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学校卫生2007年第27卷第8期

普通中学管理者参与式艾滋病教育培训效果评价

来源:《中国学校卫生》
摘要:【摘要】目的提高学校领导者对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的力度,探讨有效、可行的学校领导培训模式。方法在黑龙江省和河南省举办为期1d的普通中学领导培训班各1期。采用参与式教学方法,以国家相关政策和反对歧视的理念为切入口,培训学校管理人员、校医和中小学保健所管理人员......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提高学校领导者对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的力度,探讨有效、可行的学校领导培训模式。 方法 在黑龙江省和河南省举办为期1d的普通中学领导培训班各1期。采用参与式教学方法,以国家相关政策和反对歧视的理念为切入口,培训学校管理人员、校医和中小学保健所管理人员共78人。评价培训后的效果。 结果 培训后学员知识水平显著提高,态度明显转变,普遍认识到在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互动式培训模式深受学员欢迎,学员对培训内容的有效性及发放教学材料等方面评价较高。 结论 加强学校领导预防艾滋病教育的培训是落实国家及教育部门相关政策的关键。参与式培训模式是有效且可行的,可以推广应用。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卫生教育;师资培训;评价研究

  做好学校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前提之一,是对各级教育部门主管领导进行预防HIV/AIDS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对艾滋病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艾滋病健康教育师资培训的重视,争取他们最大限度的支持 [1]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促进反对羞辱和歧视态度的建立,笔者于2005年11-12月在黑龙江省和河南省对部分学校管理人员、校医及中小学保健所管理人员进行了培训,并在培训前、后对培训对象的知识和态度等进行问卷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在黑龙江省和河南省各举办1期普通中学领导培训班,培训对象为学校管理人员、校医和中小学保健所管理人员,培训时间均为1d。2个培训班共有78人参加,黑龙江省培训43人,河南省培训35人。培训学员中,男性占23.4%,女性占76.6%。学员主要来自初中学校,占42.3%;其余为高中、完全中学及中小学保健所。学校管理人员(校长、副校长、教务长)占53.3%,保健所管理人员和校医占46.7%。
    
  1.2 方法 

  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法,以学员为中心,以问题为中心,鼓励学员们全程中广泛参与交流与学习。具体培训内容和方法见表1。表1 中学管理人员预防艾滋病参与式培训的内容和方法(略)
   
  在培训前、后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培训前问卷内容包括学 员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的现况;培训后问卷除知识、态度外,还包括对培训的评价。2次培训共收回调查问卷142份,培训前78份,培训后64份。培训前问卷在培训开始后才填写的没有计入此次统计。
    
  1.3 资料的整理

  对所有问卷进行整理、统一编号,采用Epi 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录入,用SPSS11.5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χ 2 检验和秩和检验。

  2 结果
    
  2.1 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现况
   
  2.1.1 政策的知晓和落实情况 

  培训前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7人(9.0%)没有听说过《中学生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大纲》 [2] ,48人(61.5%)调查当年才听说过,23人(29.5%)调查时的2a前听说过。18人(23.1%)从不知道要按《中学生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大纲》在学校开设课程,调查当年才知道的有31人(39.7%),调查时的2a前知道的有29人(37.2%)。所在学校将预防艾滋病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并开设专题教育课程的有26人(34.2%),2项都没有的有19人(25.0%)。34.2%的学员所在学校落实了艾滋病致孤儿童免费入学和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具体关怀措施,41.1%的学员所在学校2项均未落实。
  2.1.2 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组织情况 

  仅21人(28.0%)所在学校有完整的预防艾滋病组织机构(包括领导、管理部门及人员、协调领导小组或协调机制),12人(16.0%)所在学校以上各项都没有,7人(9.3%)所在学校仅有领导,13人(17.3%)所在学校仅有管理部门和人员。所在学校有健康教育年度工作计划和年度总结的有42人(54.5%),2项都没有的18人(23.4%)。
    
  2.1.3 预防艾滋病教育师资配备及教材发放情况 

  80.3%的学员所在学校有相对固定的专(兼)职教师,76.0%的学员所在学校艾滋病教育教师和校医近3a接受过教育部门组织的培训。45.9%的学员所在学校授课教师有教学计划、教案和教学总结。21.6%的学员所在学校各项均没有。24.0%的学员所在学校没有任何教学用书和教学工具,有4种以上教学用书和教学工具的仅占52.0%。58.7%的学员所在学校图书馆有3种及以上的预防艾滋病等科普读物,一种都没有的占20.0%。按要求高中和高等职业中学在新生入学时,应向学生发放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但调查结果显示,全部发放的占23.9%,发放但未达到要求的占26.8%,未发放的达49.3%。
    
  2.1.4 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情况 

  一项活动都未开展的占6.8%,开展1项活动的占37.8%,开展2~4项的占32.4%,开展5项及以上的占23.0%。 2.2 培训前后KAP问卷调查结果
   
  2.2.1 艾滋病相关知识 

  艾滋病知识共28道题,分别对它们进行赋值处理,每题回答正确者得1分,错误或不清楚者得0分,满分为28分。培训前、后艾滋病知识得分分别为(23.06±3.55)和(24.83±2.41)分,经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87,P=0.01)。培训前、后被试单题的正确回答情况见表2。 表2 普通中学管理者培训前后艾滋病知识正确回答情况(略)注: *P<0.05,**P<0.01;()内数字为正答率/%。
    
  2.2.2 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相关态度 

  培训前后均没有人认为自己接触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培训前64人(82.1%)认为没有接触过,培训后仍然认为自己没有接触过的比例降至33.3%。认为不知道是否见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比例由培训前的17.9%上升至66.7%,经χ 2 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34.548,P<0.001)。表明培训后有更多的学员意识到不能仅从表面判断一 个人是否感染了艾滋病,从而增强了他们预防艾滋病的意识。
   
  培训前后学员对艾滋病相关的态度见表3。将6道态度题进行赋值处理,正向态度得分为正,负向态度得分为负,正向态度最高分为8分,负向态度最高分为-8分。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73,P=0.038),表明学员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态度发生了转变。 表3 普通中学管理者培训前后艾滋病相关态度正向率比较(略)注: ()内数字为正向率/%,*P<0.05。
    
  2.3 对培训的评价 

  培训后问卷调查显示,39.7%的学员认为时间太短,其余则认为时间正好。14.0%的人认为有些专题在培训时被完全忽略了,86.0%的人认为没有忽略。40.7%的人认为在今后的学校领导培训中有些需要改进。所有学员都认为培训方法与培训内容适宜,98.4%的人认为在今后的相关培训中可以应用此次培训所用方法和内容。所有学员都认为通过培训,对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的重要性和《中学生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大纲》有了更深入、更详细的了解。98.4%的人有信心在所在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和相关的宣传教育工作。

  3 讨论
    
  学校主管领导是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的关键人物,他们对艾滋病流行及危害的认识程度、对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的重视和支持程度直接影响课程的落实、师资的配备以及相应的监督和评估,也影响着教育的效果。因此,对学校校长和主管领导进行加强艾滋病教育和反对歧视的倡导和动员,是落实课时、开展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和反对歧视、提倡关爱宣传活动的关键,是为受艾滋病影响儿童营造宽松的生活教育环境的前提。如何让学校领导们易于接受相应的理念,切身体会到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的重要性,因此,探讨有效的学校领导培训模式有实际意义。
    
  3.1 培训模式的特点
   
  3.1.1 重在互动、多样化的培训方式 

  在知识讲授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学员参与为主的互动式方法进行培训,如看录像、做游戏/活动、教师的教学经验介绍等,互动式培训形式既是对专题讲座知识的巩固,又是对各种教学方法及活动的介绍和推广。
    
  3.1.2 重在教育和学校责任意识的培训理念 

  通过培训前的调查不仅能了解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的现状,还可以评估学员对学校在预防艾滋病教育中应承担责任的了解情况,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评估要求的落实情况。让学员在培训中带着责任、带着任务接受培训,保证培训目标的有效实现。
    
  3.1.3 重在提供培训后学校开展活动的教学资料 

  缺乏教学资料是目前制约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课程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动员学校领导切实落实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的基础上,还为参加培训的所有人员提供3类12种教学资料。

  3.2 增强学校领导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意识 

  参加培训的所有领导都认为,通过培训,他们对学校预防艾滋病的重要性和《中学生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有了更深入、更详细的了解,并表示有信心在所在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和相关的宣传教育工作。表明本次培训使学校领导更加正视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认识到在学校开展艾滋病教育和生活技能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高了对相关政策的把握程度,对开展艾滋病教育的态度更加积极,为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的师资配备 和课程落实等提供了支持与保证。相信艾滋病教育组织机构的不完善状况、师资和教学材料的缺乏等问题,会逐渐得到相应的改善和解决。
    
  3.3 提高了学校领导对艾滋病的认知水平 

  培训后,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显著提高,尤其是培训前正确率比较低的一些知识,在培训后正确率提高十分明显。培训前后,培训对象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以及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均倾向于同情、理解并能为他们提供关爱的态度,这有利于创造“反歧视”环境。提示今后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内容必须系统而具体,既要让人们了解艾滋病的危害,建立预防艾滋病的意识;又要让他们了解艾滋病在一定的条件下传播,只要避免一些高危行为,艾滋病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3.4 创新之处 

  此次培训与以往的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师资培训、学校管理人员培训模式不同 [3-4] ,其创新之处有:一是培训方法,首次将参与式的培训方式运用到中小学校长培训,摸索了有效的学校领导培训方法;二是在培训策略方面,重在以教育部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政策和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为切入口,探讨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如何开展的策略;三是培训内容,探索以预防艾滋病教育为切入口的综合性的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预防的学校教育方法与途径,为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和生活技能教育教学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5 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考虑到对学校领导的培训应该将重点放在提高他们对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的认识上,为保证领导能全程参加培训,此次培训时间设置为1d。培训后的评估表明,部分学员认为培训时间太短,有些专题在培训时被忽略了。在今后的培训中,有些需要改进,如建议经常性、常规性、通俗性,及作为政府行为扩大培训面等。

    建议在今后的培训中,延长培训时间,同时增加一些内容,如邀请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培训班上进行现身说法;参观相应的收治艾滋病病人的医疗和关怀机构;加强学员之间的交流,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计划制定等;通过教师反馈和经验总结活动,进一步了解学生对“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课”和活动的评价和建议,以评估学校领导培训的远期效果。

【参考文献】
    [1]马迎华,张冰,宋逸,等.预防艾滋病学校健康教育培训班培训模式探讨.中国学校卫生,2002,23(5):392-395.

[2]教育部办公厅,编.中小学生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大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张岚,王俊丽,张秀兰.北京市西城区中小学校长艾滋病知识培训效果评价.中国学校卫生,2005,26(11):948-949.

[4]季成叶,张冰,何忠虎,等.关爱艾滋病感染者师资培训学员的态度与需求评价.中国校医,2004,18(5):385-387.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北京 100083。

作者: 丁素琴,马迎华,王超,张冰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