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学校卫生2007年第27卷第6期

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实习前生物安全防护知识调查

来源:《中国学校卫生》
摘要:【关键词】知识安全临床实习学生医科医学检验专业学生毕业后的主要去向是各级医院临床实验室,如临床检验科、检验中心等,而临床实验室是患者和患者血液、体液、排泄物的集中场所,是各种临床微生物集居地和培养鉴定中心,也是医院重要的污染源、传染源,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1-2]。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知识 安全 临床实习 学生 医科

  医学检验专业学生毕业后的主要去向是各级医院临床实验室,如临床检验科、检验中心等,而临床实验室是患者和患者血液、体液、排泄物的集中场所,是各种临床微生物集居地和培养鉴定中心,也是医院重要的污染源、传染源,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 [1-2] 。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毕业实习必须到临床检验科进行,这些学生的生物安全意识和实验室防护能力,应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为此,笔者对即将到临床实习的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的生物安全知识进行了调查,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某医学院5a制医学检验专业即将到临床实习的学生94名,其中男生45名,女生49名;年龄为21~24岁,平均22.5岁。该组学生均学完《临床微生物和微生物检验》、《临床血液学和血液学检验》等全部专业课程。
   
  1.2  方法  设计统一的调查问卷,调查前向被调查者说明目的和要求,以无记名答卷形式当场填写并收回问卷。共发放问卷94份,收回合格问卷91份,回收率为97%。对收回的问卷逐一检查,剔除不合格问卷。
    
  2 结果
    
  结果显示,学生对马上要进入二级生物安全防护的临床检验科应采取的防护措施,如生物安全柜使用、职业暴露后处理、实验室废物处理等认知率极低,见表1。
    
  表1 91名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生物安全防护知识认知构成(略)
    
  注: ()内数字为构成比/%。
    
  3 讨论
    
  生物安全是避免危险生物因子造成实验室人员暴露向实验室外扩散并导致危害的综合措施 [1,3-4] 。实验室生物安全属 实验室安全管理范畴,其目的是防止试验人员和合作者感染,防止生物因子外泄污染环境,保护家人和患者及社会群体的安全 [3-5] 。新加坡、台湾和北京等地区发生的实验室SARS感染事件 [3] ,已引起了有关部门高度关注,并相继出台了多个有关实验室生物安全的法规和文件 [6] 。临床检验科工作必须频繁接触各种危险生物因子,如HIV、肝炎病毒、细菌等,所以加强生物安全防护就显得尤为重要 [2,7-9] 。SARS期间医务人员极高的感染率和因医务人员造成SARS的传染,与医务人员生物安全意识淡漠、医院生物安全管理不到位有关 [9-12] 。因此,医学院校应加强生物安全防护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教育,医院应高度重视对院内感染的控制。
   
  调查结果说明,目前的学校教育存在不足,学生除对医院感染概念有较好的掌握外,对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基本知识了解甚少,对应采取的主要防护措施认知率极低。调查中发现,有82.42%的学生没有接受过生物安全防护教育,不清楚检验科应采取几级生物安全防护和生物安全柜的使用范围,这可能与目前我国医科类高校的教育理念落后有关。因此,学校和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增强预防意识,强化生物安全防护教育,将生物安全防护知识作为实验技术人员的基本技能和基本专业素质进行培养;对教师进行系统的生物安全防护知识的培训,包括流感、埃博拉等新病毒的预防知识教育 [13] ;开展生物安全防护教育第二课堂,让学生到临床检验科见习规范的样本处理过程;重视临床实习前的培训,如学习《临床实验室废物处理原则》、《实验室消毒技术规范》、《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等法规文件,掌握六步洗手法、职业暴露后的处理等防范措施 [6,8] ,强化标准预防意识,增强安全防护能力,做到自身不被传染,环境不被污染。

【参考文献】
    [1] 邓云清,罗碧茹,李艳华.医院实验室工作人员生物安全防护中存在的问题和措施.现代预防医学,2005,32(6):670-672.

  [2] 梁建群,宾利.加强检验科生物安全的思考.临床检验杂志,2006,24(2):148.

  [3] 周乙华,庄辉.实验室感染与生物安全.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5,39(3):215-217.

  [4] 高树田,伍瑞昌,王运斗.国内外生物安全实验室发展现状与思考.医疗卫生装备,2005,26(11):33-34.

  [5] VELICHKOVSKII BT.The pathogenetic approach to study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the population health.Vestn Ross Akad Med Nauk,2003,3(3):3-8.

  [6] ZIELINSKA-JANKIEWICZ K,KOZAJDA A,SZADKOWSKA-STANCZYK I.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biological agents and the protection of exposed workers according to the new legal regulations.Med Pr,2005,56(4):319-323.

  [7] ZIELINSKA-JANKIEWICZ K,KOZAJDA A,SZADKOWSKA-STANCZYK I.Protection of hospital workers from risks of 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bio-logical agents.Med Pr,2005,56(5):367-373

  [8] GHITTORI S,FERRARI M,NEGRI S,et al.Recent prevention strategies and occupational risk analysis:Control Banding and Sobane.G Ital Med Lav Ergon,2006,28(1):30-43.

  [9] 申子瑜.浅谈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4, 27(3):134.

  [10]张正.检验操作者感染急性呼吸综合征二例报告及建议.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3,26:383-384.

  [11]丛玉隆,李力.抗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中检验科遇到问题与对策.临床检验杂志,2003,21(6):324-326.

  [12]魏华,李素英,刘坤,等.北京地区医务人员SARS感染的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8):703-706.

  [13] NYAMATHI AM,FAHEY JL,SANDS H,et al.Ebola virus:Immune mech-anisms of protection and vaccine development.Biol Res Nurs,2003,4(4):276-281.


作者单位:新乡医学院医学检验系,河南 453003

作者: 贺志安 张晨光 赵庆伟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