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第26卷第4期

一起食堂从业人员带菌致学生肠道传染病爆发的调查

来源:中国学校卫生
摘要:大部分发病学生在学校医务室就医治疗,经给予庆大霉素等药物治疗后痊愈。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验证实,系因食堂从业人员带菌引起的肠炎沙门菌肠道传染病局部爆发事件。1发病情况2004年4月4日上午,南宁市某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陆续出现发热、腹泻等为主要症状的病人,年龄17~21岁。发病学生分布在该校38个班级,最多的班......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肠;传染病;疾病爆发流行;食品处理和加工
 
  2004年4月5日,南宁市某职业技术学院发生一起疑似食物中毒事件。大部分发病学生在学校医务室就医治疗,经给予庆大霉素等药物治疗后痊愈。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验证实,系因食堂从业人员带菌引起的肠炎沙门菌肠道传染病局部爆发事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流行病学调查

  1.1发病情况           

  2004年4月4日上午,南宁市某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陆续出现发热、腹泻等为主要症状的病人,年龄17~21岁。从4月4日至9日共发病92例,其中男生49例,女生43例。发病学生分布在该校38个班级,最多的班级发病8例,最少1例。发病学生都就餐于该校第三食堂。

  1.2 现场卫生状况          
 
  该校共有3个学生食堂,布局基本合理,均持有卫生许可证。但食堂卫生设施较差,厨房物品放置较乱,未经有效消毒。食堂职工32人(其中第三食堂12人)均持有健康证及卫生知识培训证,健康检查单位为市某医院,但未进行肠道致病菌培养检验。

  1.3 临床表现           

  患者的共同临床症状为发热(多在38.5℃左右)、头痛、乏力、恶心、腹痛、腹泻。11例症状较重者住院治疗,症状轻者在校医务所治疗。疗程3~4 d,经给予庆大霉素等抗生素治疗后,患者陆续康复,无死亡病例。

  2 实验室检验

  2.1 样品来源           

  以无菌拭子采集病人肛拭20人份,食堂从业人员肛拭32人份。因当日已无剩菜,故未采集到剩余食物,只对切配间的刀具和砧板进行了涂抹采样12份。

  2.2试剂和材料

  2.2.1沙门菌诊断血清           

  由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有效期限内使用。VITEK-32型全自动细菌分析仪和GNI+鉴定卡由法国梅里埃公司提供,其他培养基由北京陆桥公司提供。

  2.3 检验方法           

  病原菌分离鉴定按国标法[1]和《卫生防疫细菌检验》[2]进行,将样本直接分离于SS平板、EMB平板,37 ℃ 培养18 h,并同时接种GN和SC增菌液,37 ℃ 培养18~24 h,再行分离。自直接分离和增菌后分离的SS和EMB平板上挑取可疑菌落分纯于普通平板和双糖铁斜面,做革兰染色镜检和氧化酶试验后上机,严格按照鉴定卡说明操作,同时进行血清凝集试验。

  2.4 检验结果          
 
  在20份病人肛拭标本中,检出肠炎沙门菌8份,检出率达40%;第三食堂12份烹饪人员肛拭标本检出6份,检出率为50%;第一、二食堂20份烹饪人员肛拭标本、刀具和砧板均未检出致病菌。

  3  讨论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及病原学检验,证明此次疫情为一起由肠炎沙门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局部爆发。个案调查资料证实,发病者均在第三食堂就餐,在第一、第二食堂就餐的学生都未发病,且从学生患者肛拭标本与第三食堂从业人员肛拭标本检出生物性状一致的肠炎沙门菌(VITEK-32型全自动细菌分析仪鉴定百分率为98%),说明分离菌株为同源性,故认为这起肠道传染病局部爆发的病原菌为肠炎沙门菌。

  分析引起爆发流行的因素为:(1)食堂从业人员卫生意识差。询问该食堂从业人员便后是否认真洗手时,只有2人肯定回答,其余持否定态度;同时根据6名从业人员带菌菌型与病人同型,说明从业人员带菌是引起此次疫情的主要原因。(2)该校食堂为私人承包,由于资金问题,投入少,设施落后,如水池只有2个,洗菜、洗碗、洗手等混用,生熟食品加工使用同一刀具和砧板,无消毒设施,使用过的工具未能有效消毒,加之厨房周围有养猪栏、简易厕所等,极易造成食品污染。(3)该食堂从业人员体检时,未进行肠道致病菌检查,负责体检的医院未取得职业卫生体检资质。

  沙门菌食物中毒是一类常见、多发、危害较大的细菌性食物中毒。根据资料分析[2,3],沙门菌属中引起食物中毒最多的是鼠伤寒沙门菌、猪霍乱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等。此次疫情系该市近2 a来查明的食品加工人员带沙门菌引起的第4起食源性疾患。提示对食品从业人员的卫生监测亟待加强,应切实加强食品从业人员的健康体检和卫生知识培训,加强职业医疗体检单位的管理,食堂内卫生设施和周围环境也要严格按照食品卫生法的要求进行布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食品卫生检验方法微生物学部分.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19-31.

  [2]何晓青,主编.卫生防疫细菌检验.南昌:新华出版社,1989:301-303,479-480.

  [3]盛一平,编著.常见食物中毒防治手册.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87:25.

  【作者单位】广西省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30011。

作者: 黄纯建,何冰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