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第26卷第4期

河南省特困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来源:中国学校卫生
摘要:贫困。学生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学校特困生与贫困生群体已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目前我国高校特困与贫困大学生在校人数的比例为1/3~1/4,且转型期社会经济变迁加剧了贫困生问题的长期性[1-2]。特困、贫困大学生不仅要承受经济拮据、难以完成学业的压力,还可能有深藏于内心的困惑、焦虑、痛苦和自卑的......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精神卫生;对比研究;贫困;学生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学校特困生与贫困生群体已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目前我国高校特困与贫困大学生在校人数的比例为1/3~1/4,且转型期社会经济变迁加剧了贫困生问题的长期性[1-2]。特困、贫困大学生不仅要承受经济拮据、难以完成学业的压力,还可能有深藏于内心的困惑、焦虑、痛苦和自卑的心理负担,因此特困、贫困生群体的心理辅导已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和内容。笔者对特困、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进行了调查,为特因、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抽取河南省文、理、医、农科4所大学一年级学生15 678人为受试对象,经入校体检时均身体健康,无精神疾患。以每月家庭提供生活费低于80元为特困生,80~150元为贫困生,高于150元为非贫困生。于统一时间集体进行SCL-90量表测试,受试填量表前认真阅读指导语。采用SPSS 12.0软件包进行描述性分析及单因素方差分析,并采用LSD法进行两两比较。

  2结果

  在被调查的15 678人中,共有非贫因生10 052人,占64.1%;贫困生3 295人,占21.0%;特困生2 331人,占14.9%。特困、贫困与非贫困大学生心理状况比较见表1。表1 河南省特困、贫困与非贫困生SCL-90各因子比较(略)注:与非贫困生比较,*P<0.05,**P<0.01;与贫困生比较,#P<0.05,##P<0.01。
              
  从表1看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得分均以特困生、贫困生高于非贫困生,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躯体化、抑郁、焦虑3项因子得分为特困生高于贫困生。

  3 讨论

  有报道显示,特困生、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非贫困生相比,有显著意义[3]。笔者调查发现,贫困生SCL-90各因子分均高于非贫困生,提示特困生、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差于非贫困生;同时躯体化、抑郁、焦虑等因子得分特困生明显高于贫困生,说明特困生心理健康问题较贫困生更为突出。高校贫困生问题近年来已得到了各级政府和高校的广泛重视,但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学费制度的改革,高校贫困生现象日益突出。进入大学后,随着环境的改变和消费的增长,使贫困生在承受较重的学习任务之外,又要承受经济生活的较大压力[4],加之社会环境的影响,容易产生心理失衡,导致性格内向、敏感多疑,继而自卑、抑郁心理。一些贫困生认为自己家庭条件差,担心别人看不起;或认为社会对自己不公平,对周围的人和事异常敏感,容易向身边的同学发泄心中的不满,破坏了原有的人际关系。

  解决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是全社会的责任。应加强对贫困生人生观的教育,以正确面对。学校可以设立助学金,解决贫困生的基本生活所需;营造良好的环境,鼓励贫困生通过社会活动,扩大人际交往,开阔心胸;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体系,开展团体或个别辅导相结合的心理咨询活动,并对已出现心理问题的贫困生进行主动咨询,以减轻心理压力,创造充满尊重、信任和积极进取的成长环境,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黄向真,陈祖标.高校特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3(1):129-132.

  [2]李从松.我国大学生贫困的现状与趋势分析.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2):96-103.

  [3]李海星.大学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与调查分析.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9(6):424-425.

  [4]李美琴.当前高校贫困生的现状特征与教育对策.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18(2):105-107.

  【作者单位】 1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河南郑州450052;

         2 河南职工医学院;

         3 郑州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4 郑州大学临床医学系;

         5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理咨询科。        

作者: 时松和,冯启建,吴敏,葛菊红,李幼辉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