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第26卷第2期

未成年犯的人格特点研究

来源:中国学校卫生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未成年犯的人格特点,为早期预防和矫正未成年人犯罪提供依据。方法以河北省某少年管教所的218名16~18岁未成年犯为研究组,随机抽取274名16~18岁高中生为对照组,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对其进行团体施测。结果与高中生组相比,未成年犯的个性具有神经质(N)分和精神质(P)分高,而掩饰性(L)分低的特点。......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了解未成年犯的人格特点,为早期预防和矫正未成年人犯罪提供依据。方法  以河北省某少年管教所的218名16~18岁未成年犯为研究组,随机抽取274名16~18岁高中生为对照组,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对其进行团体施测。结果  与高中生组相比,未成年犯的个性具有神经质(N)分和精神质(P)分高,而掩饰性(L)分低的特点;与不同人群相比,内外向倾(E)分没有统一的趋势。结论  未成年犯的人格具有偏离正常人群的倾向。在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时,应注意培养其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  人格;犯罪心理学;青少年

  Personality Traits of Minor Criminals

  LI Junli, MEI Qinghai, YU Chengliang, et al.

  Betheun Military Medical College, Shijiazhuang (05008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personality traits of minor criminals, and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remedy of minor minors crime. Methods   En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investigated 218 minor criminals (study group) and 274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control group). All the criminals and students were 16-18 years old.  Results   Compared to the control group, the minor criminals had higher scores in neuroticism and psychoticism and lower score in lying.  No trend was found in the unification of introversion and extroversion. Conclusion   The personality traits of minor criminals are different of the normal sample. Training on healthy personality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Key words】  Personality;Criminal psychology;Adolescence

  据公安部门统计,2000~2003年全国未成年人犯罪的人数呈上升趋势,占整个犯罪嫌疑人比例分别为11.8%,12.0%,13.4%和18.9%。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中,人格因素可以说是核心因素。从犯罪心理学角度来看,任何犯罪人的反社会倾向一般都具有其人格特征,这些特性决定了个体适应环境的行为模式。本研究旨在探讨未成年人犯罪的人格因素,为早期预防和矫正未成年人犯罪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河北省少管所未成年犯218人(男188人,女30人),平均年龄为(17.47±0.69)岁;石家庄市高中生274人(男134人,女140人),平均年龄为(16.50±0.54)岁。

  1.2  方法 

  采用龚耀先教授1980年修订的艾森克个性问卷(简称EPQ),该问卷测查人格中的4个维度,分别为精神质(P分)、内外倾(E分)、神经质(N分)、掩饰性(L分)。全部数据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未成年犯人格缺陷比例 

  调查结果显示,EPQ各因子分转换成标准分数后,内外倾(E分)和掩饰性(L分)的分数与正常人群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精神质(P分)超过61.5分的占39.4%,神经质(N分)超过61.5分的占16.8%,而这2项在正常人群中所占的比例约为12.5%。

  2.2  未成年犯与高中生EPQ各因子分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未成年犯EPQ各因子分中的P分、N分显著高于高中生,而E分和L分又显著低于高中生。说明未成年犯的精神质和神经质特征比较明显,性格更趋向于内向,掩饰性也较低。表1  未成年犯与高中生EPQ各因子分比较(略)

  2.3  不同性别未成年犯EPQ各因子分比较 

  从表2可以看出,未成年男犯与女犯之间EPQ各因子分只在P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男犯高于女犯,说明男犯的精神质特质比女犯更加明显。表2  不同性别未成年犯EPQ各因子分比较(略)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在未成年犯中,有精神质特征人格的人占39.4%,有神经质特征人格的人占16.8%,都超过了普通人群中的比例,说明未成年犯存在着人格缺陷。与高中生相比,精神质特征比较明显,情绪相对不稳定,性格更趋向于内向,掩饰性较低。在所有未成年犯中,男犯的精神质特征高于女犯,与其他学者研究结果基本一致[1-2]。

  以上结果提示,未成年犯的精神质特征最明显,个性相对比较孤僻,进攻性较强,有敌意,缺乏同情心,是非感较差,易到处惹麻烦;神经质特征也比较明显,容易激动,一旦情绪被激发,很难平复,且容易对外界的事物抱有偏见,以自我为中心,从自己的主观角度看待问题。其性格特点是:不轻易敞开心扉,思想不成熟,考虑问题较简单,社会适应能力较弱。这种人格的形成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从主观上看,未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都处于发育期,思想单纯,思维敏捷,好奇心盛,模仿欲强,同时由于年龄和阅历的限制,又存在自我约束力弱、情绪易波动、思想易消沉、判断能力较低等弱点,加之法律意识淡薄,正处在心理“断乳期”和行为“危险期”,如果缺乏具有针对性的人格教育,这些人格弱点就会逐步放大,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从客观上看,家庭教育的失当、学校教育的偏颇、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等消极因素,都对未成年人的人格形成存在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最根本的途径就是进行健康的人格教育,只有具备了健全的人格,才可能抵御各种诱惑,避免陷入人生的危机。人格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绝非一朝一夕,一旦形成也很难改变,因此,在坚持对未成年人进行人格教育和改造的同时,必须以预防为主,教育为本,及早发现儿童青少年的人格问题,及早进行心理干预,以降低未成年人犯罪的比例。

  参考文献

  [1]张慧,樊旭辉.狱中犯人心理状况及个性调查分析.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8,6(3):183-184.

  [2]邓芸菁,窦刚,张锋.少年犯人格的基本特征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8(3):160-162.

  【课题项目】  河北省法学会2004年立项课题(编号:2004-01003)。

  【作者单位】  白求恩军医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81。   

作者: 李俊丽,梅清海,于承良,张国英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