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9年第17卷第4期

间歇外固定法治疗掌指骨骨折的临床观察

来源:《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间歇外固定法治疗掌指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掌指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1例,对照组29例。试验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应用间歇外固定法治疗掌指骨骨折。[结果]试验组治愈率100%,手部骨关节屈伸功能恢复时间平均43。...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观察间歇外固定法治疗掌指骨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0例掌指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1例,对照组29例。试验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应用间歇外固定法治疗掌指骨骨折;对照组应用常规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 [结果]试验组治愈率100%,手部骨关节屈伸功能恢复时间平均43.16±7.47 d;对照组治愈率100%,手部骨关节屈伸功能恢复时间平均51.24±7.41 d。试验组在临床疗效方面与对照组相同,手部骨关节屈伸功能恢复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间歇外固定法治疗掌指骨骨折,明显促进手部骨关节功能恢复,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间歇外固定法 治疗 掌指骨骨折

  掌骨、指骨骨折为常见的骨折。作者从2002年6月~2007年3月,应用间歇外固定法治疗掌指骨骨折疗效较好。以常规疗法为对照,对60例患者进行了疗效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结合临床制定:

  (1)有手部外伤史;(2)局部肿胀,压痛或纵向挤压痛,功能障碍;(3)X线片检查确定骨折部位和类型。

  1.2 纳入病例标准

  (1)符合上述诊断标准,横断骨折及裂纹骨折等稳定型掌指骨新鲜闭合骨折;(2)年龄18~60岁,非妊娠或哺乳期妇女;(3)能积极配合,完成临床观察者。

  1.3 排除病例标准

  (1)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者;(2)虽符合诊断标准,但同时合并神经损伤,伴有明显的心、脑、肾及其他严重性疾病,精神病患者;(3) 未能按照试验计划完成治疗过程或再接受其他相关治疗者。

  1.4 病例分组

  60例病人均为稳定型掌指骨闭合骨折,随机分为2组。间歇外固定组(以下称试验组)31例,其中男26例,女5例;18~30岁者9例,>30≤50岁者16例,>50岁者6例;病程<1 h者15例,病程≥1≤6 h者14例,病程>6 h者2例。单发骨折者27例,包括移位骨折者20例,裂纹骨折者7例;多发骨折者4例,共9处骨折,包括移位骨折者6处,裂纹骨折者3处。常规治疗(以下称对照组)29例,其中男23例,女6例;18~30岁者9例,>30≤50岁者16例,>50岁者4例;病程<1 h者14例,病程1~6 h者14例,病程>6 h者1例。单发骨折者26例,其中移位骨折者20例,裂纹骨折者6例;多发骨折者3例,共6处骨折,其中移位骨折者4处,裂纹骨折者2处。治疗前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症状、体征以及X线检查等方面,经过统计学处理,P>0.05,均无显著性差异,说明两组病例具有可比性。

  2 方 法

  2.1 治疗方法

  试验组:(1)矫正掌指骨骨折畸形,常规应用小夹板或瓦楞板或手握绷带卷外固定;(2)三七胶囊 每次口服1 g ,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3) 预防血肿感染;(4)定期复查,常规整复固定骨折1周,再应用间歇外固定,即每次门诊复查时,患手在医生保护下被动功能锻炼,术者维持骨折复位,去除外固定物后,另一术者帮助患手活动骨折部位的临近关节,屈伸活动2~3次,尽量达到正常的关节屈伸范围,以减少关节僵硬,避免肌腱韧带粘连。固定4~6周,至复查X线片显示骨折断端有骨痂生成时,则去除外固定物,然后患手不负重,行主动功能锻炼至骨折完全愈合。

  对照组:(1)矫正掌指骨骨折畸形,常规应用小夹板或瓦楞板或手握绷带卷外固定;(2)三七胶囊 每次口服1 g ,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3) 预防血肿感染;(4)定期复查,持续外固定4~6周,至复查X线片显示骨折断端有骨痂生成时,则去除外固定物,然后患手不负重,行主动功能锻炼至骨折完全愈合。

  2.2 观察指标

  (1)影像学检查:掌指骨骨折复位、愈合情况。

  (2)手部骨关节活动范围。

  (3)手部骨关节屈伸活动恢复正常的天数。

  2.3 疗效判断标准[1]

  (1)治愈:骨折对位对线良好,骨折愈合,功能及外形完全或基本恢复;(2)好转:骨折对位对线尚可,骨折愈合,无明显畸形,功能恢复尚可;(3)未愈:骨折畸形愈合或不愈合,功能障碍。

  2.4 统计学处理

  (1)两组间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2)两组间计数资料比较,用Ridit检验或秩和检验;(3)两组构成比之间比较用χ2检验。

  3 结 果

  3.1 两组总疗效的比较

  两组病例均全部治愈,无显著性差异。

  3.2 两组获得临床治愈所需天数的比较(表1)。

  3.3 两组手部骨关节屈伸功能恢复正常所需天数的比较(表2)。表1 两组获得临床治愈所需天数的比较注:两组比较,经t检验,P>0.05 表2 两组手部骨关节屈伸功能恢复正常所需天数的比较(±s)组别例数手功能恢复所需天数注:两组比较,经t检验,P<0.01

  4 讨 论

  4.1 掌骨、指骨骨折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约占手外伤的1/ 4左右。掌指骨骨折严重影响手部功能。常并发骨折畸型愈合、关节僵硬及手部的肌腱粘连。主要原因是,常规保守疗法,多采用持续外固定法,由于外固定时间长,不利于手早期活动,给手的功能康复带来了一定困难。同时,外固定时间长,限制了手指早期的关节活动, 常常引起关节囊、关节韧带的挛缩以至于关节僵硬,还可以引起肌腱的粘连,甚至引起关节软骨的退变,严重影响关节功能的恢复[2]。

  4.2 张长杰认为制动对关节韧带的影响是明显的。制动后关节韧带与周围组织粘连较紧,胶原纤维排列紊乱,韧带的骨止点出现骨吸收现象,纤维骨附着处破坏。关节韧带中小直径胶原原纤维的比例减少,大直径原纤维的比例增加,成纤维细胞形状发生改变,梭形成纤维细胞多见,细胞内肌动蛋白染色加深[3]。

  彭丹等应用 TUNEL( 原位末端标记法 ) 标记法,通过对兔膝关节制动时间的动态观察发现,制动后 1 周即有软骨细胞凋亡的发生,且凋亡主要发生在表层软骨细胞,2 周后凋亡呈进展趋势,4 周时出现大量中层和表层软骨细胞凋亡,6 周达高峰,此改变与光镜下软骨细胞发生退行性变的病理变化相符[4]。

  综上所述,作者认为间歇外固定法治疗掌指骨骨折,方法简便,可以有效地减轻关节僵硬,有效地预防肌腱粘连,减轻关节软骨细胞发生退行性病理改变,明显促进手功能恢复,减少患者的痛苦,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69-170.

  [2] 唐康来,杨 柳,许建中,等.微型钢板螺钉在掌指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2,1:23.

  [3] 张长杰.制动对关节韧带形态学及超微结构的影响[J].现代康复,1999,9:1076.

  [4] 彭 丹,孙材江,周江南. 实验性骨关节病中软骨细胞的凋亡[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1999,5: 415.


作者单位:1.山东省泰安市中医二院, 泰安 271000; 2.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中医医院, 临淄 255100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