢体功能。

【关键词】  脑瘫 痉挛 脊神经后根切断术

   本院自1999年~2005年,采用选择性腰骶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痉挛型脑瘫82例,通过对患儿术后密切观察及随访,近期效果满意。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82例,其中男53例,女29例;年龄3~19岁,平均8岁。随访时间最短6个月,最长60个月,平均17个月。82例中正常出生11例,早产58例,难产13例,产后窒息35例,持续黄疸17例,高热22例,颅内出血5例,双胞胎12例。

    1.2  痉挛情况

    按Ashworth 5分级法本组中Ⅲ级65例,Ⅳ级12例,Ⅴ 级5例。患儿均表现有下肢肌张力增高,绝大多数病例以内收肌群和屈肌群张力增高为主,67例踝阵挛阳性,35例髌阵挛阳性。单肢瘫痪6例,双肢瘫痪63例,三肢瘫痪12例,四肢瘫痪11例。

    1.3  以往治疗情况

    在医院接受训练指导或按正规要求坚持对患者进行训练13例,间断性训练60例,基本不训练9例。本组病例一般都接受过多种治疗,包括中医针灸、按摩、气功、中药以及常规手术治疗,其中接受过双下肢软组织单一或多种手术的共计12例,包括内收肌切断术2例,腘绳肌延长或止点上移术3例,跟腱延长术5例,胫前肌或胫后肌移位术2例。

    1.4  肢体主要畸形及伴随症状

    本组82例患儿下肢畸形包括髋关节屈曲、髋关节内收、髋关节内旋、膝关节屈曲、膝关节过伸、膝关节外翻、小腿内旋、马蹄内翻足、扁平足畸形。少部分患者有髋关节脱位,髋臼发育不良、胫骨平台发育不良以及软组织挛缩造成的畸形等。在上肢出现畸形的23例中,包括肩关节屈曲和内收畸形、肘关节屈曲、前臂旋前、腕关节屈曲、腕关节屈曲尺偏、拇指内收、其余4指屈曲畸形。部分患者有伴随症状,出现癫痫9例,单眼或双眼斜视16例,语音功能障碍26例。智力障碍表现多种多样,如认知功能障碍、逻辑思维能力差、记忆能力不强、无计算能力等。因手术治疗适应证的需要,术前对智力情况均有所选择。

    1.5  运动能力

    独立行走16例,简单扶助行走34例,扶助站立24例,双下肢交替爬行5例,不能爬行3例。

    2  治疗方法

    本组均采用全身麻醉,不用肌肉松弛药物,患儿取俯卧位,于腰骶部后正中切口,起自L1棘突至S1棘突,切除L2~5椎板,切开硬膜后,将节段的脊神经后根分离出并用橡胶条牵开,再将每一后根分为3~6个小分支,分别用电刺激仪的电极刺激小分支,测定它们引起肌肉痉挛收缩的阈值,最后将阈值低下的小分支切断,比例在30%~50%之间。根据术前判断下肢痉挛的范围并参考痉挛所造成的下肢主要畸形,施行的SPR的类型有:L2、3、5S1-SPR,L3、5S1-SPR,L5S1-SPR。手术后患儿卧床休息2~4周,然后患儿佩戴腰围开始康复训练,出院后55例康复医师指导下康复训练6~12个月。

    3  随访及治疗结果

    3.1  本组病例随访时间

    最短6个月,最长60个月,平均17个月。术后肌张力情况:Ⅰ级73级,Ⅱ级9例,痉挛无复发。

    3.2  畸形改变

    完全消失13例,程度减轻49例,程度不变20例,其中17例行二期跟腱延长术,5例行腘绳肌延长术,年龄均在8岁以上。

    3.3  其他症状和体征改变

    本组有癫痫发作病史的9例中6例癫痫发作频率减少或癫痫控制药物服用量减少。16例单眼或双眼外斜视病例中12例斜视减轻。23例有上肢痉挛的病例中17例上肢痉挛程度减轻。67例踝阵挛、35例髌阵挛术后均消失。

    3.4  运动功能改变

    在扶助行走及站立的58例中,术后50例可独立行走。

    3.5  近期并发症

    有高热15例,术后癫痫发作6例,术后腹胀痛21例,膀胱功能障碍37例,感觉功能障碍22例,一过性下肢乏力5例,一过性肌张力过低13例,术后一过性头痛22例,脑脊液漏5例,黏连性蛛网膜炎1例,术后肌张力过高1例,经积极对症治疗2 d~3个月恢复正常。

    4  讨  论

    4.1  本组SPR手术适应证

    (1)单纯痉挛,不伴有手足徐动、共济失调、肌张力异常和僵硬;(2)最佳年龄介于3~8岁,因年龄小者异常运动模式少,肌肉骨骼畸形亦少,但是小于2岁者难以主动参与术后康复治疗,而大于8岁者合并软组织挛缩和关节畸形者亦较多,本组需二次手术行软组织松解、肌腱延长者均8岁以上;(3)患儿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有利于术前检查评估,术后听从指导,配合康复训练;(4)痉挛的肌肉徒手检查肌力在Ⅲ级以上,具有选择性控制能力;(5)具有一定程度的自发向前运动力,一项研究表明,术前能四点爬行的患儿手术后100%能恢复到步行,爬行障碍者只有50%恢复到步行〔1〕;(6)四肢瘫而不是累计全身瘫痪;(7)肢体无挛缩畸形或仅有轻度挛缩,尤以做过其他矫形手术者为好。术前全面临床评估是决定预后至关重要的因素〔2〕。

    4.2  本组SPR手术节段及神经根切断比例的选择

    应根据术前判断下肢痉挛的范围并参考痉挛所造成的下肢主要畸形,施行SPR手术〔3〕。本组施行的SPR类型,保留了L4神经后根,主要考虑L4主要支配胫前肌,同时参与支配股四头肌〔4〕,从而避免了术后膝关节软弱无力,稳定膝关节使患儿术后能早期康复训练,并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了对脊神经的干扰。关于神经根切断的比例,作者体会以30%~50%为适宜。

    4.3  严格预防并发症

    SPR手术解除痉挛降低肌张力疗效肯定,痉挛不易复发。但该手术近期并发症仍很常见。要求做到术前周密计划,术中仔细止血,尽可能多的保留脊柱稳定结构,准确定位神经根,仔细分离前后根,使用显微器械、轻柔操作反复冲洗硬膜腔,严密缝合硬膜,精细的手法和操作是减少各种损伤的关键〔5〕。术后4周内避免被动躯干旋转、腰部过度伸展及前屈,髋关节屈曲不超过90°,早期下床应佩戴腰部支具。尽可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通过本组病例作者认为,脑瘫患儿的治疗程序应为:康复训练-SPR手术(最佳时机)-矫形手术(固定挛缩畸形者)-康复训练。这三者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窦祖林.痉挛——评估与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8.

〔2〕 于炎冰,张黎,伍成奇,等.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痉挛型脑瘫738例临床观察[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4,20(1):61.

〔3〕 徐林,洪毅,易斌,等.痉挛型脑瘫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的10年回顾[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1,8(1):43.

〔4〕 胥少汀.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609.

〔5〕 俞兴.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儿童痉挛型脑瘫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4,12(1、2):104.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第二医院骨科,361026

作者: 丁浩 2008-5-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