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学校卫生2007年第27卷第7期

新乡2所高校大学生吸烟现状及相关知识调查

来源:《中国学校卫生》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吸烟现状和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为开展控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新乡市某科技学院和某医学院一~三年级共105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科技学院男生吸烟率(19。8%)显著高于医学院男生吸烟率(13。...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了解在校大学生吸烟现状和相关知识知晓情况,为开展控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新乡市某科技学院和某医学院一~三年级共105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 结果 科技学院男生吸烟率(19.8%)显著高于医学院男生吸烟率(13.6%)。在吸烟危害健康知识方面,医学院学生的综合知晓率高于科技学院学生。 结论 部分大学生对吸烟与健康的关系缺乏正确认识,吸烟现象较普遍。在大学生中尽早、积极地开展戒烟活动十分必要。

【关键词】  吸烟;对比研究;知识;学生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和预测,每年约有350万人死于与吸烟有关疾病,在未来20a中,每7个死亡者中将会有1人是由于吸烟所致 [1] 。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认为,使用烟草导致全球每年净损失2000亿美元,其中一半以上的损失在发展中国家。吸烟是当今世界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吸烟不仅对健康造成严重损害,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积极开展控烟工作已刻不容缓。
   
  大学生是青年中文化层次相对较高的一个群体,他们的行为往往受到社会的特别关注。为了解大学生吸烟行为现状和相关危害健康的知识知晓情况,探讨大学生吸烟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大学生吸烟提供科学依据,2005年5-6月笔者对新乡市2所高校一~三年级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将新乡某科技学院和某医学院一~三年级在校大学生按年级分层,每一层内各班级随机编号后,按比例随机抽取若干班级,被抽中班级中的所有学生均参与调查。其中科技学院学生531名(男生308名,女生223名),医学院学生525名(男生316名,女生209名)。年龄在17~23岁,平均年龄(20.38±1.14)岁。
   
  1.2  方法  由经培训的调查员在教室现场发放问卷,调查对象匿名独立填写后,当场收回问卷。根据WHO对吸烟者的定义,采用了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吸烟行为、吸烟与健康相关知识、吸烟原因、初吸年龄等18个项目。共发放调查问卷1120份,收回有效问卷1056份,有效回收率为94.3%。
   
  按WHO规定标准,吸烟者为每周至少吸1次,连续3个月以上者;偶尔吸烟者为不符合吸烟者定义的非经常性吸烟者;不吸烟者为从未吸过烟者 [2] 。
   
  1.3  资料分析  问卷经过编码后录入计算机,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不同年级学生吸烟率比较  见表1,2。
    
  表1 新乡市2所高校一~三年级男生吸烟现状(略)

  注: ()内数字为百分率/%。
       
  统计分析显示,科技学院男生总吸烟率为19.8%,高于医学院男生(χ 2 =12.835,P<0.01);科技学院三年级的男生吸烟率(26.2%)明显高于一、二年级(χ 2 =20.143,P<0.01);医学院3个年级的男生吸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2 新乡市2所高校一~三年级女生吸烟率比较(略)

  注: ()内数字为百分率/%。
      
  表2显示,2所高校不同年级的女生吸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所学校女生总的吸烟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
   
  2.2  不同性别学生吸烟现状  男生的吸烟率、偶尔吸烟率分别为16.7%(104/624)和34.6%(216/624),女生则分别为1.9%(8/432)和6.5%(28/432),男生吸烟率均远高于女生吸烟率(χ 2 =211.306,P=0.000),说明男生是高校控制吸烟的重点对象,但同时也不能忽视女生吸烟现象。
   
  2.3  吸烟与相关疾病的认知情况  绝大多数学生对于吸烟危害健康,并能导致呼吸系统疾病都有深刻认识,但在吸烟可引起心血管疾病、消化道疾病、脑血管疾病、癌症、精神损害等知识方面,科技学院学生的知晓率显著低于医学院学生。见表3。

  2.4  对烟草所含有害物质的了解情况  90%以上的学生知道烟草中含有有害成分尼古丁和煤焦油,不足50%的学生知道其他有害成分如氢氰酸、一氧化碳、氨、芳香化合物、重金属、苯并芘等,且科技学院学生的知晓率远低于医学院学生。见表4。
    
  表3 新乡市2所高校学生对吸烟可致疾病知晓率比较(略)

  注: ()内数字为知晓率/%。
     
  表4 新乡市2所高校学生对烟草所含有害物质成分了解情况比较(略)

  注: ()内数字为知晓率/%。
    
  2.5  影响大学生吸烟的主要因素  男生吸烟因为社交需要者占31.3%,因生活单调者占26.4%,情绪不佳者占16.3%,模仿赶时髦者占15.2%,别人递烟等其他原因占10.8%。女生吸烟主要原因是感觉时尚及好奇。大学生经常接触的同学、朋友、老师和父母为吸烟群体,也是影响大学生吸烟的主要原因。
   
  2.6  开始吸烟年龄及吸烟场合  吸烟者的初吸年龄从5~23岁不等,主要集中在8~16岁之间(55.7%),初次吸烟主要是受家庭成员及亲朋好友等的影响。大学生吸烟的时间多在晚饭后(55.4%),场所主要是宿舍(61.5%),这是学生相对自由的活动空间,也是烟民队伍壮大的一个重要基地。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科技学院男生总吸烟率高于医学院男生,且科技学院三年级的男生吸烟率明显高于一、二年级男生(χ 2 =20.143,P<0.01),而医学院3个年级的男生吸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所高校中男生随年级升高吸烟人数的百分比均呈递增趋势,这个结论与国内相关报道一致 [3] 。可能原因有:(1)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及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焦虑水平也越来越高,而吸烟则往往被人们认为是排忧解愁、缓解焦虑的一个很好的措施;(2)年级越高,交往的场合也越来越多,而在某些特殊场合吸烟被学生认为是成人化的标志之一。科技学院男生总吸烟率高于医学院男生,可能与该校学生对于吸烟危害健康等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显著低于医学院学生有密切关系,尤其在吸烟可引起心血管疾病、消化道疾病、脑血管疾病、癌症、精神损害等知识方面,许多科技学院学生认识不全面、不正确。这一结果提示在非医学院校学生中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宣传烟草危害健康的知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控制吸烟率的升高可能起到重要作用。
   
  调查结果还显示,不同年级的女生吸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所学校女生总的吸烟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而2所学校中的男生吸烟率均远高于女生,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个结论与近年相关报道一致 [4-5] 。提示男生是高校控制吸烟的重点对象,特别是对于依赖性较低的偶尔吸烟者。女生吸烟率低可能与我国的社会风俗习惯及传统文化有关,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女性的传统美德和优良的传统习惯。
   
  有关研究表明,1/3~1/2青少年尝试吸烟后会养成吸烟习性并成瘾,如果20岁以前不吸烟,成人后吸烟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6] 。此次调查显示吸烟者的初吸年龄从5~23岁不等,主要集中在8~16岁之间(55.7%),所以控制学生吸烟应从初、高中开始,这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另外,从生理学角度分析,烟草烟雾中产生依赖性的重要物质是“烟碱”(尼古丁),目前认为主要是引起精神依赖,已知烟碱能激动中枢神经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是形成吸烟依赖性的根本原因 [7] 。
   
  调查显示,目前大学生吸烟的主要原因是交际应酬、解闷、好奇、追求时尚等,这也许与当前学生生活平淡、学习压力大等因素有关。因此,各学校应科学安排一些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加强戒烟宣传,让大学生了解吸烟的危害、懂得健康的重要性,以矫正大学生不成熟甚至是幼稚的心理和行为。大学生吸烟一般烟瘾还比较小,结合有效的干预措施,对控制高校学生吸烟应该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爱兰,黄悦勤,王燕玲.我国青少年学生吸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初步分析.中国公共卫生,2001,17(1):75.

  [2] 蔡琳娜,宋力,王绍汉,等.五城市大学生吸烟状况调查与分析.中国学校卫生,1995,16(2):132-133.

  [3] 吴荣先,JULIA AL,章红.中国大学生吸烟行为和吸烟态度研究.医学理论与实践,2002,15(5):532-534.

  [4] 孙江平,宋逸,马迎华.中国五省市中学生危险行为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01,22(5):396-398.

  [5] 郭晓梅.中专生吸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0,21(1):12-13.

  [6] WHO.Tobacco use by children:A pediatric disease.WHO,Geneva,1998.

  [7] 张平,杜文海,殷正宇,等.医科大学生吸烟依赖性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国学校卫生,2001,22(6):491-492.


作者单位:新乡医学院生理与神经生物学教研室,河南 453003;新乡医学院公共卫生学系;河南科技学院学生处;新乡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作者: 何瑞芳 ,杨艳旭 ,张利彬 ,贾喜玲 ,李东亮 ,包巍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