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学校卫生2007年第27卷第1期

大学生自尊自我效能感与归因方式的相关研究

来源:中国学校卫生
摘要:学生大学时期是人生的关键时期,其自尊、自我效能感的高低以及归因方式的异同对他们的成长都会产生重大影响。为探讨大学生的自尊、自我效能感与归因方式的相关关系,笔者进行了专题调查,以便为学校的心理辅导提供依据。1对象在江西省2所高校随机抽取大学生381名进行调查,收回有效问卷348份,有效率为91。自我效能感......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自我评价(心理学);精神卫生;学生
      
  大学时期是人生的关键时期,其自尊、自我效能感的高低以及归因方式的异同对他们的成长都会产生重大影响。为探讨大学生的自尊、自我效能感与归因方式的相关关系,笔者进行了专题调查,以便为学校的心理辅导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在江西省2所高校随机抽取大学生381名进行调查,收回有效问卷348份,有效率为91.33%。其中男生119名,女生229名;来自城镇的学生153名,来自农村的学生195名;理工科类学生179名,文科类学生169名;本科学生202名,专科学生146名。
     
  1.2 方法
   
  1.2.1 测量工具  自尊调查采用由Rosenberg [1] 编制的自尊量表(SES);自我效能感调查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 [2] ;归因方式调查采用张学军 [3] 编制的大学生归因方式问卷,共有16个条目,分为内在外在性、可控不可控性与整体局部性3个维度。同时调查学生的基本情况,如性别、专业等。
    
  1.2.2 调查方法  以班级为单位,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在统一指导语下进行测试,现场匿名独立填写,当场收回。
    
  1.2.3 统计分析  将所有有效问卷数据录入计算机,采用SPSS11.0进行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不同群体大学生的自尊、自我效能感比较  由表1可知,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自尊量表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专业和学历层次的大学生在自我效能感得分上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大学生自尊及自我效能感得分比较(略)
    
  2.2 不同归因方式大学生各维度得分比较  由表2可知,大学生对正性事件归因时,倾向于作出内在的、整体的和可控的归因;而在对负性事件进行归因时,则倾向于作出内在的、局部的和可控的归因。对正性事件、负性事件的归因在3个维度上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
    
  2.3 大学生归因方式、自尊和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分析  由表3可知,自尊和自我效能感与正性事件可控不可控性维度、负性事件整体局部性维度和可控不可控性维度均存在显著性负相关,在正性事件内在外在性维度上,自尊与之存在显著性正相关;自尊与自我效能感之间存在显著性正相关。
    
  表2 正负性事件大学生归因方式各维度得分比较(略)

  表3 自尊及自我效能感与归因方式的相关分析(略)
    
  注: *P<0.05,**P<0.01。
    
  3 讨论
    
  3.1 大学生不同群体的自尊、自我效能感存在差异  来自城镇的大学生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在自尊量表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能是由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与城镇大学生所处的文化氛围差异所致。男生的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女生,社会传统文化对男生的要求要高于女生,从现实来看,男生总体要强于女生,由此可能导致女生的自我效能感要低。理工科学生的自我效能感高于文科生,可能是理科学生很多是应用型的,如化学、物理、计算机等,经常动手实践,较文科生更有成就感。

  3.2 大学生归因方式的总体状况  大学生对正负性事件的归因均为内在的、可控的,即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个人原因所致,有勇气承担责任,并相信自己能够控制。在内在外在维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对成功事件而言,更倾向于解释为自己的能力、努力导致了成功,而对失败事件而言,则更倾向于包含更多的外因而导致失败,这与历来的研究相一致 [4] 。在可控不可控性维度上,其差异显著性与有关的研究结果不同 [3] ,正性事件更可控,而负性事件更不可控。在整体局部性维度上,对正性事件倾向于整体归因,而对负性事件倾向于局部归因。成功对个人的影响较失败的影响大,即成功体验更能促进个人前进,而失败体验对个人的影响要小,不会因此而一筹莫展,是积极的归因。
    
  3.3 大学生自尊、自我效能感与归因方式存在相关  自尊和自我效能感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这与已有的研究结果一致 [5] 。如果个体自认为有能力去处理某一问题,并获得成功,则会增强其自我效能感。个人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对自尊和自信的发展非常有利,因为自尊在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个人成就的基础上。自尊和自我效能感与归因方式的可控不可控性维度及负性事件整体局部性维度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自尊、自我效能感越高,失败经历对个人的影响越小,对势态的发展越可控,这与有关研究不完全一致 [6] 。
    
  4 参考文献
    
  [1]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18-322.
   
  [2] ZHANG JX,SCHWARZER R.Measuring optimistic self-beliefs:A Chi-nese adaption of the 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Psychologia,1995,38(3):177-181.
   
  [3] 张学军.大学生归因方式与心理健康、创造性、未来成就能力的相关研究.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2.
   
  [4] 皮连生.教育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341-342.
   
  [5] 胡芸,张荣娟,李文虎.嫉妒与自尊、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相关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2):165-166.
   
  [6] 余鹏,宿淑华,李丽.大学生归因方式、自我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1):43-44.
    
  【作者单位】  赣南师范学院,江西赣州 341000。 

作者: 贺小华,张建育 2007-4-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