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第26卷第11期

不同年级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比较

来源:中国学校卫生
摘要:知识,态度,实践。学生AIDS自发现以来,正以惊人的速度在全世界各地蔓延,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是其他任何一种疾病都无法相比的[1]。由于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及特异性疫苗,宣传教育等行为干预是目前公认最有效的预防艾滋病手段[2]。我国艾滋病流行进入快速增长期已5a余,能否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蔓延已到了关键时......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知识,态度,实践;对比研究;学生
      
  AIDS自发现以来,正以惊人的速度在全世界各地蔓延,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是其他任何一种疾病都无法相比的 [1] 。由于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及特异性疫苗,宣传教育等行为干预是目前公认最有效的预防艾滋病手段 [2] 。我国艾滋病流行进入快速增长期已5a余,能否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蔓延已到了关键时期。因此,在青年大学生中开展预防AIDS的健康教育尤其重要。为了解高校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以便探讨和制定高校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规划和适宜的教育模式,笔者于2005年进行了相关调查。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山东省抽取2所大学一、二、三年级的在校学生共472名。其中,男生228人(48.3%),女生244人(51.7%);医学生237人(50.2%),非医学专业学生235人(49.8%);一年级144人(30.5%),二年级179人(37.9%),三年级149人(31.6%)。年龄为(19.92±1.15)岁。

  1.2 方法  参考国内外有关文献,并经过项目组成员讨论,结合大学生特点,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艾滋病传播途径、预防及检查和治疗常识,对艾滋病病人及病毒感染者的态度和参与预防及自我保健的态度,可能影响感染HIV危险度的个人行为等。调查现场发卷,问卷一律由学生独立、匿名填写,给予充分时间并当场收回。资料整理后采用Epi data2.1a软件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知晓情况  关于艾滋病的3种传播途径(性、血液和母婴传播)及不会传播艾滋病的行为(同桌吃饭、握手和共用劳动工具),大学生的知晓率均超过90%,对于蚊子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的错误判断率达26.7%,且3个年级学生的总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艾滋病预防知识知晓情况  对于正确使用安全套、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减少不必要的输血等措施可预防感染艾滋病,而足够的营养、性交后及时冲洗生殖器、经常洗手、戴口罩等措施不能预防感染艾滋病,大学生的正确判断率普遍超过80%。 一年级学生对于足够的营养不能预防感染艾滋病的知晓率显著优于二、三年级(P<0.05),在其他项目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2。
    
  表1 艾滋病传播途径知识不同年级大学生知晓率比较(略)
    
  注: ()内数字为知晓率/%。
    
  表2 艾滋病预防知识不同年级大学生知晓率比较(略)
    
  注: ()内数字为知晓率/%。
    
  2.3 艾滋病的检测与治疗常识  大学生关于“看起来健康的人也可能感染了艾滋病”、“如果可能感染了艾滋病应尽快去正规医院检查”等艾滋病的正确认知和“得了艾滋病很快就会有症状”、“目前艾滋病可以治愈”的正确判断率均超过90%,且不同年级的学生对这些项目的认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只有对“艾滋病对每个人都有威胁”的判断一、二年级学生显著优于三年级(P<0.05)。见表3。
    
  2.4 对艾滋病的相关态度  不同年级学生在“愿与艾滋病感染者继续交往”、“同情和关怀艾滋病人”、“主动寻求过有关艾滋病的知识”、“愿意参与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活动”等态度的持有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除“主动寻求过有关艾滋病的知识”一项三年级学生最优外,其他各项均为一年级学生明显优于二、三年级。见表4。
    
  2.5 艾滋病相关行为发生情况  一年级学生比二、三年级学生在注射时更多主动要求使用一次性注射器,而三年级学生比一、二年级学生最近3a内更多次无偿献血(P<0.05),不同年级学生在其他行为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5。

  表3 艾滋病基本检查和治疗常识不同年级大学生知晓率比较(略)
    
  注: ()内数字为知晓率/%。
     
  表4 艾滋病相关态度不同年级大学生持有率比较(略)
    
  注: ()内数字为百分率/%。
     
  表5 艾滋病相关行为不同年级大学生发生率比较(略)
    
  注: “懂得对异性朋友所要承担的责任”百分比为“懂得对异性朋友所要承担的责任”的人数占“交过异性朋友”人数的百分比,“性交时使用过安全套”的百分比为“性交时使用过安全套”的人数占“有过与异性性交经历”人数的百分比;()内数字为百分比/%。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大学生大多数已掌握了艾滋病的传播途径、预防知识及基本检查和治疗常识,说明以往关于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活动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不同年级学生在多数项目上的知识知晓率相近,表明各年级学生都接受过预防AIDS的健康教育。三年级学生某些知识的知晓率显著高于一、二年级学生,与宋玉梅等 [3] 对医学生的调查结果相近,说明学生在大学中学到了更多的AIDS相关知识,但仍有相当部分学生对艾滋病的非传播途径缺乏准确认识,易造成误解和不必要的恐慌;不能准确判断不能预防感染艾滋病的方式,则更容易造成艾滋病的蔓延和扩散。由此反映出大学生对于艾滋病的相关知识的掌握还较肤浅,仍存在一些严重错误和模糊认识,缺乏系统的艾滋病知识教育。
   
  在对AIDS的态度方面,多数大学生能正确对待AIDS病人或感染者,但仍有相当部分学生对AIDS存在恐惧心理,歧视或回避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尤以二、三年级学生表现明显。三年级学生的知识知晓率较高,而正确态度持有率却较低,说明高校开展的有关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只注重传输知识,忽视了改善大学生对待艾滋病的态度。只有接近半数的学生主动寻求过有关艾滋病的知识,也说明目前的健康教育尚未充分调动起大学生防范AIDS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大学生易感艾滋病的危险行为发生率仍较高,说明大学生并没有真正运用自己所掌握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一年级学生主动要求使用一次性注射器的比例显著高于二、三年级学生,说明他们的自我保健和防范AIDS的意识相对较强。当今大学生的性观念正日趋开放,而与之对应的是预防意识的淡薄和预防技能的缺乏,这种性行为与防病知识相分离的现象已置大学生于感染HIV的高危境地。
   
  在至今尚无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和治疗药物的情况下,健康教育是唯一行之有效的方法 [4] ,更有学者形象地把预防艾滋病的宣传和教育比作阻挡艾滋病侵袭的有效“疫苗” [5] 。此次调查结果表明,通过在高校中开展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活动,大学生已普遍具有一些AIDS相关知识,但仍有相当部分学生对艾滋病的非传播途径和不能预防感染艾滋病的方式存在模糊认识,与知识完备的标准尚有差距。调查结果反映了目前高校AIDS健康教育的薄弱环节,在进一步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时,应有针对性地加强那些容易混淆的知识点的教育,增进青年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和防范意识,使他们自觉自愿地成为艾滋病防治知识的义务宣传员。
    
  4 参考文献
    
  [1] 吴尊友.大力开展我国艾滋病行为干预的研究.疾病控制杂志,2000,4(1):4-8.
   
  [2] KDMORE D,HAYTER E.Risk and sex:Ego-centricity and sexual behavior in young adults.Health Risk&Society,2000,2(1):23-32.
   
  [3] 宋玉梅,徐刚,黄芬,等.医科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调查.中国公共卫生,2003,19(3):374-376.
   
  [4] 连志浩,主编.流行病学.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36.

  [5] 张淑华.加强艾滋病的宣教工作的思考.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2001,7(2):1051.

  【作者单位】  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防制所,济南 250014;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

作者: 董蕾 ,钱跃升 ,张晓菲 ,孟宪鹏 ,廖玫珍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