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9年第17卷第13期

青少年脊柱侧弯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来源: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摘要:【摘要】青少年脊柱侧弯是青春前期或骨骼成熟前发生的脊柱畸形,不仅影响患儿的体型和外观,严重威胁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在畸形严重的病儿,甚至早期出现心肺功能的衰竭。【关键词】青少年脊柱侧弯。研究进展Epidemiologicalstudyofadolescentscoliosisprogress∥KEYang,LIURu-luo。...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青少年脊柱侧弯是青春前期或骨骼成熟前发生的脊柱畸形,不仅影响患儿的体型和外观,严重威胁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在畸形严重的病儿,甚至早期出现心肺功能的衰竭。文中综述了该病发病原因,国内外发病情况,普查方法,最新基因芯片技术,治疗方面的最新进展,希望通过研究为本病的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达到早期预防,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对年龄较小的患儿,可以通过支具等非手术治疗,避免日后侧弯加重而不得不手术的情况出现。

【关键词】  青少年脊柱侧弯; 流行病调查; 研究进展

Epidemiological study of adolescent scoliosis progress∥KE Yang,LIU Ru-luo.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 Guangdong Foshan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Foshan 528000,China

  Abstract:Adolescent scoliosis is spinal deformity happening in early adolescent or before bone mature.It can affect the body figure and appearance of children,threat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the youth.Serious malformation even leads to heart and lung function failure.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auses of disease incidence,the incidence situation in domestic and abroad,census method,the latest gene chip technique,the latest progress of treatment,and investigates the method of early prevention,early diagnosis,and early treatment.For younger children,non-surgical treatment such as brace could be used to avoid scoliosis aggravating.

  Key words:adolescent scoliosis;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research progress

  脊柱侧凸是指脊柱的一个或数个节段向侧方弯曲并伴有椎体旋转和矢状面上后凸或前凸的增加或减少的脊柱畸形,是一种三维畸形。国际脊柱侧凸研究学会(scoliosis research society, SRS)对脊柱侧凸定义如下:应用Cobb’s法测量站立位脊柱正位X线片的脊柱弯曲,角度大于10°称为脊柱侧凸。脊柱侧凸是疾病的一种表现,它的病因是多种多样的,可分以下类别:1、先天性脊柱侧凸:由于先天性脊椎发育不全,如先天性半脊椎、楔形椎体、椎弓及其附属结构的发育不全,均可引起脊柱侧凸。另一种类型是脊椎本身并无畸形,患者亦无其他疾病,一家兄弟姊妹数人或其父母均可有同样现象,即有明显的家族史。此种类型侧凸出现较晚,一般12~13岁始发现,发展也较缓慢,侧凸部位多局限于胸腰段,畸形不严重。2、后天性脊柱侧凸:(1)姿态性脊柱侧凸:往往由某种不正确姿势引起,常在学龄期儿童发现。这类脊柱侧凸畸形并不严重、当患者平卧或用双手拉住单杠悬吊时畸形可自动消失。(2)神经病理性脊柱侧凸:由于脊髓灰质炎、神经纤维瘤病、脊髓空洞症、大脑性瘫痪等使肌肉的张力不平衡所致。患者发病年龄愈小,侧凸畸形也愈严重。(3)胸部病理性脊柱侧凸:幼年患化脓性或结核性胸膜炎,患侧胸膜过度增厚并发生挛缩;或在儿童期施行胸廓成形术,扰乱了脊椎在发育期间的平衡,均可引起脊柱侧凸。(4)营养不良性脊柱侧凸:由于维生素D缺乏而产生佝偻病的小儿亦可出现脊柱侧凸。由于各种原困引起两侧下肢不等长,均可引起功能性脊柱侧凸。骨折脱位或脊柱结核亦可引起侧凸。3、特发性脊柱侧凸:约80%的脊柱侧凸病因不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是青春前期或骨骼成熟前发生的脊柱畸形,严重威胁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该病如果不积极治疗或治疗不当,不仅影响患儿的体型和外观,而且可能造成心肺功能异常,使脊柱过早退变,出现疼痛,躯干不平衡。在畸形严重的病儿,甚至早期出现心肺功能的衰竭,增加该病的死亡率。目前,其发病原因及机理还不清楚。近年来,特发性脊柱侧凸病因学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了动物模型、影像学、组织学、神经学、生物力学、数学模型、基因学及分子生物学等,使特发性脊柱侧凸病因学及治疗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1 AIS的发病情况

  分析AIS的发病情况能够帮助人们进一步认识AlS疾病的发展规律。

  1.1 国外发病情况 Soucacos等对82 901名9~14岁的儿童进行了大规模筛查,在筛选出的1 436名AlS患者中,AlS的总男女比例约为1∶2.1。然而随着侧弯角度的增加,男女比例将不断变化:Cobb’s角小于10°,男∶女为1∶1.5;Cobb’s角10°~19°,男:女为1∶2.7;Cobb’s角20°~29°,男∶女为1∶7.5;Cobb’s角30°~40°,男∶女为1∶5.5;Cobb’s角>40°,男∶女为1∶12。

  1.2 国内发病情况 1989年,北京地区患病率为1.04%,广东省肇庆市于2003年1月~2004年12月对广东省肇庆市城区15所幼儿园8 210例4~7岁幼儿进行了脊柱侧凸的普查,患病率为0.87%(72/8 210)[1]。对广州市33 798名7~15岁在校学生的普查中,患病率为1.07%。其中男性患病率0.9%,女性患病率1.26%,两者的患病率之比为1∶1.4[2]。海南省在8 198名受检学生中,一检阳性242人,阳性率2.95%[3],2002年4~5月及2003年4~5月西安市对城乡25 725名7~15岁的中、小学生进行了脊柱侧凸普查,患病率为1.33%[4]。2004年香港发病率为4%。2004年,深圳市对福田区29所中小学学生,作了脊柱的普查。在40 579名学生中,发现脊柱可疑畸形的学生851人,占学生总数的2.136%。其中高中学生1 675人,47人可疑(2.806%)。初中学生15 222人,329人可疑(2.161%)。小学学生23 682人,发现可疑475人(2.01%)。

  2 AIS的普查方法

  AlS已经是青少年继视力异常、肥胖、包茎和社会心理障碍后的第5大常见病[5]。通过普查,可以早期进行防治。目前国内常用的普查方法有3种,即“一步法”,利用电视透视X线机进行脊柱侧凸的筛查[6],此方法工作量小、速度快、较简易,但所有的受检者都受到X线照射,很多正常儿童受到不必要的辐射,目前不太容易被家长接受。第2个是“二步法(体检,X线片)”[3],本法减少了普查的中间环节,减少了漏诊,效率也高,但同样增加了X线的暴露。第3个是“三步法” (体检,云纹照相,X线片)是目前较常用的方法,该法由于增加了云纹照相进行筛选,减少了X线片的数量,但漏诊会增加,步骤相对繁琐,费用也高。目前国内有使用自制脊柱旋转度测量尺,有一定的意义,但使用范围受到限制。国外常规应用美国制造的脊柱测量(scoliometer,orthopedic systems INC,OSI 1995)结合Adams前屈实验进行普查,经比较研究发现,脊柱测量、前屈试验与Cobb’s角为正性等级相关,脊柱测量和前屈试验在普查中易于实行。当前屈试验明显阳性,脊柱测量大于5°,可视为作X线片检查的指征[7]。这样既能提高灵敏度与特异度,又能减少X线照射,有利于普查的推广,适用于学校常规体检中初查脊柱的畸形。

  3 AIS病因的复杂性

  目前发现AIS的异常包括神经系统、生长发育、骨密度、结缔组织、神经肌肉、血小板、中枢神经系统及激素等等。Yamada等研究认为姿势控制障碍是脊柱侧凸的病因之一。Cheng等研究了81名AIS患者的骨密度,发现有减低现象。还有许多研究认为血清中褪黑素与脊柱侧凸有密切关系。有的研究发现青春早期AIS的生长激素水平较正常高。生长发育高峰的提前,导致脊柱和脊髓的生长比例失调,而这种比例失调有可能导致脊柱侧凸的发生[8]。学者们对这些因素进行研究,发现了AIS患者与正常人的许多差异,如单卵双胎中的侧凸表型高度一致、基因染色体异常、脑干不对称、褪黑素、钙调蛋白、雌激素受体、生长激素的异常、脊柱成骨异常、椎间盘和终板胶原改变等,然而到现在仍然没有一个因素可以被确认为是AIS的发病原因,因为要明确某种改变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非常困难[9]。

  4 遗传因素与发病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AIS存在家族聚集性。Masatosh J等对21对均有脊柱侧凸的双胞胎进行DNA分析,并与侧凸形态进行相关分析,显示AIS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关。Wynne-DavJes进行了2 000例的大样本研究发现特发性脊柱侧凸第1代发病率为7%,第2代为3.7%,第3代为1.6%,认为本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异常。美国霍普金斯大学及国立卫生研究所组织了大规模全基因组扫描和分型的连锁分析,结果提示特发性脊柱侧凸不是X连锁显性遗传疾病,而可能是一个多基因疾病[10]。Ogilvie等[11]调查了一组145例AIS病人的家族史,通过家族数据库判断与其他AlS家族间的联系,发现具有97%(127/131)的连通性,表明至少有一个主基因遗传。2个无联系大家族间的基因外显率(41%和34%)与表现度(38%和61%)不同,表明有多基因作用。

  近年来,随着人类基因组遗传图的进一步完善及基因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采用定位克隆策略以寻找易感基因或相关基因。Wise报道了特发性脊柱侧凸和6p、10q、18q染色体可能连锁。Salehi等[12]发现17p11位点有连锁。Chan等[13]研究染色体19p13.3和次要区域在染色体2q有连锁。

  5 基因芯片表达谱在疾病研究中的作用

  近几年,以Affymetrix公司为代表的DNA芯片技术发展迅速,将生物科学与化学、数学、计算机技术、物理等各门学科融合在一起,开创了广阔的应用领域。杨军等[14~16]运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曲张大隐静脉基因表达谱的变化,差异表达基因中有细胞凋亡相关基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细胞信号和传递蛋白基因等多种基因。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从基因水平研究疾病发病原因是脊柱疾病根本防治的必由之路[17],这些信息结合起来,必将加速发现与脊柱侧弯有关的基因变化,阐明侧弯发生、发展的机制,为基因诊断和个体化治疗开辟新的前景[18]。基因芯片技术使某些生理、病理现象的研究更简便,可同时观察到大量基因的相应改变[19]。将基因芯片技术和微点阵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更加准确地描绘特发性脊柱侧弯的致病基因范围,这种前沿性研究回溯其家系及家族发病情况,预测下一代的基因图谱,有可能研究出异常基因的特异性标记物,从而透视特发性脊柱侧弯的真正病因,可能成为在根本上防治特发性脊柱侧弯的有力工具。

  6 AIS的治疗

  AIS畸形发展期大多在10~16岁, 目前主要依据脊柱侧凸畸形程度和病情发展变化,综合考虑选择治疗方案。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尤为重要。其治疗目的:预防脊柱侧凸发展,保持脊柱在最佳的矫正位;改善其畸形,尽可能恢复躯体平衡,保持双肩或骨盆在同一水平;尽可能使结构性脊柱侧凸伸直,改善心肺功能。总的治疗原则为:观察、支具和手术。

  脊柱侧凸的治疗可分为两大类,即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早期病例多采用非手术治疗,包括:体操疗法、表面电刺激疗法、牵引疗法、支具治疗以及推拿手法等。目前,有学者认为有效的非手术疗法只有2种:塑料支具和电刺激疗法[23]。Killian等认为Cobb’s角≤15°者生长发育过程中畸形加重的可能性较小,不需要特别治疗;Cobb’s角20°~40°者需予以支具矫形器外固定;Cobb’s角>40°且随生长发育畸形加重者需考虑手术治疗。Mohanty等对102例AIS手术患者进行5年随访,认为侧凸矫正手术应在快速生长发育期的3年,即14~16岁内进行。

  6.1 体操疗法

  体操治疗是最方便、经济、安全且无痛苦的治疗。矫正体操还对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促进正常发育、建立正常姿势、改善心肺功能都有一定意义。另有作者根据脊柱生物力学的原理和侧弯类型,制定了各种类型的体操,并对76个中小学生大于10°者进行治疗半年后复查80%获痊愈,16%好转,总有效率达95%,对照组仅2个好转。对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类型的脊柱侧凸有不同的效果,矫正体操作用特点不同:①在早期特别是少儿或青春前期轻度特发性侧凸,脊柱活动度、柔韧性好,脊柱尚无明显的结构性畸形时,矫正体操最能起到矫正作用。此时可作为主要的矫正手段应用;②随着脊柱侧凸度数的增大,单独的矫正体操矫正效果减弱,须与支具矫形或其他矫形措施结合应用;③在结构性侧凸及先天性侧凸,矫正体操虽不能起即时矫正作用,但坚持长期练习可改善脊柱的柔韧性、可屈性,增强支撑脊柱肌肉的肌力,特别是凸侧负荷过重的肌肉,防止其劳损,延缓畸形的发展;④行支具矫形时,矫正体操仍为一种必要的辅助疗法,可防止因制动引起的肌肉萎缩及其他废用性改变,预防脊柱僵硬,改善呼吸功能。

  6.2 电刺激疗法

  由于支具治疗限制患者的日常活动和运动,外形臃肿,天热时难以坚持佩戴,以致患者和家长不得不中断治疗而导致支具治疗失败。人们寻求疗效相似且易被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法,电刺激应运而生。应用电刺激治疗脊柱侧凸的临床实践中,各个儿童的治疗反应不一样,有时治疗效果明显,有时治疗效果倒退,究其原因,除了年龄、病因及开始治疗时的脊柱侧凸畸形度等因素外,还有一些因素明显影响治疗效果:①刺激位置不正确,刺激点应由有经验的医师根据病人立位脊柱X线片上之顶角椎体,在病人侧凸凸侧体表定位找出正确刺激点;②刺激强度不够, 电流强度大于50 mA才有效,最理想强度应是60~70 mA;③是否坚持治疗,每天至少做8 h以上的电刺激。叶启彬等[20]认为电刺激用于AlS疗效较好,矫正率达30.15%,先天性脊柱侧凸的矫正率仅为10.99%。但对于年龄太小,不宜进行手术治疗的轻型先天性脊柱侧凸,亦可用电刺激治疗,以减缓畸形加重的速度,推延手术时间。对于脊髓空洞症型脊柱侧凸、麻痹性脊柱侧凸亦有效。

  6.3 支具治疗

  支具治疗脊柱侧凸的历史已近400年,由于脊柱手术风险大,术后并发症较多,人们又重新重视支具治疗。已有较多作者比较支具治疗AIS与自然病程的结果,肯定了支具用于AIS,可有效地控制早期脊柱侧凸的发展,特别是对轻型特发性侧凸,可以避免手术或减轻手术患者侧凸的严重程度,近年国内逐渐有相关报道[21~23]。目前,支具在非手术治疗脊柱侧凸中占有重要地位。

  支具应用主要适用于处于骨骼发育高峰期的小儿脊柱畸形,其中重要的指征是椎体软骨骨骺闭合的状况以及Risser征,同时结合月经史、乳房发育及阴毛发育情况。在选择支具时应考虑年龄、生长速度、骨龄等因素。Lonstein和Winter报告支具治疗获得最佳效果的患者其侧凸曲度在20°~29°。如果发现曲度进行性加大,就应给予支具治疗。对该病的高危患者,不能等到侧凸曲度发展到30°才给予治疗,否则就错过了最佳时期。支具疗法的适应证包括:①Cobb’s角25°~45°,Risser征0~1(需要立即应用支具治疗),婴儿和早期少年型40°~60°之间偶尔也可用支具;②Cobb’s角25°~30°,Risser征2~3,如果半年之内Cobb’s角增加>5°(则需要应用支具治疗);③Cobb’s角>30°~45°,Risser征2~3(需要立即应用支具治疗);④节段长的弯曲支具治疗效果佳;⑤40°以下弹性较好的腰段或胸腰段侧凸,Boston支具效果最佳。而有下列情况者不宜支具治疗:①青年型的脊柱侧凸超过40°者;②合并胸椎前凸者;③2个结构性弯曲到50°或单个弯曲超过45°者;④病人及家长不合作者[24、25]。1970年Moe和Kettleson首先对Milwaukee支具治疗脊柱侧凸的作用进行了研究,提示许多患者经支具治疗后可以避免手术。1982年Nachemson等观察分析了未予任何治疗的女性胸椎侧凸患者,提示胸椎弯曲度进展的危险性随着发现该病时曲度的增加而升高,同样曲度的患者随发现该病时年龄的增加而降低。其中侧凸曲度为20°~29°,年龄为10~20岁者,进展危险性为60%;而同一年龄组曲度超过30°,进展危险性可达90%~100%。Lonstein和Carlson所做的大规模研究也得到相似的结论。胸椎侧凸曲度在20°~29°之间,Risser征为0或1,其进展可能性为68%。而胸椎侧凸曲度在19°以下,Risser征为2、3或4者,其进展可能性为1.6%。国外有学者报告了1 020例接受Milwaukee支具治疗的脊柱侧凸患者的随访结果,结果显示支具治疗可明显阻止脊柱侧凸的进展。国内文献报告,使用Milwaukee支具治疗脊柱侧凸,患者去除支具1年后随访,平均矫正度为18%~20%。使用Boston支具,矫正率为32%~70%,支具停戴后为30%~35%[26]。王隼等报道32例AlS的患者随访13个月结果,证实使用Boston支具后平均改善15.5°,除4例高位胸椎侧凸无改善,其余28例均有改善,无不良副反应。刘勇等[27]研究Cheneau支具治疗脊柱侧凸疗效后认为,治疗前Cobb’s角平均39.7°,治疗2年后平均为26.8°,矫正率为35.0%。支具治疗方案应该因人而异,提倡早期规范化治疗,切忌非规范使用,尽量避免过早施行终末期手术。Houghton等曾将压力传感器放在支具顶椎衬垫中进行调查发现很多病人每日仅部分时间穿戴支具。Green的随访结果也证实上述结论。尽管如此,这些病人治疗结果仍优于自然发展结果,这表明即使减少穿戴支具时间.仍可获得较为满意的结果。但开始戴支具时仍强调每天23 h,1 h洗澡,并3~4个月随访拍片。若侧凸减少50%以上,可以间歇支具治疗。支具治疗应持续到骨成熟。治疗时结合理疗和体疗效果更佳。

  6.4 推拿手法治疗

  运用推拿手法松弛椎旁肌肉,对脊柱进行调治,以此治疗脊柱侧凸。该法在治疗时不影响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并可根据患者的情况灵活改变整脊力度,因人而异施治。但推拿手法必须坚持治疗,早发现、早治疗效果越好,患者年龄愈小愈好。经疗效比较发现,对50°以上病例,推拿治疗有效,但手术疗效明显优于推拿治疗;对50°以下病例,手术治疗与推拿治疗疗效无显著差异。

  6.5 手术治疗

  如果采取正确的非手术治疗仍然无效,侧凸继续发展,就应进行手术治疗。随着脊柱侧凸三维矫形理论的不断认识,手术治疗效果大为提高。但也应该看到,脊柱矫形是一种高危手术,并发症多。患者的病情千变万化,要取得最佳疗效,应重视病因诊断,具体分析病情,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和合适的内固定器械。手术治疗适应证包括:①支具治疗不能控制畸形发展,脊柱侧凸的度数继续增加;②肺功能障碍以及青少年型脊柱侧凸中的躯干不对称,畸形严重需矫形者;③保守治疗不能控制的较年长患者的疼痛或伴有神经症状者;④45°以上的青少年型脊柱侧凸;⑤Cobb’s角40°,但伴有严重胸前凸、明显肋骨隆起者。

  脊柱侧凸手术治疗需要对冠状面、矢状面及轴面畸形进行综合矫正,并在内固定基础上植骨融合,防止畸形发展,达到改善外观和防止背部痛及功能异常的目的。Lenke等应用Cotrel-Dubousset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76例AlS患者并经5~10年随访,结果显示侧凸纠正角度未丢失。Helenius等分别应用Harrington系统治疗28例,Cotrel-Dubousset系统治疗57例脊柱侧弯患者,也认为Cotrel-Dubousset脊柱内固定系统的效果较好,且较少引起背痛和椎间盘退变。Pollock等分析比较AO-USS脊柱固定系统和Harrington或Luque内固定系统治疗AlS患者的结果,发现18个月中Harrington、Luque组患者(40例)侧凸纠正角度丢失9%,而AO-USS组丢失7%。

  综上所述,AIS严重威胁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该病如果不积极治疗或治疗不当,不仅影响患儿的体型和外观,而且可能造成心肺功能异常,使脊柱过早退变,出现疼痛、躯干不平衡。通过研究找出脊柱侧凸在青少年中的患病率及分布规律,为本病的治疗及预防提供依据;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就是达到早期诊断、早期预防、早期治疗的目的,对年龄较轻的AIS患儿,可以通过体操、支具等非手术手段治疗,以尽量避免日后侧凸更加严重而不得不手术治疗的情况出现;若发现先天性、神经病理性或胸部病理性等需要早期手术治疗的脊柱侧凸,可建议患儿家属尽早考虑进行手术治疗,以尽早改善患儿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梁显球,黄绍贤,余斌,等.广东省肇庆市城区幼儿脊柱侧凸普查及防治[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496-1497.

  [2] 李卫平,刘尚礼,陈兆荣.广州市学生脊柱侧凸患病率调查报告[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1,2:104-106.

  [3] 张寿,金旭红,郭祥.海南省城乡青少年脊柱侧凸患病率普查报告[J].海南医学,2003,12:5-6.

  [4] 程斌,李锋涛,宋金辉.西安市青少年脊柱侧凸患病率调查及其防治[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6,3:180-182.

  [5] Tse LY. Student health service[J] .Public Health & Epidemiology Bulletin, 2005,2:9-11.

  [6] 丁绍省,张永平.电视透视筛查中、小学生脊柱侧弯[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5,6:470.

  [7] 唐盛平,付桂兵,孙客,等.前屈试验、脊柱测量(Scoliometer)与Cobb’s角的比较[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6,7:372-374.

  [8] Porter RW. Can a short spinal cord cause idiopathic scoliosis[J]. Eur Spine J,2001,1:2-9.

  [9] 王渭君,邱勇.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5,5:380-382.

  [10]Justice CM, Miller NH, Marosy B,et al.Familial idiopathic scoliosis-evidence of an X-Linked susceptibility locus[J].Spine, 2003, 6:589-594.

  [11]Ogilvie JW, Braun J,et al.The search for idiopathic scoliosis genes[J].Spine,2006, 6:679-681.

  [12]Salehi LB, Mangino M, Serio SD,et al.Assignment of a locus for autosomal dominant idiopathic scoliosis (IS) to human chromosome 17pll[J]. Hum Genet, 2002,4:401-404.

  [13]Chan V,Fong CY, Luk DK,et al.A genetic locus for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linked to chromosome 1[J].Am J Hum Genet, 2002,2:401-406.

  [14]Tanaka H, Hata F, Nishimori H,et al.Differential gene expression screening between parental and highly metastatic pancreatic cancer variants using a DNA microarray[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2003,22:307-313.

  [15]Luo Y, Cai J, Liu Y,et al.Microarray analysis of selected genes in neural stem and progenitor cells[J].J Neurochem,2002,6:1481-1497.

  [16]杨军,胡新华,张强.表达谱基因芯片筛选大隐静脉曲张致病相关基因的初步研究[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04,2:136-138.

  [17]黄宗强,刘尚礼,郑召民,等.椎间盘退变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3,1:55-56.

  [18]Maisenbacher MK, Han JS, O’brien ML,et al.Molecular analysis of congenital scoliosis:a candidate gene approach [J] . Hum Genet, 2005,5:416-419.

  [19]Zabjek KF, Leroux MA, Coillard C.Evaluation of segmental postural characteristics during quiet standing in control and idiopathic scoliosis patients[J].Clin Biomech(Bristol, Avon),2005,5:483-490.

  [20]叶启彬.脊柱侧凸外科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122-130.

  [21]肖建德,等.Cheneau支具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1,12:1172-1174.

  [22]包岳丰,邱勇,朱丽华,等.Milwaukee支具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疗效分析与应用体会[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1,4:201-203.

  [23]王隼,陈祖平,应灏,等.Boston’s支具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J].中国临床康复,2002,20:3045.

  [24]王延宙.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诊治进展[J].山东医药,2002,42:50.

  [25]朱通伯,戴戎.骨科手术学[M].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999-2000.

  [26]叶启彬.脊柱侧凸外科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130-133.

  [27]刘勇.改良Cheneau支具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疗效分析[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4,2:157-159.


作者单位:1.广东省佛山市中医医院骨科 528000;2.解放军总医院一附院骨科,北京 100084

作者: 柯扬综述,刘汝落 审校 2010-1-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