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第26卷第3期

不良戴镜习惯对学生近视发展的影响

来源:中国学校卫生
摘要:【摘要】目的探索近视矫正眼镜的不良配戴习惯对学生近视程度的影响,为指导近视学生合理配戴矫正眼镜和控制近视的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某寄宿初中2届一年级新生中的189名近视学生,对学生第1学年的近视发展情况进行历史性队列研究(戴近视矫正眼镜和不戴近视矫正眼镜)分。结果受不良戴镜习惯的影响,戴眼镜组学生1a......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目的 探索近视矫正眼镜的不良配戴习惯对学生近视程度的影响,为指导近视学生合理配戴矫正眼镜和控制近视的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某寄宿初中2届一年级新生中的189名近视学生,对学生第1学年的近视发展情况进行历史性队列研究(戴近视矫正眼镜和不戴近视矫正眼镜)分。结果受不良戴镜习惯的影响,戴眼镜组学生1 a平均视力下降数明显高于未戴镜组。结论 配戴以远视力为标准配制的近视矫正眼镜长时间从事视近作业,对近视的发展可能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眼镜;卫生状况;行为;近视;相互影响分析;学生            

  近视的病因很多,遗传、环境和营养不良均与近视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的关系[1]。其中单纯性近视主要是由儿童青少年时期的不良用眼卫生习惯和视近作业时间过长所引起的,即儿童青少年时期不良的读写习惯或长时间视近作业,引起调节性近视,由于致病因素持续作用,最终发展成屈光性近视,少数严重者甚至发展成轴性近视[2]。到目前为止,近视发生后患者多选择配戴凹透镜(近视眼镜)进行矫正,以弥补近视给生活、工作尤其是学习带来的诸多不便。笔者对不良戴镜习惯对假性近视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历史性队列分析,以便为指导学生合理配载眼镜和控制近视的发展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选取平顶山市某寄宿制初级中学。该校卫生保健制度比较健全,每学年初对学生作健康检查1次,资料比较可靠。抽取2001年9月和2002年9月入校,第1次(当年10月)体检裸眼视力低于5.0,用排镜验光确定为单纯性近视的学生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排除弱视、散光等角膜、眼底疾患。第1学年10月至第2学年10月2次体检间隔期(1 a)戴近视矫正眼镜者为暴露组(戴镜组),未戴近视矫正眼镜者作为对照组(未戴镜组)。对观察期内暴露组戴镜习惯进行回顾性个案调查,根据观察期前、后2次视力检查结果,对2组的视力下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及暴露情况      

  本次共收集到有效观察对象189人(378只眼),其中男生87名,女生102名;年龄为11.8~14.7岁,平均13.2岁。戴镜组116人(232只眼),对照组73人(146只眼)。戴镜组所戴眼镜度数为-0.5 D~-3.5 D,一般都按远视力矫正到5.0为标准配制,极少数近视程度较轻的学生用-0.25 D即可矫正到5.0,但其所戴眼睛最低也在-0.5 D。所戴眼镜经检测均符合卫生要求,未发现不合格劣质眼镜。与一般戴眼镜者的习惯一样,戴镜组对眼镜均具有依赖性,除了洗浴、睡觉等特殊情况不得不摘掉眼镜之外,其他时间包括看书、写字、骑车、走路、吃饭、看电视等日常活动中均有戴眼镜的习惯;观察期内有少部分学生因视力继续下降而增加眼镜度数。表1189名近视学生观察期前后2次裸眼视力(略)

  2.2 暴露组和对照组视力比较      

  戴镜组第1学年10月裸眼视力为4.3~4.9,平均为4.75;第2学年10月裸眼视力4.3~4.8,平均为4.45。2次视力下降值为0~0.6,平均下降0.3。对照组第1年10月裸眼视力为4.4~4.9,平均为4.8;第2学年10月裸眼视力为4.4~4.9,平均为4.74。2次检查视力下降值0~0.5,平均下降0.06。2组平均下降值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本次调查对象均为寄宿学生,在同一教室环境和作息制度中学习,基本可排除每日读写时间和电视、电子游戏等用眼活动的影响。尽管没有均衡和量化个体素质、用功程度、读写习惯等近视影响因素的作用,但结合已有的致病机理,笔者可作出如下推论:1 a后暴露组与对照组裸眼视力下降值的差异主要是由于不合理的戴镜习惯造成的,即以矫正远视力为标准配制的近视矫正眼镜用于视近作业时,其矫正度数普遍偏高,晶状体必须增加调节即增加屈光度才能看清近距离的目标。在此调节状态下长期从事看书、写子等视近作业,对儿童青少年时期的近视发展有促进作用。根据近视的病理生理,近视患者主要是看远处目标时眼睛的屈光度相对偏大,使所看物体成象在视网膜前面,表现为裸眼远视力下降,远点距离减小。配戴相应度数的凹透镜是为了抵消看远处目标时眼睛屈光度的偏大状态,使远处目标成象位置由视网膜前面后移到视网膜上,以增加远点距离,提高远视力。近视尤其是轻度近视患者的近视力是正常的,明视距离基本不受影响,依靠眼睛自身的调节作用,读书、写字等近距离作业可以正常进行。戴近视眼镜进行读书、写字等近距离作业时,晶状体必然增加与近视眼镜的屈光度符号相反、度数相等的屈光度,即处于更过度的调节状态。这种过度调节状态长期作用,必然促使近视进一步发展。高度近视患者的近视力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明视距离减小,但其影响和减小程度远低于对远视力和远点距离的影响,此时应以矫正近视力为标准,另外配戴眼镜,其所需度数一般都远小于以矫正远视力为标准所配眼镜的屈光度。由于在校期间学生接受检查的时间有限,不便对学生按程序进行严格的扩瞳检查,本次未能引入戴镜组与未戴镜组之间屈光度加深程度的对比分析;受样本含量和观察范围的限制,也未能对不同年龄组进行分析。

  因此,对学龄期近视患者配带眼镜提出以下建议:(1)学龄期配戴近视眼镜时,应依据动态验光结果,在充分发挥自身调节作用的基础上,再辅以眼镜的矫正作用,以配戴后能获得较好视力的最低度数的眼镜为宜[1]。(2)以提高远视力为标准配制的眼镜,应仅限于上课、骑车等远视力为主的作业时进行,不宜用于看书、写字等视近作业;近视程度确实较重,近视力也受到影响时,应分别检查远、近矫正视力,按所需屈光度分别配镜,区别应用。(3)目前市场上已经推出双焦点眼镜,即在同一镜片上磨制出上下2个不同焦度的光学中心,上面的用于矫正远视力,下面的用于矫正近视力,2个光学中心之间为过度区域,使眼睛正视时对着上焦点,俯视时对着下焦点。这一创作较原来的单焦点眼镜无疑是一大进步,从原理上可避免戴近视眼镜看书写字时屈光度偏大、促进近视发展的问题[2]。但是靠正视和俯视动作选择看远和看近2个焦点以及上下2个焦点之间的过度区,对人的视觉生理运动有无潜在的不利影响,尚需经过实践的检验

  参考文献

  [1]叶广俊.儿童少年卫生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4,27.

  [2]杨荣领,雷士光.学生近视防治.中国学校卫生,2003,24(1):92-93;YANG Rongling,LEI Shiguang.Myopia prevention among students.Chin J Sch Heal,2003,24(1):92-93.

  【作者单位】1  河南省平顶山市卫生防疫站,467000;

        2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3 平顶山煤业集团第二中学。

作者: 赵国,范春竹,赵丽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