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第26卷第4期

云南部分高校学生体育运动损伤原因分析

来源:中国学校卫生
摘要:【关键词】体育运动。创伤和损伤。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常发生各种伤害事故,轻者影响正常的学习和健康,重者可造成残疾甚至危及生命,给国家和个人带来不应有的损失,同时也妨碍了体育教学的正常进行,并对开展学校体育运动造成不良影响。为了避免和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体育教师必须了解和掌握损伤的知识,加强对学生进行......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体育运动;创伤和损伤;学生

  在体育运动中,常发生各种伤害事故,轻者影响正常的学习和健康,重者可造成残疾甚至危及生命,给国家和个人带来不应有的损失,同时也妨碍了体育教学的正常进行,并对开展学校体育运动造成不良影响。为了避免和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体育教师必须了解和掌握损伤的知识,加强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以预防并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2004年6月,笔者就高校学生体育运动损伤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抽取云南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大理学院4所院校的2002和2003级学生。每校男、女生各200名,年龄18~23岁。发放调查问卷1 600份,收回有效问卷1 568份,收回率为98%。

  1.2 方法           

  自编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运动损伤发生的时间、损伤性质、运动项目和受伤原因等。

  2结果

  2.1运动损伤发生情况           

  调查学生1 568名,受伤学生304名,占被调查学生的19.38%。其中在体育课程中损伤的占12.2%(37/304),课外体育活动占50.6%(154/304),课余训练损伤占13.8%(42/304),体育竞赛中损伤占23.4%(71/304)。

  2.2 运动损伤性质           

  软组织损伤283例,占受伤人数的93.1%,关节脱位4例,占1.3%;骨折17例,占5.6%。

  2.3 运动损伤项目           

  见表1。表1 运动损伤在各运动项目中的构成(略)

  最易受伤的项目是足球、篮球、田径、体操等课程,其中课外活动中受伤率较高,占总受伤数的71.4%。

  2.4  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           

  见表2。表2 运动损伤原因构成(略)

  3 讨论

  3.1 运动损伤原因分析

  3.1.1 思想因素           

  因思想因素(指不重视运动损伤的预防,思想上麻痹大意)引发的运动损伤占21.4%,这与部分体育教师和体育运动参加者对预防运动损伤的意义认识不足有关。不重视预防运动损伤的人,多存在着一些片面的认识或缺乏预防损伤观念,在体育教学中和体育运动中,不能积极地采取预防措施。思想上麻痹大意,不注意科学的锻炼方法,忽视循序渐进和量力而行的原则,急于求成。在练习中,对难度较大或不熟悉的动作,信心不足,缺乏勇气,产生畏难和害怕心理,动作犹豫,过分紧张而造成损伤;或者在做熟悉的动作时,随随便便,疏忽大意,也容易发生损伤。

  3.1.2 准备活动不当           

  表2可以看出,缺乏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合理,是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常见有以下几种情况:(1)不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充分。准备活动的目的是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它达到适宜的水平,加强各器官系统活动,克服人体,特别是植物神经系统的惰性,使人体从相对静止状态转入紧张活动状态,从而缩短人体运动的适应过程,使全身各关节、肌肉韧带都得到活动,加速血液循环,为正式运动做好充分的准备。而有部分学生缺乏对做准备运动的认识,认为随便活动一下不可能损伤,甚至认为准备活动是浪费时间、消耗体力,往往不做准备活动就进行剧烈运动。也有的教师在上课时,不认真带学生做准备活动,而是让学生自己做准备活动,思想上没有充分重视,随便跑跑步,做几节操了事,且不管教学内容,忽略了一般准备活动与专项准备活动的区别,身体活动不全面,上课时强度加大,容易受伤。(2)准备活动量大、时间长。有些教师上课时准备活动运动量过大,强度也较大。有些学生就在强度大的“准备活动”中受伤,有些学生在准备活动结束时,身体能量消耗得较多,身体功能已经下降或疲劳,当进入正式练习时,身体未处于良好状态,引起运动损伤。

  3.1.3  技术上的缺点和错误           

  学生在课外体育活动中,由于缺少技术指导,盲目追求高难动作,是造成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体育运动过程中由于技术上的缺点和错误,违反了人体结构与功能特点及运动时的力学原理,容易受伤,这是初学者或学习新动作时发生损伤的主要原因。另外,因动作要领掌握不好,出现错误动作也容易造成损伤。

  3.1.4 身体素质差           

  由于力量、速度、耐力与灵敏等素质差,致使肌肉力量和弹性差,关节灵活性和稳定性不够,反应迟钝,都可造成损伤。据对1 568名学生的调查,大部分学生身体素质不全面,特别是灵敏、耐力、柔韧素质较差,动作僵硬,不协调。在体育课与体育运动中,运动量大了,或强度大了,都极易受伤。

  3.1.5 动作粗野或违反规则           

  在进行教学比赛或课余比赛时,班级之间互不服气,好胜心强,动作粗野,有意犯规等违反体育道德行为,极容易引起运动损伤;或者在练习时逗闹嬉戏,随随便便,不按技术要求去练习等,都极易引起运动损伤。

  3.1.6 其他           

  运动量大或局部负担量过大,教学内容、组织教法安排不合理,身体功能状况和心理状态不良,场地、器材、气候、服装等因素也可以引起运动损伤。

  3.2 预防运动损伤的措施

  3.2.1 要高度重视运动损伤的预防           

  认识预防运动损伤的意义,认真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方针,把安全教育作为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学生对运动损伤的防患意识,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逐步树立学生的现代体育观念,是减少运动损伤发生的有效措施。

  3.2.2 增强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是完成各项体育运动技术的基础,好的身体素质同时也能有效地减少练习中的损伤事故。因此,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经常安排一些发展力量、速度、耐力、弹跳、柔韧、协调等素质的基本练习,提高身体素质。此外,加强易伤部位和相对较薄弱部位的肌肉力量和伸展练习,也是积极预防运动损伤的一种有效手段。

  3.2.3 教学的内容应符合学生实际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教学要求,应从培养目标出发,使教学的内容符合学生实际,符合增强体质的要求,符合实施健康教育的需要。加强保护和自我保护是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自我保护、互相帮助的方法,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

  3.2.4  加强医务监督和现场处理知识的教育           

  在教学和训练中,让学生了解基本的体育卫生知识,学会自我监督,随时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对不能参加大运动量训练的不要勉强,合理调整运动内容和运动量。禁止带伤患病的学生参加剧烈运动或比赛,可减少因身体状况不佳引起的运动损伤。在体育教学中,应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损伤现场处理方法。运动损伤前期的及时、正确处理,有利于机体的治疗和康复。

  【作者单位】大理学院体育科学学院,云南 671000。

作者: 段朝盈,夏昆宣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