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局解手术学杂志2004年第13卷第2期

直肠造瘘术后两种不同灌肠方法的效果分析

来源:局解手术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直肠造瘘术。灌肠法在日常护理工作中,经常要为直肠造瘘术后患者灌肠。由于造瘘口无括约肌,采用常规的肛管灌肠法,液体会从造瘘口溢出或喷溅,有时还会从原肛门处溢出,从而使灌入肠内的灌肠液量减少而影响灌肠效果,并给护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和不便。我科通过对20例卵巢癌直肠转移行直肠造瘘术后肠梗阻的......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直肠造瘘术;灌肠法
      
  在日常护理工作中,经常要为直肠造瘘术后患者灌肠。由于造瘘口无括约肌,采用常规的肛管灌肠法,液体会从造瘘口溢出或喷溅,有时还会从原肛门处溢出,从而使灌入肠内的灌肠液量减少而影响灌肠效果,并给护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和不便。我科通过对20例卵巢癌直肠转移行直肠造瘘术后肠梗阻的患者采用新方法灌肠后,其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的灌肠方法,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分组
      
  将2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10例、对照组10例。

  1.2 实验组
    
  备好直径为7mm的硅胶尿管及塑料肛管各一根,纱布两张,一次性指套一只。协助患者取平卧位或侧卧位,原则是造瘘口方向朝上,下肢稍屈曲,腹部放松,嘱患者采用胸式呼吸以降低腹压。将尿管接上灌肠连接管,润滑后轻插入造瘘口10~15cm,同时,辅助者将肛管端裹上纱布8~10层,外套指套,润滑后插入原肛门以避免液体外溢(纱布厚薄以能插入肛门为准)。将灌肠容器降至30~40cm高度,打开液体开关使灌肠液缓慢流入。因为造瘘口无括约肌,患者无法控制液体的反流,因此,待液体全部灌完后关闭开关,尿管保留在体内,并用纱布堵住造瘘口,嘱患者适当调整体位,以延长液体在体内的滞留时间,更好地达到润肠稀释的目的。患者感觉到液体回流时,取侧卧位,用便盆接于造瘘口下方,避免污染患者身体,同时用纱布遮住造瘘口以免液体外溅,灌入的液体一般不会一次排完,待第一次排完后,拔出尿管,用纱布堵住造瘘口,嘱患者适当调整体位并采用腹式呼吸或收腹,以增加腹压,有助于液体及粪质的排出。
     
  1.3 对照组
    
  备肛管一根,肛管材质同实验组,采用常规的从造瘘口用肛管灌肠法,操作中灌肠容器的高度、液体流速控制同实验组,原肛门不予堵塞。
    
  1.4 效果观察标准
    
  显效:灌肠一次成功;有效:灌肠两次成功;无效:灌肠三次以上成功或不成功。
    
  2 结果
      
  实验组中显效9例,有效1例,没有无效病例,对照组中显效1例,有效2例,无效7例(见表1)。表1 肛管灌肠与肛管配合尿管灌肠效果比较(略)
  
    
  3 讨论
      
  直肠造瘘术后造瘘口无括约肌,单用肛管灌肠时,由于肛管较硬,插入深度不够,灌入液量不多,且易从原肛门及造瘘口溢出或喷溅,使有效灌肠液量减少,灌肠的成功率较低,需要多次灌肠才能解除肠梗阻,从而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护理人员的工作量。采用肛管配合尿管灌肠的方法,尿管质软而纤细,容易插入,用肛管堵塞原肛门又可防止液体溢出,避免了有效灌入液量的减少,克服了对造瘘术后患者单纯肛管灌肠的诸多缺点,使灌肠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重庆400016)

  (编辑:雷 艳)

 

作者: 袁虹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