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中职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及其与学习适应性的关系,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学习适应性测验(AAT)”对465名中职生和246名普高生进行测查。 结果 中职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较差,在基本能力感、控制感和全量表分上均显著低于普高生,在良好学习结果信念、目标达成、天资感和积极的自我预期方面更缺乏自信,自我怀疑感、易受干扰感、不良环境感受、无能为力感更强。中职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存在性别差异,目标达成感、天资感、自我怀疑感、基本能力感和全量表得分,男生大于女生。中职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各因子和总分与学习适应性的各因子和总分存在显著正相关。学习适应性各因子对基本能力感、控制感和学习自我效能感总分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结论 中职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较差,学习适应性是影响学习自我效能感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自我评价(心理学) 适应 心理学 学习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学生
学习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的学业能力信念,是个体对控制自己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是自我效能感在学习领域内的表现。学习适应性是指克服种种困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一种倾向,也可以说是一种学习适应能力。大量研究表明,学习自我效能感、学习适应性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成就 [1-2] 。因此,探讨中职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学习适应性及其相互关系,对提高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育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拟对中职生的学习效能感及其与学习适应性的关系进行探讨,旨在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教育改革提供实证研究的证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抽取湖州市4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每个学校抽取高一~高三年级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共调查中职生500名,有效样本465名。其中高一年级学生234名,男生119名,女生115名;高二年级学生120名,男生50名,女生70名;高三年级学生111名,男生49名,女生62名。另选取湖州市普通高中学生250名作为对照,有效样本246名。其中高一年级学生93名,男生47名,女生46名;高二年级学生84名,男生44名,女生40名;高三年级学生69名,男生36名,女生33名。
1.2 方法 采用边玉芳 [3] 编制的“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周步成等 [4] 1991年修订的“学习适应性测验(AAT)(初、高中使用版)”测查职高生和普高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学习适应性。“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具有较高的信、效度。调查采用7点量表记分,分数越高表明学习自我效能感越强。此次调查全量表、各分量表和分测验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α系数为0.65~0.91,项目与各分测验的相关系数为0.69~0.90。
“学习适应性测验”由4个分量表组成,每个分量表又包括3个内容量表。量表采用3点记分法,最后根据常模将原始分转换为标准分,分数越高,学习适应性越好。该量表已被广泛使用于学习适应性的调查研究,被证明有较高的信、效度。本次调查各分量表和内容量表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α系数为0.74~0.89,项目与各内容量表的相关系数为0.74~0.88。
以班级为单位集体施测。所有数据输入计算机,运用SPSS11.0进行数据管理与分析。主要的统计方法有t检验、多元方差分析、相关和回归分析等。
2 结果
2.1 中职生和普高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差异比较 中职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分量表和全量表上得分与普高生的比较见表1。结果显示,中职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较差,在基本能力感、控制感和全量表分上均低于普高生,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中职生和普高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得分比较(略)
分测验中,除自我确信、易受干扰感和努力感分测验外,其余分测验得分均为中职生低于普高生,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即中职生相对于普高生,在良好学习结果信念、目标达成、天资感和积极的自我预期方面更缺乏自信,自我怀疑感、易受干扰感、不良环境感受和无能为力感更强。
2.2 中职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年级和性别差异 对中职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的10个分测验、2个分量表和全量表分进行3(年级)×2(性别)的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年级差异、年级与性别的交互作用均无统计学意义。目标达成感、天资感、自我怀疑感、基本能力感和全量表分性别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3.654,7.447,9.637,5.437和5.383,P值均<0.05),均为男生大于女生。
2.3 中职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学习适应性的相互关系 见表2。
表2 中职生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学习适应性的相互关系(略)
注: P值均<0.01。
表2显示,中职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基本能力感、控制感及全量表分和学习适应性的4个方面(学习态度、学习技术、学习环境和心身健康)和学习适应总分正相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以学习适应性的4个因子为自变量,学习自我效能感的2个因子和全量表分为因变量,分别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习态度、学习技术对基本能力感有正向预测作用,学习态度、学习环境和心身健康对控制感有正向预测作用,学习态度、学习环境和心身健康对学习自我效能感全量表分有正向预测作用,且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中职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对学习适应性各因子及总分标准回归系数(略)
注: *P<0.05,**P<0.01。
3 讨论
研究表明,中职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较差,在基本能力感、控制感和全量表分上均低于普通高中生。在良好学习结果信 念、目标达成、天资感和积极的自我预期方面更缺乏自信,自我怀疑感、易受干扰感、不良环境感受、无能为力感更强。绝大部分中职生都是无法升入普通高中而就读于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学习基础相对较差,学习上多次失败的体验使他们对自己的聪明才智缺乏自信,也不敢奢望能取得良好的学业结果,对能否达到学业目标、实现自己或别人对自己的期望没有把握,对未来的学业成就容易作出消极的自我预期。总之,对自己的学习能力缺乏自信。他们在学习中往往易受到环境刺激的干扰,对环境有不良的自我感受,自卑、自我怀疑,常常产生无能为力的无助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缺乏控制感。
中职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存在性别差异。目标达成感、天资感、自我怀疑感、基本能力感和全量表得分男生大于女生,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和Pajares [1] 的研究一致。Pajares研究发现,无论在普通班还是天才班,有同样学习成绩的学生中,女生比男生有较低的自信。社会对不同性别角色的期望水平不同,人们普遍认为男性的能力比女性强,从而产生男性在能力知觉上比较自鸣得意而女性比较谦虚的反应偏向。笔者认为,中职生在学习自我效能感上呈现出的性别差异正是这种反应偏向的体现。
调查表明,中职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各因子及总分和学习适应性的各因子及总分存在正相关。学习态度、学习技术对基本能力感有正向预测作用;学习态度、学习环境和心身健康对控制感和学习自我效能感全量表分均有正向预测作用,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学习适应性和学习自我效能感是影响中职生学业成就的2个重要因素,提高学习自我效能感不仅可以提高中职生的学业成就,还可以提高中职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对培养中职生的良好个性,提高中职生的整体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调查结果提示,不仅要从天资感、目标达成感、良好学习结果信念、积极的自我预期等多个方面去提高中职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还要采取多种教育引导措施提高中职生的学习适应性,通过学习适应性的改进,促进学习自我效能感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PAJARES F.Self-efficacy beliefs in academic settings.Rev of Edu Res,1996,66(4):543-578.
[2] COLE DA,MAXWELL SE,MARTIN JM. Reflected self-appraisals:Strength and structure of the relation of teacher,peer,and parent ratings to children's self-perceived competencies.J Edu Psychol,1997,89(1):55-70.
[3] 边玉芳.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编制与应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3.
[4] 周步成.学习适应性测验(AAT)手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1991.
作者单位:湖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浙江 31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