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第26卷第9期

大学生自我改变期望的心理学研究

来源:中国学校卫生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大学生自我改变的内容和期望程度,为大学生的培养教育、自我教育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方法采用开放式问卷对西南师范大学96名大学生进行自我改变情况调查。结果大学生自我改变的内容可分为身体、个性心理、学习、生活、社会适应和人际关系自我改变6类,其中学习自我改变期望最高,生活自我改变期望......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了解大学生自我改变的内容和期望程度,为大学生的培养教育、自我教育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方法  采用开放式问卷对西南师范大学96名大学生进行自我改变情况调查。 结果  大学生自我改变的内容可分为身体、个性心理、学习、生活、社会适应和人际关系自我改变6类,其中学习自我改变期望最高,生活自我改变期望最低;不同性别、年级、专业类型和家庭所在地的学生在身体、学习、生活、社会适应自我改变期望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年级、家庭所在地大学生个性心理自我改变期望、不同家庭所在地大学生人际关系自我改变期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性别、年级和家庭所在地对个性心理和人际关系自我改变期望存在显著影响。

  【关键词】  自我评价(心理学);精神卫生;心理学,实验;学生
     
  自我改变是指个体自主进行的改变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的尝试和努力 [1] 。它是个体积极向上的一种动力,促使人们不断追求自我完善,向理想自我靠拢。大学时期的青年,需要学习并尝试各种社会角色,培养各种能力以适应社会生活。自我改变是连接现实自我与符合社会要求的理想自我之间的桥梁。本研究针对大学生的正常观念或行为,试图对大学生自我改变的内容进行分析,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以及他们的价值取向,并考察大学生自我改变期望强度的高低,为大学生的培养教育、自我教育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4年12月,随机抽取西南师范大学学生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109份,回收104份,作内容分析和期望程度分析得有效问卷96份。其中男生39人,女生57人;文科学生36人,理科学生60人;家庭所在地为大城市16人,中小城市或乡镇42人,农村38人。一至四年级分别为20,25,26,25人。
   
  1.2  方法  首先自编完全开放式问卷:“请问您在新的1a里希望自己有怎样的改变?请按照想要改变的程度由强到弱填写”,采用小范围问卷调查(20份),对学生的回答反应项目进行分析,概括出身体、个性心理、学习、生活、社会适应、人际关系六大方面的自我改变;在此基础上,自编结构式开放式问卷:“请问您在新的一年里希望自己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怎样的改变?并请您在每一方面下按照想改变的程度由强到弱按序填写,按照您希望改变的程度排序”。参照郑涌等 [2] (1997)的内容分析方法,对学生反应的语句,根据语意划分单元,统计每个单元上全部学生的反应频数,反应至少2次者归为一单元项目,再对项目进行归类。对每个被试的六大类排序,由强到弱分别赋以6~1分,被试未排序的类别计0分,以作为每个被试每一类得到的期望程度分。采用SPSS11.5作数据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内容分析  对个别的项目归类稍加调整,最后共得到六大反应类别98个反应项目,参照有关研究的维度构想和通过研究者讨论,在两者间拟定各反应小类,共691反应次数,平均每个学生反应7.20个,见表1。
    
  表1 96名大学生自我改变的反应类别及其次数和百分比(略)
    
  2.2  自我改变期望的基本状况  大学生身体、个性心理、学习、生活、社会适应和人际关系自我改变期望得分分别为(3.260±1.755)分、(3.458±1.666)分,(4.490±1.629)分,(2.729±1.645)分,(3.573±1.665)分,(3.427±1.541)分。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各类别的期望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566,P=0.000);多重比较(LSD)显示,学习方面的自我改变期望值最高,生活方面的自我改变期望值最低,与其余5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2.3  不同类型大学生自我改变期望比较  各类别各变量(性别、年级、专业类型、家庭所在地)的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级、家庭所在地对大学生个性心理自我改变期望程度存在显著交互作用(F=5.196,P=0.026),见图1,2。
   
  大学4a中,女生的个性心理自我改变期望在一年级最高,二、三年级持续下降,到四年级又有所回升(主要是大城市和农村女生);而男生从一~三年级缓慢上升,变化不大,到四年级有较大下降(主要是大城市和农村男生)。农村女生的个性心理自我改变期望高于中小城市或乡镇女生,更高于大城市;而来自中小城市或乡镇的男生的个性心理自我改变期望,远远低于来自大城市或农村的男生。来自农村或大城市的学生,一~四年级个性心理自我改变期望呈现持续下降趋势(这部分数据主要来自于男生),而来自中小城市或乡镇的学生在一年级较高,二年级时期望值特别低,三~四年级又回升并持平。由图1可见,中小城市或乡镇学生二年级下降数据主要来自于男生,他们的期望值在一年级较高,到二年级下降,到三、四年级又持续上升。
   
  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各变量中,只有家庭所在地对人际关系自我改变期望存在显著主效应(F=4.279,P=0.018)。多重比较(LSD)显示,差异来自于大城市与中小城市或乡镇的学生之间(P=0.026),而农村学生的人际关系自我改变期望居中。
   
  另外,各变量在身体、学习、生活、社会适应自我改变期望程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图1 不同年级和家庭所在地女大学生个性心理自我改变期望比较(略)
   
  图2 不同年级和家庭所在地男大学生个性心理自我改变期望比较(略)
    
  3 讨论
    
  3.1  大学生自我改变的内容分析  在大学生自我改变反应的各类别中,以个性心理反应次数最多,其余依次是身体、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
   
  笔者认为,描述个性心理的词语相对比较丰富,这在客观上造成了被调查对象在这一项目上反应次数较多,同时也造成了研究者在分类上的困难。总体来看,大学生对期望的个性心理的描述以成熟稳重、开朗乐观、坚强耐挫为多。其次是身体自我改变,集中于身材与性、运动、健康等特征,反映了处于青年期的当代大学生发展特点,他们十分注重自己的外形与长相,而对运动与健康也未忽视。第三是学习自我改变,反应集中于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态度3个方面,学习目标主要有考研究生、过等级考试、拿资格证书,提高文化修养,争取发表 学术论文等。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和研究生扩招的形势,使大学生们试图一方面通过获得更多的证书来加强就业优势,一方面通过继续深造来缓解就业压力。学习内容主要是掌握专业知识,知识面更广更深,学习外语和提高英语口语水平。第四是生活自我改变,主要是经济消费、穿着打扮、饮食和休闲娱乐。大学生在经济上都未自立,主要依靠父母提供支持,而在精神、情感上都相对独立,拥有自己的学习、生活和社交圈,他们追求穿着打扮的成熟品位,休闲娱乐活动的丰富多样。这些相对较高的消费水平与他们相对较低的支持水平构成了一对矛盾,试图改变的期望有:经济更宽裕、消费更节俭、经济更自立。第五是人际关系自我改变,大学生最注重的是朋友关系,改变试图从3个方面进行:结交更多的朋友、加强与朋友联系、对待朋友更真诚、相处更亲密;其次是与同学、父母家人和教师的联系。第六是社会适应自我改变,反应最主要的方面是人际交往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和适应工作能力,具体表现为扩大交往范围、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多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锻炼。

  3.2  大学生不同类别的自我改变期望不同  大学生各类别的自我改变期望中,学习期望最高,生活期望最低。可见,受学校评价体制和人才市场需求的影响,学习仍然是大学生面临的最重要任务,它成为决定大学生前途的重要因素,因此他们对学习成绩有较高的期望。
   
  3.3  不同类型的大学生自我改变期望不同  有研究表明,女大学生的个性特征与男生相比,情绪不稳定、多愁善感、抑郁、焦虑、敏感、缺乏耐力,心理健康不如男生 [3] 。一、四年级分别是大学生入学适应期和工作准备期,女生遭遇或体验到的心理冲突较大,试图在个性心理方面自我改变的期望也较大;男生在前3个年级个性心理自我改变的期望变化不大,而到四年级有较大下降(主要是城市和农村男生)。城市学生在16PF人格测验的多个项目上的得分均高于农村学生,而后者在新环境中的沉着、适应、成长能力高于前者 [4] 。本研究亦发现,女生的个性心理自我改变期望农村高于大城市,而中小城市或乡镇居中;男生的个性心理自我改变期望,总体上中小城市或乡镇低于大城市或农村,中小城市或乡镇男生在二年级时有较大下降,而城市和农村男生在四年级时有较大下降,这一点颇为费解,其中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来自大城市的学生人际关系自我改变期望最低,来自中小城市或乡镇、农村的学生人际关系期望程度较高。原因可能是大城市学生原来具有的人际关系能力较中小城市和乡镇或农村的学生好,他们不需要过多改变。也可能是不管本身人际关系能力如何,大城市学生的自信水平较高,因此他们人际关系方面的自我改变意识比较淡薄;而中小城市或乡镇学生会相对体会到较高的危机感和紧迫感,试图改变的愿望也比较强烈。
    
  4 参考文献
    
  [1] 李先锋,刘鸣.关于自我改变的心理研究.心理科学,2004,27(1):104-106.
   
  [2] 郑涌,黄希庭.自我概念的结构:大学生“我是谁”反应的内容分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72-77.
   
  [3] 樊富珉,王建中.北京大学生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4):26-32.
   
  [4] 杨小玲,龙晓东,廖湘蓉,等.1729名大学生人格特征分析(16PF测试结果).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8(4):120-122.

  【作者单位】  安徽师范大学教科院,芜湖 241000;苏州大学教育学院。  

 

作者: 李菲菲 ,刘电芝 ,刘宝根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