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学校卫生2008年第28卷第2期

我国中小学生超重肥胖流行现状及其社会经济差异

来源:《中国学校卫生》
摘要:城男小学生是肥胖/超重最高发群体,其中省会片流行率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乡村流行率也全面上升,全国已进入全人群儿童肥胖流行阶段。结论学生肥胖流行率受到地区社会经济状况的显著影响。建立规范的监测体系有助于积极防治儿童肥胖。...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分析2005年全国中小学生超重、肥胖流行现状及其社会经济差异,为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全国3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7~18岁汉族中小学生,分城乡男女4个群体和好、中、差3类社会经济区。利用中国肥胖工作组(WGOC)制定的BMI标准筛查超重和肥胖。 结果 2005年7~18岁中小学生肥胖率城男为7.1%,城女为3.6%,乡男为2.8%,乡女为1.9%;超重率城男为13.1%,城女为7.4%,乡男为6.2%,乡女为4.7%。流行率城男>城女>乡男>乡女。城男小学生是肥胖/超重最高发群体,其中省会片流行率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乡村流行率也全面上升,全国已进入全人群儿童肥胖流行阶段。结论 学生肥胖流行率受到地区社会经济状况的显著影响。建立规范的监测体系有助于积极防治儿童肥胖。

【关键词】  肥胖症;患病率;社会经济因素;对比研究;学生

  Prevalence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in Chinese Students and Its Socioeconomic Differences/

  JI ChengYe.

  Institute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Health,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100083),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prevalence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in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in different socioeconomic populations in China in 2005, and to provide scientific evidence for the prevention and intervention measures. Methods  Subjects aged 7 to 18 years came from 30 provinces, and were divided into urban and rural areas composed of high, moderate and low SES subgroups. WGOC-BMI criterion was used to screen obesity and overweight. Results   In 2005, the prevalence of obesity was 7.1%, 3.6%, 2.8% and 1.9%, and that of overweight was 13.1%, 7.4%, 6.2% and 4.7%, for the urban boys, urban girls, rural boys and rural girls, respectively. The prevalence of obesity/overweight was the highest in the urban primary school boys, and the prevalence of the provincialcapital city subgroup had reached the average level of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prevalence of overweight/obesity for the rural ones also rose swiftly, suggesting that China has entered an overall epidemic stage of childhood obesity. Conclusion  The prevalence of childhood obesity in China is strongly influenced by the socioeconomic status in their residual areas. It's very useful to establish a surveillance system for effectively intervening childhood obesity.
   
  【Key words】  Obesity;Prevalence;Socioeconomic factors;Comparative study;Students

  儿童和成人肥胖都在全球迅速蔓延,不仅发达国家泛滥成灾,且已殃及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的发展中国家。专家预期,肥胖将成为21世纪全球最大的公共卫生问题[1-2]。我国伴随经济增长和都市化进程,儿童青少年肥胖增势迅猛,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3]。儿童肥胖危害很大,不仅导致身心疾患和生理功能障碍,影响学习能力,而且相当多患儿将把肥胖带入成年,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部分肿瘤等提前发生[4]。美国2004年仅因肥胖问题就使人均平均期望寿命减少了5岁[5]。儿童肥胖蔓延速度快,需要加强监测,所以世界各国都很重视对儿童肥胖的流行病学研究。我国近年来有关儿童肥胖的报道日益增多,但缺乏全国流行病学报告。为此,本文利用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分析城乡不同经济社会群体中小学生的超重、肥胖流行现状及其差异,希望以此为契机,开创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流行的定期报告制度,为各级政府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以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全国除台湾、西藏外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汉族7~18岁中小学生,分城乡男女4个群体,均等抽样自社会经济“好”(省会片)、“中”、“差”3片。体检剔除重要脏器慢性病和发育残障者,各群体各年龄组117~174人[7]。
   
  严格按《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检测细则》测量身高(cm)和体重(kg)。使用同型号器械,由专业人员专人、专项完成;现场质量控制措施全部达到要求。利用身高、体重计算BMI(body mass index,kg/m2),以中国肥胖工作组(Working Group of Obesity in China,WGOC)制定的标准筛查超重、肥胖[7]。使用“超重率”、“肥胖率”、“超重+肥胖率”等指标反映不同群体各年龄段的流行率[8]。

  2  结果
   
  表1,2显示,我国2005年7~18岁中小学生肥胖率为城男7.1%,城女3.6%,乡男2.8%,乡女1.9%;超重率为城男13.1%,城女7.4%,乡男6.2%,乡女4.7%。超重、肥胖都表现为城男>城女>乡男>乡女。城男小学生是肥胖/超重的最高发群体,其中7~9岁、10~12岁“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达23.2%和24.4%。除此之外,各群体都表现为年龄越小,流行率越高;随年龄增长,流行率逐步下降。即使流行率相对最低的乡女群体,其小学生群体也出现明显的超重、肥胖流行。

  表1  2005年中国城市不同年龄段男女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略)

  图1~4对4群体内各年龄段的“超重+肥胖”检出率进行比较,显示两大特征:(1)城市男女流行率随地区社会经济水平呈清晰的“梯层”分布。除个别年龄段外,均为“好”片>“中片”>“差片”,尤以青少年群体明显。(2)乡村群体流行率的社会经济差异远没有城市群体明显。例如,乡男中的“好”、“中”片间的差异就很小,仅“差”片流行率明显较低。在乡女的多数年龄段,片间差异更不明显。

  表2  2005年中国乡村不同年龄段男女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略)

  图1  不同社会经济水平城市男生各年龄段超重+肥胖检出率比较(略)

  图2  不同社会经济水平乡村男生各年龄段超重+肥胖检出率比较(略)

  图3  不同社会经济水平城市女生各年龄段超重+肥胖检出率比较(略)

  图4  不同社会经济水平乡村女生各年龄段超重+肥胖检出率比较(略)

  3  讨论

  3.1  研究方法和指标规范  本研究在方法、指标上采取了一些规范措施,使不同地区、群体的肥胖流行资料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3.1.1  使用BMI标准  用BMI标准取代身高标准体重,有利于克服后者易受个体青春发育水平影响的弱点,故已成为目前世界通行的筛查超重、肥胖方法。WGOC标准(2004)使用我国的参照人群,因此其性别-年龄组界值点符合中国儿童青少年的生长特征。WGOC标准在7~12岁阶段和欧美标准基本一致,其后才逐步降低;18岁时男女超重、肥胖界值点均为24和28,而不是欧美的25和30,原因与我国青少年独特的青春期体成分发育趋势有关。大量验证表明,WGOC标准在筛查我国儿童青少年人群的超重、肥胖时,不仅有很高的灵敏性(能有效防止漏筛),且具备良好的特异性(被筛出的青少年肥胖者95%以上有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9]。WGOC标准已经正式批准,可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使用[10]。

  3.1.2  年龄段统一  将年龄段统一为:7~12岁,儿童;13~18岁,青少年(儿童入学年龄早的地区也可定为6~11岁和12~17岁)。不同年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检出率不同,故不仅抽样方法应规范,样本量要足够大,而且应囊括全年龄段,才能使调查结果真正反映一个国家、一个省的肥胖流行现状和动态变化。

  3.1.3  评价指标和国际接轨  按国际惯例,使用“肥胖率”、“超重率”、“超重+肥胖”率等指标。美国等肥胖高流行国家习惯上只用“肥胖率”。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则应综合使用3项指标:“超重率”对早期流行趋势有预示作用;“超重+肥胖率”反映流行现状;“肥胖率”则着重反映流行程度[8]。

  3.1.4  如何衡量学生群体的肥胖流行趋势  基层学校卫生工作者要衡量本地儿童青少年肥胖流行趋势,可参照欧洲学者的建议,对7~18岁群体进行分级评价:(1)I级,“超重+肥胖”率≤15%,或/和肥胖率<5%;(2)II级,15%>“超重+肥胖”率<30%, 或/和5%≤肥胖率<15%;(3)III级,“超重+肥胖”率≥30%,或/和“肥胖率”≥15%。还可将其中“超重+肥胖”率≥40%,或/和肥胖率≥20%的群体(美国目前水平)单独列入“高警戒水平”(severe alarming level)[11]。
   
  须指出:WGOC标准和其他形式的国际标准一样,主要用于筛查,目的是早期预防和干预。应鼓励各地的肥胖防治专业人员继续进行深入的研究(包括体成分测量),进一步制定肥胖的临床诊断标准和严重程度分级。
 
  3.2  我国学生的肥胖流行状况  肥胖在我国学生群体中已广泛流行;如果再考虑其迅猛的发展态势,更应引起高度警惕。城男所有3片都已进入上述II级水平,其中“好片”(省会市)小学生群体已达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城女、乡男的多数年龄段正处于I级水平。乡女总体上尚未开始真正意义的肥胖流行,但其“超重+肥胖”率已较5 a前(2000年)增长了1倍以上。换言之,我国已告别以往儿童肥胖局限于城市的格局,开始进入全人群流行阶段。全面加强儿童肥胖防治已刻不容缓。
  
  3.3  我国学生的肥胖流行特征  和世界各国比,我国青少儿群体的肥胖流行有以下特征。

  3.3.1  不同群体间流行率呈阶梯式分布,与社会经济发展呈正相关  该阶梯式分布特征城市地区远比乡村地区明显。前者受“肥胖易感环境”(由膳食能量过剩、体力活动不足、“以静代动”生活方式等多因素组成)的影响更大[12]。不过,该现象对那些尚未出现流行或流行尚不严重的地区起着重要的警示作用:应抓住有利时机,未雨绸缪,加快部署各种积极性的预防措施,尽全力控制、延缓、阻遏儿童肥胖在我国的大规模流行。

  3.3.2  我国整体上处于肥胖早期流行  有三大例证:(1)儿童超重、肥胖流行率(尤其后者)显著高于青少年;(2)男性显著高于女性;(3)各群体超重:肥胖为3∶1~2∶1。美国则不然,经过30多a的流行,该比例已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1∶1发展到目前的1∶2甚至1∶3[13]。

  3.3.3  女生超重和肥胖流行率都显著低于男生  该差异的形成和标准无关,因为在BMI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已充分考虑到其影响作用。目前已相当肯定的是:导致该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和其他亚裔人群)女性特有的青春期体成分发育,即多数我国女性伴随青春期的发育进程,体重难以达到欧美女性身高相对应的体重水平,然而其体重中的体脂率(%)却和后者相差无几;故不等于说目前我国女生群体在罹患肥胖及相关代谢疾病方面比男生“安全”。大量研究证实,东亚女性在同等体重情况下体脂的累积程度比欧美人群更高。换言之,她们出现心脑血管和其他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的阈值不但低于欧美人,而且低于中国男性[14-15]。

  3.3.4  肥胖流行率还与气候、气温、气湿等地理-生态环境,以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体格发育水平高低有关  例如,上海的国民GDP和膳食消费与北京处同一水平,同时开始肥胖流行,但该市13~18岁女青少年的肥胖检出率只有北京的50%。广东等华南沿海地区生活水平和都市化进程显著超过一般北方地区,但无论儿童或青少年人群,超重、肥胖率都远低于后者。因此,不能简单用社会经济水平来概括导致儿童肥胖的所有环境因素,对居民的饮食习惯、文化传统、地理-生态,乃至儿童近年来的生长长期趋势还应进行更多、更深入的研究。 

  3.3.5  儿童青少年的肥胖流行与家庭社会经济状况(socioeconomic status, SES)也密切相关[16]  但在我国,SES的作用方向和发达国家刚好相反。那些国家中越属贫困阶层以及收入、父母文化程度越低者,肥胖发生率越高。我国则相反,肥胖儿童青少年较多来自经济富裕、父母文化程度较高的家庭,主要原因仍与缺乏肥胖危害性的认识有关。因此,加强对家长肥胖危害性的认识和预防知识宣教,不能仅依靠学校单方面的努力,必须有家庭、社区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3.4  建议  针对我国学生人群肥胖流行 及其迅猛发展的严峻形势,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应抓紧制定综合防治规划,采取切实的干预措施。以下仅从宏观角度出发,就该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提出5点策略性建议[17]:(1)应以目前常规进行、每5 a一度的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每2~3 a一次的学生体质监测为核心,建立规范、定期、网络化的儿童肥胖流行病学报告体系。以此为基础,针对不同人群的流行现状、动态变化及其高危因素,制定相应的防治规划、步骤和措施。(2)大力加强全民宣教,帮助广大民众充分认识儿童肥胖对终身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危害;在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下,促进媒体、工商业、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和其他部门的联合,共同努力减低、控制“肥胖易感环境”的影响。(3)充分利用公共卫生的普遍性特点,所有的治疗、预防、心理支持措施都应既针对超重/肥胖高危儿童,也兼顾正常体重者。(4)摆脱单纯治疗观点,将关键措施建立在通过传授知识/技能,提高自我保健意识的基础上。(5)预防措施扩大到人群,针对导致儿童肥胖蔓延的趋势及其社会、文化背景和自然环境,建立家庭—学校—社区三联屏障。
   
  (致谢:感谢参加历次全国学生体质调研的各地学校卫生工作者的辛勤劳动!感谢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组专家廖文科、邢文华、张芯、于道中、马军等在分析过程中给予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PRENTICE AM. The emerging epidemic of obesit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nt J Epidemiol,2006, 35 (1): 93-99.

  [2] RAYMOND SU, LEEDER S, GREENBERG HM. Obesity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 growing problem and an economic threat. Curr Opin Clin Nutr Metab Care,2006, 9 (2):111-116.

  [3] 季成叶.全球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的流行现状和趋势. 中国学校卫生,2006,27(8):648-650.

  [4] JANSSEN I, KATZMARZYK PT, BOYCE WF, et al. Comparison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prevalence in school-aged youth from 34 countri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physical activity and dietary patterns. Obes Rev,2005, 6(2):123-132.

  [5] OGDEN CL, KUCZMARSKI RJ, FLEGAL KM, et al.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2000 growth charts for the United States: improvements for the 1977 National Center Health Statistics version. Pediatircs,2002,109:45-60.

  [6] 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组. 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报告. 北京:高等学校出版社,2007.

  [7] 季成叶. 中国学生超重肥胖BMI筛查标准的应用.中国学校卫生,2004,25(1):125-128.

  [8] 季成叶. 儿童肥胖筛查方法研究的最新进展. 中国学校卫生,2006,27(4):279-281.

  [9] MA GS, LI YP, HU XQ,et al. Verification of BMI classification reference for overweight and obesity in Chines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Biom Environ Sci,2006, 19 (1): 1-7.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 中国学龄儿童少年超重和肥胖预防与控制指南(试用).2007.

  [11]LIVINGSTONE BL. Epidemiology of childhood obesity in Europe. Eur J Pediatr,2000, 159 (Suppl 1):14-34.

  [12]季成叶. 儿童肥胖流行与肥胖易感环境. 中国学校卫生,2006;27(6):464-466.

  [13]REILLY JJ. Diagnostic accuracy of the BMI for age in paediatrics. Int J Obes,2006, 30:595-597.

  [14]YOSHINAGA M, TANAKA S, SHIMAGO A, et al. Metabolic syndrome in overweight and obese Japanese children. Obes Res,2005, 13 (7):1 135-1 140.

  [15]季成叶. 儿童青少年肥胖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分析. 中国学校卫生,2006,27(5):371-373.

  [16]SALMON J, TIMPERIO A, TELFORD A, et al. Association of family environment with children's television viewing and with low level of physical activity. Obes Res,2005, 13 (11):1 939-1 951.

  [17]季成叶. 肥胖青少年科学减肥策略和综合措施.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4,3(2):94-96.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北京 100083

作者: 季成叶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