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学校卫生2007年第27卷第5期

农村地区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及相关因素分析

来源:《中国学校卫生》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农村地区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儿童行为的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以Conners行为量表父母问卷对809名农村学龄期儿童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儿童行为异常检出率为16。6%,男生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冲动-多动和多动指数等4项因子的平均得分均高于女生。...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了解农村地区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儿童行为的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以Conners行为量表父母问卷对809名农村学龄期儿童进行调查。 结果 被调查儿童行为异常检出率为16.6%,男生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冲动-多动和多动指数等4项因子的平均得分均高于女生。不同年级学生在学习问题、冲动-多动和多动指数因子平均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低年级组得分较低。“留守儿童”心身障碍和焦虑因子平均得分高于非“留守儿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庭抚养儿童数少、儿童健康状况差、监护人经常在别人面前负面评价孩子和经常责骂/羞辱孩子等是农村学龄儿童行为问题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农村学龄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存在某些行为问题。应针对其不同特征采取适当的心理和社会干预措施,以提高农村学龄儿童身心健康水平。

【关键词】  行为 成瘾 精神卫生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儿童 农村人口

  随着我国工业化社会的发展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输出,农村儿童的家庭成长环境也在发生着重大改变,“留守儿童”群体不断增加。这种变化可能引起农村儿童心理行为特征的变化。本研究通过对农村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便为农村儿童心理卫生问题的早期发现与干预提供基础资料。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皖南地区某县3所农村小学所有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有效问卷809份。其中男生492名,平均年龄(9.98±1.57)岁;女生317名,平均年龄(10.20±1.54)岁。
   
  1.2  方法  采用横断面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员由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本科学生经过统一培训后担任。问卷内容包括儿童基本信息、监护人及家庭基本状况、教育方式、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父母用症状问卷)等。问卷的调查对象为儿童的父母,“留守儿童”信息由目前的监护人提供。
   
  Conners量表父母问卷(PSQ) [1] 是儿童行为问题筛查中应用 很广泛的量表。父母问卷有48个条目,采用0~3四级评分法。可归纳为6个因子即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心身障碍、冲动-多动、焦虑、多动指数。本次研究以被调查儿童行为量表有1个或1个以上因子分超过常模2个标准差即评价为异常 [2] 。
   
  1.3  资料处理  采用Epi Data3.0录入数据,SPSS10.0软件完成数据t检验、方差分析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儿童行为问题检出情况  与常模 [2] 比较显示,有行为异常者134例,异常检出率为16.6%,其中男生80例,女生54例,行为异常检出率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 =0.084,P=0.772)。各种行为问题按检出率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焦虑57例(7.0%)、冲动-多动48例(5.9%)、多动指数43例(5.3%)、学习问题36例(4.4%)、心身障碍32例(4.0%)、品行问题26例(3.2%)。
   
  2.2  不同性别学龄期儿童行为因子得分比较  见表1。

  表1 不同性别农村学龄儿童PSQ各因子得分比较(略)

  对不同性别儿童各个行为因子得分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在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冲动-多动和多动指数等4个因子的得分上男生均高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2.3  不同年级学龄儿童行为因子得分比较  将不同年级学生各行为因子得分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学习问题、冲动-多动和多动指数3个因子上年级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4  “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行为问题比较  本次调查中“留守儿童”有162人,占总调查儿童的20.02%。“留守儿童”有行为异常者34人,检出率为20.99%,与非“留守儿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 =2.869,P=0.090)。进一步对2类儿童行为各因子得分比较,结果显示在心身障碍和焦虑因子上“留守儿童”得分高于非“留守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2 不同年级农村学龄儿童PSQ各因子得分比较(略)

  表3 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PSQ各因子得分比较(略)

  2.5  农村学龄期儿童行为问题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以行为异常与否为因变量,将儿童与监护人性别、年龄、健康状况、家庭经济条件、教育方式等作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Logistic分析,再将P<0.05的变量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非条件回归分析,采用逐步向前引入法,纳入回归方程水准为0.05,剔除水准为0.10。最终进入方程的变量有家庭抚养儿童数、被调查儿童健康状况、在别人面前负面评价孩子和经常责骂或羞辱孩子4个变量,见表4。

  表4 农村学龄儿童行为问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略)

  3 讨论
    
  行为问题是儿童期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并可延续和发展为成年期心身障碍或疾病。儿童行为检出率为5%~30% [3-4] 。本次利用Conners量表父母问卷对农村学龄期儿童行为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该地区农村儿童行为异常检出率为16.6%,高于国内陈虹等 [5] 以同一量表在大连市的调查结果(11.27%),符合农村儿童行为问题患病率高于城市儿童的规律。本次调查结果还显示,男生在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冲动-多动和多动指数因子得分上均高于女生,与苏林雁等 [6] 和范娟等 [2] 的报道基本一致。学习问题、冲动-多动和多动指数因子得分在不同年级之间也存在差异,高年级学生行为问题更为突出。本次调查发现农村学龄儿童中“留守儿童”占20.02%,比例较高。对“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行为因子进行比较,显示“留守儿童”更容易产生心身障碍和焦虑问题。提示缺乏正常亲子的监护可能导致该群体的心理负荷增加。王东宇等 [7] 通过对中学生调查也发现,“留守儿童”存在各种明显的焦虑、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抑郁、情绪不稳定等心理问题。因此,“留守儿童”由于正常监护的缺失需要学校和社会的更多关注。
   
  有关行为问题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家庭抚养儿童数少、儿童健康状况差、监护人经常在别人面前负面评价孩子和经常责骂或羞辱孩子等是农村学龄期儿童行为问题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能由于抚养儿童较多的家庭能为儿童提供更多的情感沟通和交流机会,从而减少儿童心理行为上的压力和困惑;健康状况差的儿童可能受到身体因素影响而导致心理行为变化;监护人经常在别人面前负面评价孩子和经常责骂或羞辱孩子等惩罚式的教育方式,容易使儿童产生叛逆心理。父母过分斥责、打骂儿童可导致儿童行为问题发生,且明显增加儿童日后反社会行为 [8]。儿童心理行为发展涉及多种因素,本调查农村地区学龄儿童行为异常率较高,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应相互配合,采取综合的干预措施,以提高儿童心理健康水平。
    
  (致谢:感谢安徽医科大学2001级预防医学系学生在本课题现场实施中提供的大力帮助!)

【参考文献】
    [1] 徐韬园.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汪向东,王希林,马弘,主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52-55.

  [2] 范娟,杜亚松,王立伟.Conners父母用症状问卷的中国城市常模和信度研究.上海精神医学,2005,17(6):321-323.

  [3] LANGER TS,GERSTEN JC,McCARTHY ED,et al.A screening inventory for assessing psychiatric impairment in children6to18.J Consult Clin Psy-chol,1976,44:286-296.

  [4] MCGEE R,SILVA PA,WILLIAMS S.Behavior problems in a population of seven-year old children:prevalence,stability and types of disorder.J Child Psychol Psychiatry,1984,25:251-259.

  [5] 陈虹,姜吉吉,苏林雁.家庭环境与儿童少年行为问题的关系.中国学校卫生,2003,24(2):155-156.

  [6] 苏林雁,李雪荣,黄春香,等.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的中国城市常模.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1,9(4):241-243.

  [7] 王东宇,林宏.福建省248名中学“留守孩”的心理健康状况.中国学校卫生,2003,24(5):521-522.

  [8] STRAUS MA.父母对孩子肉体惩罚与儿童反社会行为.国外医学:妇女保健分册,1998,9(2):92-93.


作者单位: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合肥 230032

作者: 陶兴永,李迎春,阮亮,胡传来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