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局解手术学杂志2006年第15卷第2期

12例矢状窦旁脑膜瘤手术治疗的回顾性分析

来源:局解手术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脑膜瘤。手术矢状窦旁脑膜瘤约占脑膜瘤总数的17%~20%[1],其基底位于矢状窦壁,瘤体突向大脑半球并侵及矢状窦壁、窦腔,切除时可能引起难以控制的大出血,手术根治颇为困难[2]。从1996年至2004年,我院共收治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共12例,其中11例行肿瘤全切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肿瘤部位及大小:......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脑膜瘤;矢状窦;手术
    
  矢状窦旁脑膜瘤约占脑膜瘤总数的17%~20%[1] ,其基底位于矢状窦壁,瘤体突向大脑半球并侵及矢状窦壁、窦腔,切除时可能引起难以控制的大出血,手术根治颇为困难[2] 。从1996年至2004年,我院共收治矢状窦旁脑膜瘤患者共12例,其中11例行肿瘤全切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28~69岁,平均48岁,病程2个月至4年,平均15个月。颅内压增高表现8例,癫痫发作3例,肢体无力或偏瘫9例,肢体感觉障碍5例,精神症状2例,头皮包块1例。

  1.3 影像学检查
    
  本组病人均经头颅CT或MRI检查而获得诊断。肿瘤部位及大小:根据头颅CT扫描所见,肿瘤位于矢状窦旁左侧6例,右侧4例,同时累及双侧2例;位于矢状窦前1.3者4例,中1.3者6例,后1.3者2例。肿瘤最大直径约7.3cm,最小直径约2.8cm。矢状窦受累情况:按Bonnal分型标准[3] ,本组中Ⅰ型3例,即肿瘤仅累及一侧窦壁;Ⅱ型3例,即肿瘤累及矢状窦顶,但窦内壁完整;Ⅲ型1例,即肿瘤突入窦腔;Ⅳ型2例,即窦顶或一侧窦壁全层受累;Ⅵ型1例即窦腔出现部分阻塞,Ⅷ型2例,即肿瘤跨越矢状窦在双侧生长,导致窦腔完全闭塞。

  1.4 手术处理
    
  本组11例肿瘤全切(91.7%),1例大部分切除(8.3%)。其中,Ⅰ型全部采用肿瘤切除,窦壁外层烧灼;Ⅱ型行窦壁外层切除,窦壁破损直接缝合;Ⅲ、Ⅳ型行突入窦腔肿瘤全切除,硬脑膜修补材料加浸ZT胶的明胶海绵修补窦壁;Ⅵ型由侧壁切开,肿瘤大部分切除,残余肿瘤烧灼,硬脑膜修补材料加强修补侧壁,术后行γ-刀治疗;Ⅷ型中1例位于矢状窦前1.3,一位位于中1.3,二者均采用受累段矢状窦两端结扎后切除。

  1.5 病理检查结果
    
  内皮型5例,纤维母细胞型4例,血管母细胞型2例,生化型1例。
    
  1.6 结果与随访
    
  本组12例随访时间3个月至8年,平均3.6年。其中术后痊愈9例,偏瘫1例,间断性癫痫发作1例,复发1例。
 

     2 讨论
    
  2.1 手术准备及切口设计
    
  在做好充分术前准备的基础上争取肿瘤全切,术前常规准备硬脑膜修补材料、ZT医用胶、明胶海绵,备1600~2000ml全血。手术切口的设计应以肿瘤位置为中心,并略大于肿瘤的骨窗范围,保证肿瘤切除过程在视野中可及,肿瘤切除过程中连同受累硬脑膜、静脉窦、颅骨一并切除。对受累的矢状窦未加处理是术后肿瘤复发的主要原因[4] 。

  2.2 控制出血、妥善保护矢状窦
    
  控制和减少术中出血是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本组采用以下措施控制出血:①对巨大脑膜瘤(直径大于5cm)或Bonnal分型在Ⅳ型以上者,均采用控制性低血压,使收缩压下降20~30mmHg(1mmHg=133Pa);②充分显露瘤体,皮瓣应跨过中线约2~3cm,骨瓣足够大,能充分暴露肿瘤的边界,必要时可跨越至对侧,便于肿瘤切除;③翻瓣时应从近矢状窦侧掀起,中线处不可用线锯锯开,而应以咬骨钳咬一骨槽,骨瓣掀起前应仔细分离硬脑膜,以防矢状窦撕裂。若出现撕裂,可用浸ZT胶的明胶海绵及湿棉片压迫5min,效果满意。

  2.3 矢状窦的处理
    
  肿瘤侵润矢状窦的前1.3,可考虑做矢状窦结扎切除。本组1例BonnalⅧ型,位于矢状窦前1.3,给予全切除。对于肿瘤侵润矢状窦中后1.3的患者,除非术前脑血管造影或DSA检查已证实,且侧支循环良好的,方可将肿瘤连同受累的矢状窦及大脑镰一并切除[5] 。本组1例照此处理,效果良好。矢状窦尚通畅的中、后1.3脑膜瘤侵润者,不可轻易进行阻断或切除。在瘤体大部分切除后,电灼窦壁受侵部位,必要时可用浸ZT医用胶的明胶海绵及硬脑膜修补材料对窦壁加固修补。本组1例BonnalⅥ型行此法处理,效果较好。
    
  2.4 功能区肿瘤显微技术的应用
    
  应用显微技术是彻底切除肿瘤的重要手段。行中央回区窦旁脑膜瘤切除时应遵循先处理供血动脉,后处理回流静脉的原则。特别要注意保护瘤周正常脑组织,中央沟静脉及瘤周缘代偿回流静脉。显微手术由于视野放大、照明充足,肿瘤边界、供瘤动脉、中央沟静脉及瘤周代偿回流静脉能清晰辨认,使得术中出血易于控制,回流静脉易于保护。由于回流静脉与脑功能关系重大,特别是中央沟静脉及瘤周粗大回流静脉在术后必须细心保护,且肿瘤骑跨这些静脉,可在显微镜下沿该静脉走向两旁切开蛛网膜,仔细将静脉游离,尔后在其两侧分块切除肿瘤。

  [参考文献]
     
  [1]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464-466.
   
  [2]薛庆澄.神经外科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256-273.
   
  [3]Adegbite AB,Khan MI,Paine KW,et al.The recurrence of in-tracranial meningiomas after surgical treatment[J].J Neurosurg,1983,58(1):51-56.
   
  [4]倪鸣山,潘昕,朱义文,等.矢状窦旁脑膜瘤切除时上矢状窦处理[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4,10:209-210.
   
  [5]邹安琪,况建国,周东伟,等.窦封闭型中后段矢状窦旁脑膜瘤的外科治疗[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1,41(5):61-62.

  (编辑:黄春霞)

  (新疆兵团奎屯医院,新疆奎屯833200)

作者: 周智斌,刘巍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