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第26卷第11期

大学生是预防艾滋病的生力军

来源:中国学校卫生
摘要:预防和控制。学生自1985年我国发现首例艾滋病感染者以来,艾滋病已不再是西方国家独有的社会恐惧症,它将成为影响世界各国的社会问题,给各个国家的军事、运动、法律带来冲击[1]。虽然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对艾滋病给予了高度重视,但预防宣传教育等方面的普遍性仍显不够。高校是一个特殊的社区,大学生是这个社区中......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预防和控制;卫生教育;学生
      
  自1985年我国发现首例艾滋病感染者以来,艾滋病已不再是西方国家独有的社会恐惧症,它将成为影响世界各国的社会问题,给各个国家的军事、运动、法律带来冲击 [1] 。虽然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对艾滋病给予了高度重视,但预防宣传教育等方面的普遍性仍显不够。高校是一个特殊的社区,大学生是这个社区中最重要的群体。随着生理机能的日趋成熟、性意识的萌发,以及性本能与性冲动的日趋强烈,他们已成为性行为活跃的群体之一 [2] 。性传播是艾滋病的重要传播途径之一,大学生是否更容易受到艾滋病病毒的侵害,在高校积极开展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宣传教育是否必要等,值得探讨。
    
  1 我国政府对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高度重视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艾滋病的防治工作,极为关注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2000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1-2005年)》,提出了控制艾滋病的具体工作指标、行动措施与保障措施,强调要特别注重在青少年中开展青春期和性健康知识、艾滋病性病知识和无偿献血知识、禁毒知识的普及教育,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高级中学要对入学新生发放预防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处方、宣传材料(品),开设专题讲座;普通初级中学要将上述有关知识纳入健康教育课程。2004年3月,国务院下发《关于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特别强调:要充分发挥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作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体,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活动,特别是科普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教育部门要将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纳入普通中学、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教学计划,落实教学课时。普通中学、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要深入持久地开展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宣传教育活动。
    
  2 有关概念
    
  2.1 高风险人群  艾滋病感染的高风险人群是指那些可能感染疾病概率较大、相对比较容易成为受害者的人群,而不是指已经发病或者已经携带艾滋病病毒的人群。
    
  2.2 高发人群  艾滋病高发人群是指某个群体中已患艾滋病者在整个人群中所占比例较高的人群。
    
  2.3 高危人群  艾滋病传播的高危人群则是指已经感染或者容易感染艾滋病病毒,并且很可能引起人际传播的人群。这一人群容易感染艾滋病病毒,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基因与众不同,也不是因为他们营养不良,而是他们的一些行为容易感染艾滋病病毒并可能引起同伴感染。艾滋病传播的高危人群主要有职业卖血者、吸毒者、多性伴侣者、卖淫嫖娼者、同性恋者等。

  2.4 艾滋病宣传重点人群  艾滋病感染的高风险人群及艾滋病高发人群为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的重点人群,即艾滋病宣传的重点人群=艾滋病感染的高风险人群+艾滋病高发人群。

  2.5 区别与联系  艾滋病高发人群是艾滋病病毒的既定受害群体,因此与高风险人群及高危人群之间有着明显的界线。而艾滋病感染的高风险人群和艾滋病传播的高危人群虽然在内涵和外延上都有着相当大的区别,但二者之间也存在一定的联系。艾滋病传播的高危人群一定是艾滋病感染的高风险人群,但艾滋病感染的高风险人群并非一定是引起艾滋病传播的高危人群。也就是说,艾滋病感染的高风险人群包括艾滋病传播的高危人群,而前者的范围要远远大于后者。
    
  3 大学生应成为艾滋病宣传的重点人群
    
  将大学生列在预防艾滋病宣传的重点人群之列,并不等于说大学生已经成为艾滋病的高发人群和高危人群,其本意为:大学生是艾滋病感染的潜在高风险人群,是相对比较容易受艾滋病病毒侵害的对象,而并非是指艾滋病已在大学生中广泛流行。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指出:“大学生是今后社会的一个重要预备群体,宣传工作不能集中在下游,而是应该从上游做起。”将大学生作为艾滋病宣传的重点人群,是考虑到大学生群体本身的特点和社会现实情况的结果。笔者认为,大学生是艾滋病宣传的重点人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1)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人们对大学生有着高于其他社会群体的社会期望,因此,大学生感染艾滋病的社会影响很大程度上会高于其他社会群体。(2)随着社会性观念的开放,人们对自由和自我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大学校园的容忍度也越来越高,大学生的性意识也随之得到了空前的解放,大学生的性行为成为越来越普遍的现象。大学生思想最活跃,行为主动、意识前卫,更容易接受新思想、新观念。10a前北京的一次调查结果显示,53.4%的男大学生和27.1%的女大学生赞成婚前性行为 [3] 。江苏省对19所大学1874名大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952名学生有异性朋友,占51%;在回答有异性朋友的学生中,69.4%的学生与异性朋友拥抱过,48.3%的学生与异性朋友有过亲密接触,有16.1%的学生有过性经历,其中19.6%的男生有过性经历。在发生过性行为的学生中,有29%的回答有2个以上性伙伴 [4] 。(3)大学生正处在性行为意 识、生活习惯和价值观的发展、完善时期,他们缺乏社会经验和必要的性知识,性健康和性道德意识普遍不足,对性行为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加之受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很容易暴露于吸毒、卖淫嫖娼、同性恋等诱发艾滋病的高危行为之中,成为艾滋病的受害者。我国传统教育体制中性教育一直处于相对缺失状态。近年来,对大学生艾滋病和性知识现状调查表明,大学生对艾滋病和性病的认知水平还处于一个较低的层次,并且大学生有着学习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性知识的意识和强烈渴望。湖南的一项调查显示,1326名大学生AIDS知识答卷平均得分略高于及格分,未达到及格分的占39.7% [5] 。江苏的调查显示,在133名已发生过性关系的大学生中,有27人(21.8%)不知道如何使用安全套,有近1/3的认为当男孩和女孩的关系严肃认真时,发生性关系是不需使用安全套的 [4] 。(4)青年人是艾滋病的易感人群。据报道,全世界每天接近6000名青年人感染艾滋病,15~24岁的年轻人占了全部新感染者的50% [6] 。伴随着全国各大高校的扩招,大学生的数量与日俱增,已经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大学生在15~24岁的青年人当中所占的比例一直呈上升趋势。相关统计表明,2005年我国各类高等教育在校人数超过2000万,高等教育入学率约为19% [7] 。大学生在青年人中的比例日趋增加,已经成为一个规模庞大的社会群体。(5)大学生的流动性使其具有感染和传播艾滋病的潜在危险。大学生从全国各地来到学校,假期又会返回来源地,具有很强的流动性,从而形成了艾滋病病毒迅速传播的潜在危险。
    
  4 大学生是预防艾滋病教育的生力军
    
  大学生的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了必须将大学生作为艾滋病宣传的重点人群,但也应该看到,大学生在作为受教育者被动接受教育的同时,也可以作为预防艾滋病教育的主力军,主动在校园内、社会上广泛宣传艾滋病预防知识。目前,在北京及其他地区的一些高校已经将发动大学生传播艾滋病预防知识作为预防艾滋病宣传的重要手段。一是由于大学生具有较高水平的科学文化知识,在社会上具有很强的影响力;二是大学生在校园中进行艾滋病知识宣传,可以起到很好的同伴教育作用,这种教育方式容易被大学生群体所广泛接受,比起国家采取强制措施对其教育效果要好得多。因此,大学生可以而且也应当成为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的生力军,从而在我国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过程中主动地发挥积极作用。
    
  5 参考文献
    
  [1] 郑宪春.国际悲歌:世纪绝症艾滋幽灵.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
   
  [2] 杲强.高校艾滋病健康教育探讨.中国健康教育,2002,18(11):697-698.
   
  [3] 朱新地.大学校园的性健康教育与艾滋病预防.中国健康教育,1995,11(8):15-17.
   
  [4] 孙志凤,王婧.1874名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问题认识调查.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1):63.
   
  [5] 黄金,王红红.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的现状调查及其相关性分析.实用预防医学,2003,(4):454-457.
   
  [6] 未婚流产麻烦越来越大.北京青年报,2003-07-11(7).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系,北京 100084;
   
         山东大学学生处。

 

作者: 赵建玲 ,陈萍 ,李宁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