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第26卷第4期

乐山市离异家庭小学生同伴关系研究

来源:中国学校卫生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离异家庭小学生的同伴关系状况,为改善离异家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同伴等级评定法测量505名儿童的同伴关系,其中离异家庭儿童64名。结果离异家庭儿童的同伴关系随年级上升呈下降趋势,而完整家庭儿童同伴关系随年级上升而提高。到高年级时,2类儿童的同伴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目的 探讨离异家庭小学生的同伴关系状况,为改善离异家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同伴等级评定法测量505名儿童的同伴关系,其中离异家庭儿童64名。结果离异家庭儿童的同伴关系随年级上升呈下降趋势,而完整家庭儿童同伴关系随年级上升而提高;到高年级时,2类儿童的同伴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家庭的破裂对儿童的同伴关系有明显的消极影响。

  【关键词】人际关系;研究;家庭;离婚;学生

  同伴关系对儿童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研究表明,同伴关系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重要背景,是满足儿童社会需要、获得社会支持和安全感的源泉。同伴交往经验也有利于儿童自我概念和人格的发展[1]。随着人们对不同群体心理健康的关注,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领域的学者越来越关注离异家庭儿童的健康发展。笔者对离异家庭儿童的同伴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在四川省乐山市中心城区选取2所小学,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分层抽样,分别从四、六年级各抽取2个班级共505名学生作为被试。其中男生257名,女生248名;四年级学生256名,六年级学生249名;离异家庭学生64名,完整家庭学生441名。

  1.2 方法           

  采用社会测量法中同伴等级评定来测量每个学生的同伴关系,这种同伴评定法的信度较高(0.9,高于提名法,与配对比较法相仿)[2]。将班级内每个儿童的姓名按学号依次排列,每个姓名后是一个3点等级评定尺度(“我愿意和他(她)做很好的朋友,我与他(她)是一般的朋友,我不愿意和他(她)做朋友”),每个等级赋予相应的分值(5,3,1分)。要求被试标明对名单中每个人的喜欢程度,儿童所得全部分数的平均值为最后得分,得分越高表示越受欢迎。

  同伴评定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四、六年级每班1个主试,同时进行。通过对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访谈收集离异家庭学生的名单以及相关背景资料。
将有效问卷上的数据和访谈信息录入计算机,用SPSS 11.5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见表1,2。表1 乐山市离异与完整家庭儿童同伴关系得分比较(略)表2 离异与完整家庭儿童同伴关系的方差分析(略)

  四年级完整家庭儿童的得分高于离异家庭儿童,六年级时前者同伴关系得分显著高于后者。以人缘均分为因变量,年级和家庭状况为自变量作2×2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家庭状况的主效应显著,离异家庭儿童的同伴关系明显低于正常家庭儿童;而年级的主效应不显著,两者的交互作用也不显著。

  3讨论

  本研究虽然没有发现总体上完整家庭儿童同伴关系明显优于离异家庭儿童,但前者优于后者的发展趋势却较为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四年级到六年级几乎保持在一个水平线上;离异家庭儿童总体呈下降趋势,特别是四年级到六年级下滑趋势明显,与完整家庭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从离异家庭儿童的年级分布上可以推论,六年级离异家庭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子女读四年级时离异的,甚至有部分在子女读二年级前就已经离异。因此,高年级中2类儿童同伴关系的显著差异表现出明显的时间累积效应,即父母离异对子女同伴关系的消极影响随着时间的流逝不仅没有减弱、消失,而且还会逐步积累,从而引起更加严重的交往困难,甚至出现交往障碍[3]。一方面,父母离异对子女心理的打击会持续发挥作用,并逐渐通过积累而增加;另一方面,父母离异后分居也大大削弱了对子女同伴关系建立的指导和帮助,使子女结交同伴和与同伴相处能力日趋下降。这也说明父母离异时间越长,对其消极影响越大。相关研究表明,家庭结构的破损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慢慢使其人际交往意识淡漠,交往倾向被动;交往心理不正常,被人理解和接纳的程度低;交往水平较低,缺乏沟通和协作的能力,从而导致同伴关系紧张[4]。

  2类儿童的同伴关系在低、中年级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除了时间累积效应表现不足外,还可能是因为儿童越小,交往方式越简单,社会性活动越少,彼此容易接纳。随着年级的上升,同伴关系变得更复杂和更具有社会性了,其中家庭背景对儿童的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的影响逐渐增加,进而影响儿童的交往心态和交往方式,离异家庭儿童的同伴关系受到明显制约。

  离异家庭儿童在不同年级数量分布上存在差异,二年级和四、六年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随着年级的上升,家庭的破损似乎有较大幅度的增加。相关研究表明,婚龄9 a左右、年龄30~39岁是离婚发生的高危时期[5],此时他们的子女正读小学的中、高年级。提示学校教师应该关注这一阶段学生家庭的变迁对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影响,社区也应该积极配合,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安定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邹泓.同伴关系的发展功能及影响因素.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14(2):39-44.

  [2]周宗奎.儿童社会化.武汉: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5,10:547-549.
  
  [3]傅安球,史莉芳.离异家庭子女心理.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172.

  [4] 祝小红.关注离异家庭学生的人际关系.四川教育,2001(5):16-17.

  [5]王有智,彭飞.婚姻存续时间及其影响因素.青年研究,2003(6):42-49.

  【基金项目】乐山师范学院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作者单位】1  遵义师范学院教科系,贵州遵义 563002;

        2乐山师范学院教育系。                       

作者: 李文权,夏容梅,陈昌明,谢延明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