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学校卫生2007年第27卷第7期

广东省10所高校大学生亚健康情况

来源:《中国学校卫生》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广东省大学生产生亚健康的各种因素及普遍出现的症状,为制定干预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2000年全国亚健康状态调查问卷对广东省10所高校60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医学类和非医学类大学生对亚健康的定义理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不同性别大学生出现的亚健康症状表现排在前4位的都相同。...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分析广东省大学生产生亚健康的各种因素及普遍出现的症状,为制定干预对策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用2000年全国亚健康状态调查问卷对广东省10所高校60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 结果 医学类和非医学类大学生对亚健康的定义理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自己健康的关心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大学生出现的亚健康症状表现排在前4位的都相同;自我评价为亚健康的比例最高(57.0%),健康占22.3%,说不清占16.7%,疾病占4.0%。 结论 广东省大学生普遍存在着亚健康的症状。学校应加强对学生健康的关注,提出干预措施。

【关键词】  健康状况;健康知识,态度,实践;自我评价(心理学);学生

  亚健康(Sub-health,SH)就是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 [1] 。
   
  亚健康状态是既没有疾病又不健康的一种状态,是介于健康状态与疾病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相关研究表明,大学生中亚健康人群比例较高,而造成大学生亚健康状况的主要原因是饮食起居不规律、缺乏体育锻炼、心理负担大、不良嗜好等 [2] 。为探讨导致广东省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因素,更好地为广东省研究制定向亚健康状态转化人群的干预对策,为做好大学生保健服务工作提供参考,笔者于2005年9月对广东省10所高校进行了抽样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广东省10所高校,从每所高校随机抽取60人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问卷562份,有效问卷546份,有效问卷占91.0%。其中男生317名,女生229名;来自城市的学生199名,来自乡镇的154名,来自农村的193名;医学类学生130名,非医学类学生416名。
    
  1.2 方法  采用2000年全国亚健康状态的调查问卷 [3] ,结合在校大学生特点改编而成。要求学生不记名、不交谈,在规定时间内,按自己的情况如实完成,填完后一次性收回。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建立数据库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 2 检验
    
  2 结果
    
  2.1 对亚健康定义的理解  不同地区来源学生对亚健康的理解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 =4.162,P>0.05),而医学与非医学类学生对亚健康的理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16.801,P<0.01)。见表1。
     
  2.2 对自己健康的关心程度  医学与非医学类学生对自己健康的关心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8.726,P<0.05),见表2。
    
  2.3 亚健康的症状表现  见表3。
    
  表1 广东省大学生对亚健康定义的理解构成(略)

  注: ()内数字为构成比/%。
    
  表2 广东省医学与非医学类大学生对自己健康的关心程度构成(略)

  注: ()内数字为构成比/%。
    
  表3 广东省男女大学生亚健康症状表现(略)

  注: ()内数字为百分比/%。
    
  2.4 对所处状态的自我评价  其中自我评价为“健康”的122人,占22.3%;“亚健康”的311人,占57.0%;“说不清”的91人,占16.7%;“疾病”的22人,占4.0%。
    
  3 讨论
    
  调查结果表明:来自不同地方(城市、乡镇、农村)的学生对亚健康定义理解中选择“理解”项的均超过70%,表明大学生对亚健康概念都有较好的理解。来自不同专业(医学类、非医学类)的学生对亚健康定义理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自己健康关心程度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医学生比非医学类学生对亚健康概念有更好的理解,更关心自己的健康状况,这与医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医学知识有关。
   
  不同性别学生亚健康主要症状表现排在前4位的症状都相同,依次为困倦嗜睡、注意力难以集中、工作效率低、各种疲劳、情绪不稳定等。“四肢乏力”一项,男生排在第5位,女生排在第9位。其中困倦嗜睡、各种疲劳、四肢乏力等症状表现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些症状主要属中医脾气虚的表现。脾有运化的功能,为气血生化之源。根据中医辨证理论,结合大学生特点,笔者分析了导致脾气虚出现上述症状的原因,并提出如下建议:⑴营养不均衡,生活饮食不规律等,容易导致人体产生脾气虚。大学生基本都是在饭堂就餐,建议学校加强食堂管理,改善卫生条件,注重膳食结构的合理性,提倡营养配餐制,以适应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⑵缺少运动,脾胃功能失调,从而影响消化。大学生在课余时间应多参加体育锻炼,学校应开设相关的体育课程,完善学校的体育设施等。⑶按照中医理论中的五行学说,五脏中的“脾”与五志中的“思”相对应,思伤脾,这也是导致人体脾气虚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大部分时间都需要用脑思考,同时还要面对各种人际关系,激烈的学习竞争,严峻的就业形势等,各种各样的思虑过多就会伤及脾,导致脾气虚的出现,所以大学生需要注意劳逸结合,长期用脑后要有适当的休息,还要在大学中培养坚强的性格,保持愉悦的情志,乐观积极地面对生活和学习。
    

【参考文献】
    [1] 何裕民.关于亚健康:一个新领域命名的商讨.医学与哲学,2000,21(6):47-48.

  [2] 柳太祥,周保仁,王穆兰,等.中学生亚健康状态原因分析.中国校医,2004,18(1):63-64.

  [3] 王育学.亚健康21世纪健康新概念.江西: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2.


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广东 510006;广州中医药大学人事处;广东省中医院。

作者: 谢学明 ,钟远声 ,陈哲妮 ,张正 ,欧爱华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