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第26卷第1期

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与饮食因素的相关分析

来源:中国学校卫生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经济发达地区学龄前儿童的营养状况,分析饮食因素与儿童生长发育之间的关系。编制问卷了解3~7岁学龄前儿童1a的饮食习惯及饮食结构,测量同期体重、身高增加的数值,并与饮食因素作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体重的影响因素有每餐的量、幼儿园进餐情况、每日餐次、肉类食品和进食西式......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了解经济发达地区学龄前儿童的营养状况,分析饮食因素与儿童生长发育之间的关系。方法  测量体重、身高,计算Z评分;编制问卷了解3~7岁学龄前儿童1 a的饮食习惯及饮食结构,测量同期体重、身高增加的数值,并与饮食因素作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830名学龄前儿童低体重、生长迟缓发生率低于1998年全国城市平均水平;超重的检出率为16.7%(男17.6%,女15.4%),肥胖的检出率为2.1%(男2.1%,女2.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体重的影响因素有每餐的量、幼儿园进餐情况、每日餐次、肉类食品和进食西式快餐的次数;身高的影响因素有每餐的量、幼儿园进餐情况、肉类食品、牛奶等。结论  要根据儿童不同生长发育水平及年龄实施科学饮食。

  【关键词】  生长和发育;饮食习惯;因素分析,统计学;儿童;学龄前

  学龄前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为了解经济较为发达地区儿童的营养状况,研究饮食因素与生长发育之间的关系,笔者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广州市和中山市5所幼儿园随机抽取3~7岁学龄前儿童830例,对他们的营养状况及饮食因素与生长发育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为促进学龄前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广州市和中山市5所幼儿园,每所幼儿园在各年龄组随机抽取3个班中无慢性疾病和2周内无呼吸、消化系统疾病的儿童作为对象,共830人,其中男423例,女407例;3~4岁132例,4~5岁322例,5~6岁280例,6~7岁96例。

  1.2  方法 

  每个儿童进行1 a饮食状况的调查及生长发育指标的测量,同时对儿童的家庭状况、喂养史、父母受教育的程度、是否有慢性疾病或2周内消化、呼吸系统等疾病的发病情况进行调查。饮食因素采用问卷方式调查,内容包括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2个部分。饮食习惯主要了解儿童饮食方面的日常行为模式,包括餐次、餐量(分3级,即每日主食量小于250 g为量少,250~300 g为适量,大于300 g为超量)、是否挑食、偏食及进食零食(不食、偶尔食、经常食)等情况;饮食结构主要了解日常膳食中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的搭配,如肉、鱼、蛋、蔬菜、水果等的进食情况,共18个项目。生长发育指标选择最能反映儿童体格发育的身高及体重,2002年9月及2003年9月各测量1次,用体重和身高增加的实际数值作因变量,与同期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作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评价标准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美国国家健康统计中心(NCHS)制定的Z评分法[1],Z分=(儿童测量值-中位数)/该年龄标准差,分年龄别体重Z分(WAZ)、年龄别身高Z分(HAZ)、身高别体重Z分(WHZ)。以1995年我国九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水平为对照[2],按Z评分3项指标对营养不良进行分型,体重低下、生长迟缓、消瘦,分度以<-2和<-3为切点,分中、重度营养不良。体重以超过身高标准体重中位数的110%和120%为界点,超过110%为超重,超过120%为肥胖。

  1.3  统计处理 

  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处理,包括Z评分法、χ2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学龄前儿童的营养状况

  以2003年生长发育指标为标准进行营养状况评价,中度营养不良发生率为5.7%(男5.6%,女5.8%),其中低体重检出率为2.0%(男2.1%,女2.0%),生长迟缓3.1%(男3.1%,女3.2%),消瘦0.6%(男0.5%,女0.7%),男、女童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超重发生率为16.7%(男17.6%,女15.4%);肥胖2.1%(男2.1%,女2.2%),男、女童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  830名3~7岁学龄前男、女童营养状况(略)注:()内数字为百分率/%。

  2.2  饮食习惯 

  饮食习惯与体重增长相关的因素有每餐的量、幼儿园午餐、每天的餐次和西式快餐,与身高增长相关的因素有每餐的量和幼儿园午餐,见表2。 表2  830名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与饮食习惯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略)

  2.3  饮食结构 

  与体重增长相关的因素有肉类食品,与身高增长相关的因素有肉类食品及牛奶,见表3。表3  830名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与饮食结构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略)

  3  讨论

  生长发育过程是个体的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各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决定发育的可能范围,后天环境条件则影响遗传因素的发挥,决定发育的速度和水平,其中营养对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3.1  营养状况分析 

  广东省两城市学龄前儿童无重度营养不良,中度营养不良率为5.7%,其中低体重为2.0%,生长迟缓为3.1%,低于1998年全国营养调查城市儿童的检出率[3];消瘦为0.6%,与戴月等[4]报道一致,而略低于刘玉文[5]的报道结果(1.17%)。各项指标<-1的检出率并不低,体重低下为18.3%,生长迟缓为16.5%,消瘦为6.5%,应对这部分儿童应加强饮食管理,防止情况进一步发展。肥胖发生率为2.1%,低于1998年全国平均水平(3.8%)[3],也低于北京(5.6%)[6]和香港特区(4.6%)[7]水平;超重检出率为16.7%,远高于刘玉文[5]的报道结果(5.34%),超重儿比例过大,估计肥胖发生率增高会是一种趋势,这是今后儿童保健工作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3.2  饮食习惯与生长发育 

  饮食量是体格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发现,每餐进食量多的儿童体重、身高的发育均优于其他儿童,故对低体重及生长迟缓儿增加饮食量是改进发育状态的重要手段;但对肥胖及超重儿,要通过控制饮食量来控制体重。每天餐次多且有宵夜习惯的儿童,肥胖及超重发生率高。故肥胖及超重儿最好取消夜宵;而对低体重儿,临睡前适当地进食牛奶及点心类等易吸收的食物,有利于纠正低体重状态。喜欢吃西式快餐,习惯上认为与肥胖有关,但本研究却发现,喜欢吃西式快餐与体重的增加呈反比关系。同时发现这类儿童虽然喜爱西式快餐,却普遍存在偏食、挑食习惯,造成总体营养素摄入量不足。

  3.3  饮食结构与生长发育 

  喜欢肉类食品的儿童,体重和身高较好,肉类食品营养价值高,为生长发育提供了保障。饮用牛奶也有利于身高发育,牛奶中丰富的钙质为骨骼发育提供了条件。另外,研究同时发现,每天睡眠10 h以上的儿童总体身高优于其他儿童,因生长激素分泌高峰在夜间入睡之后,睡眠时间充足,使得分泌生长激素时间延长,这可能是睡眠时间充足的儿童身高优于其他儿童的原因。

  调查虽然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广东地区进行,但儿童的营养问题仍然不容乐观,营养过剩与营养不良并存是较为突出的问题,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合理的营养是儿童健康发育的保证,日常饮食既要满足儿童生长发育的需要,又要防止过度供给造成营养过剩。这需要教育儿童及其家长建立健康的生活观念,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由家长和托幼机构配合,实施对儿童的科学喂养。

  参考文献

  [1]全国提高儿童生命质量会议.儿童营养不良体格测量评估标准.中华儿科杂志,1995,33(4):19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妇幼卫生司九市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研究协作组.1995年中国九市7岁以下儿童体格发育调查研究.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70.

  [3]常素英,富振英,何武,等. 中国儿童生长发育现状和趋势分析.卫生研究,2000,29(5):270-274.

  [4]戴月,潘晓群,张雪生,等. 南京市5 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分析.中国校医,2002,16(4):300-301.

  [5]刘玉文.使用WHO标准(NCHS)评价儿童生长发育及营养状态.中国儿童保健杂志,1999,7(1):42-43.

  [6]王晖,赵显峰,荫士安,等. 北京市郊学龄前儿童的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卫生研究,2004,33(1):101-102.

  [7]梁淑芳,吴文英,刘德辉,等. 香港地区3-18岁儿童青少年肥胖发生率的调查.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95,29(5):270-272.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医学院护理系,广东广州  510632。  

作者: 陈文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