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学校卫生2007年第27卷第7期

学习优秀与学习困难初二学生的内隐完美态度研究

来源:《中国学校卫生》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学习优秀与学习困难学生内隐完美态度,为学习困难学生的干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对某中学初二年级15名学习优秀学生和15名学习困难学生进行内隐社会认知实验。结果学习优秀学生和学习困难学生完美含义词偏好击中率均高于缺撼含义词偏好击中率,完美含义词偏好击中率差异和缺撼含义词偏好击中......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了解学习优秀与学习困难学生内隐完美态度,为学习困难学生的干预研究提供依据。 方法 对某中学初二年级15名学习优秀学生和15名学习困难学生进行内隐社会认知实验。 结果 学习优秀学生和学习困难学生完美含义词偏好击中率均高于缺撼含义词偏好击中率,完美含义词偏好击中率差异和缺撼含义词偏好击中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内隐完美态度水平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家长和学校应改进教育方法,使学习困难学生对完美的追求具体到对学业的追求,提高他们的学习适应程度。

【关键词】  学习障碍;词联想试验;态度;学生

  学习优秀学生(简称“学优生”)给人的印象是品学兼优、积极上进。他们的智力状况良好,对自己的要求和期望很高,有很强的竞争意识和成功欲望。在国外,研究更多的是资优学生(gifted sutdents) [1] 。
   
  有研究发现,资优学生比一般学生的完美主义个人标准高,他们受内在动机的激励,确定高标准,并努力实现其目标。对完美主义高标准持消极态度会导致抑郁等不良心理结果 [2] 。完美主义的态度是在儿童时期形成的 [3] 。在中学时期,缺乏自信、挫折、无助感会使他们的完美主义态度由积极转变为消极 [4] 。资优的完美主义者更高的个人标准,可能使他们比非资优的同伴获得更多的利益,因为高个人标准与积极结果紧密相连 [5] 。本研究从内隐社会认知的角度,以偏好判断为研究范式,以文字为刺激材料,针对我国学优生和学习困难学生(简称“学困生”),探讨二者的内隐完美态度,为促进学生成绩的提高和潜能的充分发挥提供理论参考,为对学困生的教育和对学困生学习动机的激发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从某中学初中二年级3个班的学生中,选取每班期末考试成绩前5名和后5名共3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每班前5名的学生共15名为学优生,后5名的学生共15名为学困生。

  1.2 试验设计  本研究采用2(被试间变量:学优生、学困生)×2(被试内变量:具有完美、缺憾含义的2种文字刺激)试验设计,因变量为2种文字刺激的再认击中率和偏好击中率。
    
  1.3 试验材料  在《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分类词典》中挑选60个表示“完美”的词(其中30个两字词,30个四字成语)和60个表示“缺憾”的词(其中30个两字词,30个四字成语)。
    
  由30名学生对所选词汇的熟悉度(1~11)进行评定,1表示非常不熟悉,11表示非常熟悉。从30个由4个字组成的表达完美含义的词组中选择15个最贴近完美含义的词汇,从30个由4个字组成的表达缺憾含义的词组中选择15个最贴近缺憾含义的词汇,从30个由2个字组成的表达完美含义的词组中选择15个最贴近完美含义的词汇,从30个由2个字组成的表达缺憾含义的词组中选择15个最贴近缺憾含义的词汇。
   
  最后确定9个与“完美”含义最贴近的四字词,每个词的平均选词频率在0.67~0.93之间,熟悉度在9.53以上;确定9个与“缺憾”含义最贴近的四字词,每个词的平均选词频率在0.60~0.87之间,熟悉度在9.13以上;确定9个与“完美”含义最贴近的两字词,每个词的平均选词频率在0.60~0.83之间,熟悉度在9.60以上;确定9个与“缺憾”含义最贴近的两字词,每个词的平均选词频率在0.60~0.83之间,熟悉度在7.87以上。
   
  将上述词汇分为3组:A组按照一个“完美”词和一个“缺憾”词随机匹配的原则,组成12对词组,两字词词组和四字成语词组各半。A组材料用于试验的练习阶段。B组共24个词,由12个A组中的词(“完美”词和“缺憾”词各半,两字词和四字成语各半)和12个新词组成(“完美”词和“缺憾”词各半,两字词和四字成语各半),用于再认测验。C组共24个词,都是A组材料中的词(“完美”词和“缺憾”词各半,两字词和四字成语各半),用于偏好测验。3组材料都通过DmDX软件呈现给被试,字体为写字板中的36号字,颜色为白色。
    
  1.4 试验程序  整个试验分为练习阶段和测试阶段2部分。

  1.4.1 练习阶段  指导语:“这是一个有关注意的试验。会在屏幕的中部呈现12组词,每次呈现1组,每组有2个词,请大家记住词,每组词呈现时间大约为2s”(两字词构成的词对呈现时间为2s,4字词构成的词对呈现时间为3s)。
    
  1.4.2 测试阶段  包括再认测验和偏好测验2部分,先进行再认测验,再进行偏好测验。

  再认测验的指导语为:“现在进行记忆测验,这里共有24个词,其中12个是看过的,另外12个是没看过的。如果你认为是刚才看过的,请按F键,没见过的请按J键,每次呈现都必须回答,答不出时可以猜”。
   
  偏好测验的指导语为:“现在进行偏好测验,共有24个词,你喜欢的词请按F键,不喜欢的词按J键”。
   
  采用信号检测论中的击中率(H)为本实验的测验指标。
    
  2 结果
    
  2.1 再认击中率  学优生组与学困生组的完美含义词再认击中率与缺憾含义词再认击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之间完美含义词再认击中率与缺憾含义词再认击中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图1~3。
    
  2.2 偏好击中率  学优生组的完美含义词偏好击中率显著高于缺憾含义词的偏好击中率,学困生组的结果同学优生组。2组之间完美含义词和缺憾含义词偏好击中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图1~3。
    
  表1 学优生与学困生完美含义和缺憾含义词的再认击中率及偏好击中率比较(略)

  图1 学优生完美含义和缺憾含义词的再认击中率与偏好击中率(略)
   
  图2 学困生完美含义和缺憾含义词的再认击中率与偏好击中率(略)
   
  图3 学优生与学困生完美含义词和缺憾含义词的再认击中率与偏好击中率(略) 

  3 讨论
    
  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外显测验的2个指标组间和组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内隐测验的2个指标2组均表现为完美含义词偏好击中率显著高于缺憾含义词偏好击中率,且2组完美含义词偏好击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缺憾含义词偏好击中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学优生与学困生都存在内隐完美态度,且内隐完美态度水平相同。
   
  学困生的学习动机水平显著低于学优生,学习的愿望、主动性和坚持性与学优生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6] 。在以往的教育中,通常认为学困生没有上进心,缺乏学习动机。本实验表明,学困生的内隐完美态度水平与学优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学困生并不缺乏追求完美的动机,学困生具有同样积极向上的精神和愿望。他们之所以表现得没有上进心,可能是因为家长和学校的教育方法和强度使孩子的外部动机强度水平远远高于内部动机水平,学困生追求完美的内部动机没有进入意识,孩子总觉得是为家长和教师学习,不是为自己;另一方面也可能因为追求完美目前只是青少年的辅助性动机,还有其他的主导性动机引领着他们的行为方向。
   
  根据本实验的研究结果,建议家长和学校改进教育方法,将孩子追求完美的内部动机诱发出来,使之扎根于孩子的意识层面,并使他们对完美的追求具体到对学业的追求,真正使“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另外,要积极降低其他动机水平,使对完美的追求成为主导性动机,提升孩子的上进心。
    

【参考文献】
    [1] RENZULLI,JOSEPH S.Emerging conceptions of giftedness:Building a bridge to the new century.Exceptionality,2002,10(2):67-75.

  [2] LOCICERO KA,ASHBY JS,KERN RM.Multidimensional perfectionism and lifestyle approaches in middle school students.J Individ Psychol,2000,56(4):449-461.

  [3] NUGENT SA.Perfectionism:Its manifestations and classroom-based inter-ventions.J Sec Gifted Educ,2000,11:215-221.

  [4] GREENSPAN TS.The gifted self:Its role in development and emotional health.Roeper Rev,1998,20:162-167.

  [5] MICHELLE K,MARY A.Perfectionism and the gifted:A study of an Aus- tralian school sample.J Int Educ,2005,6(2):232-239.

  [6] 张登印.学习不良儿童与一般儿童认知发展、学习动机与家庭资源的比较.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2:34-38.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天津 300074;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石家庄市第二十七中学。

作者: 张秀阁 ,梁宝勇 ,藏丽荣 ,马小兰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