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学校卫生2008年第28卷第3期

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压力应对方式的关系

来源:《中国学校卫生》
摘要:【摘要】目的探求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压力应对方式的关系,为建立更全面的心理健康干预模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和大学生应激应对问卷,对282名成都地区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理科生比文科生有更高的时间价值感(t=-2。01),高、低时间管理倾向者在解决问题(t=-2。...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求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压力应对方式的关系,为建立更全面的心理健康干预模型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和大学生应激应对问卷,对282名成都地区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理科生比文科生有更高的时间价值感(t=-2.55,P<0.01),压力应对方式存在显著的性别、学科差异(t=2.56~3.24,P值均<0.01),高、低时间管理倾向者在解决问题(t=-2.35,P<0.05)、退避(t=2.84,P<0.05)以及自责(t=3.04,P<0.01)因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对解决问题有显著预测作用(β=0.452和0.189,P值均<0.01),时间价值感对退避有显著预测作用(β=-0.340,P<0.01)。结论 时间管理倾向在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时间安排;压力;适应,心理学;学生

  Relationship Between Time Management Disposition and Stress Coping Styles Among Undergraduates/

  LI Min.

  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Chengdu(610068),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ime management disposition and stress coping styles among undergraduates, and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establishing model of mental health intervention. Methods  282 college students were asked to fill out Adolescence Time Management Disposition Scale (ATMD) and College Students Stress Adaptation Questionnaire (CSSAQ). Results  The students majored in science had higher score in the sense of time value than the students majored in literature significantly,and there w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stress coping style between different genders or different majors(t value ranged from 2.56 to 3.24, P<0.01). The students with higher and lower scores in ATMD scale had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scores among problem resolving (t=-2.35,P<0.05), avoidance(t=2.84, P<0.05) and selfcondemning (t=3.04, P<0.01).The sense of time value and the sense of time control can significantly predict problem resolving (β=0.452 and 0.189, P<0.01) and the sense of time value can significantly predict avoidance(β=-0.340, P<0.01). Conclusion   Time management disposi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tress coping styles of college students.
   
  【Key words】  Time management; Pressure; Adaptation, psychological; Students

  近年来,“时间管理”已成为心理学、管理学等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它是指为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和有效性而对时间进行的一系列计划、控制、协调和运用的管理过程。Phillip[1]提出了时间管理的7条禁忌,即迷惑、犹豫不决、精力分散、拖延、逃避、中断和完美主义,而积极的时间管理策略包括制定目标、确立每个目标的优先权、具体实施过程和评估目标。
   
  黄希庭等[2]从个体支配和利用时间的角度提出了“时间管理倾向”的概念,并将其作为一种人格特征提出了相关理论,编制了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dolescence Time Management Disposition Scale,ATMD)。秦启文等[3]认为,时间管理倾向与心理健康之间有一定程度的相关,表现为时间管理倾向各个维度与心理健康各因子的相关集中在躯体化、焦虑和抑郁等维度及总症状指数上。另一方面,国内有关大学生压力应对的研究认为,我国大学生的应对方式总体上是积极、健康的,其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有策划行动、接受与主动克制[4]。本研究旨在考察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与压力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以便在理论上为建立更全面的心理健康干预模型提供依据,在实践上有助于高校心理教育工作者指导大学生更好地管理和利用时间,缓解心理压力。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四川师范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3所大学的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82名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其中四川师范大学119人,电子科技大学87人,西南财经大学76人;男生124名,女生158名;一年级学生57名,二年级学生64名,三年级学生90名,四年级学生71名;文科生155名,理科生127名。

  1.2  工具

  1.2.1  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ATMD)  由黄希庭等[3]编制,分为3个分量表,包括时间价值感量表、时间监控观量表和时间效能感量表。量表共44个项目,各个分量表的项目数分别为10,24,10个。采用5点等级记分制,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评定为1至5分。量表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在0.62~0.81之间,重测信度系数在0.71~0.85之间,并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本量表适用人群为中学生和大学生。

  1.2.2  大学生应激应对问卷(CSSAQ)  由段鑫星等[4]编制,由解决问题、合理化、退避、自责、幻想5个因子构成。量表共有32个项目,每个因子的项目数分别为7,6,6,5,8个。采用5点计分法,要求被试从“不符合”到“非常符合”依次作出评价。每个因子得分越高,表明越倾向采用该种应对方式。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86。

  1.3  方法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施测。共发放问卷300份,剔除无效问卷18份,得到有效问卷282分,有效率为94.0%。运用统计软件包SPSS 11.0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压力应对方式  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3个分量表及总量表得分分别为(32.41±5.82),(73.55±9.54),(34.49±5.16)和(140.72±22.83)分;在压力应对问卷上,大学生得分由高至低依次为解决问题(25.86±7.12)分、幻想(23.77±5.12)分、自责(13.25±2.69)分、合理化(11.14±3.45)分和退避(8.93±3.32)分。

  2.2  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压力应对方式比较  大学生在时间管理倾向上性别、年级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在时间价值感维度上文、理科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理科学生的时间价值感显著高于文科学生(t=-2.55,P<0.01)。见表1。

  表1  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各因子得分比较(略)

  2.3  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压力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  将时间管理倾向、压力应对方式各因子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解决问题与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及总分显著正相关(P值均<0.01),退避、自责与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及总分显著负相关(P值均<0.01)。见表2。

  表2  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压力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r值)(略)

  注:*P<0.05,**P<0.01。

  2.4  时间管理倾向高分组与低分组压力应对方式得分比较  将282名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总得分由高至低排序,前27%为高分组(149.66±23.59),后27%为低分组(134.85±22.07),进一步对其在应激应对问卷上的得分进行分析,结果见表3。

  表3  时间管理倾向高、低分组压力应对方式各因子得分比较(略)

  2.5  时间管理倾向总分对压力应对方式的回归分析  将时间管理倾向总分作为自变量,分别与压力应对方式各因子建立回归方程。经回归分析发现,时间管理倾向总分对解决问题、退避因子有显著预测作用。由表4可以看出,时间管理倾向对解决问题、退避2个因子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314和0.263。从回归方程的测定系数可以看出,时间管理倾向对解决问题、退避的解释率分别为7.3%和5.8%。
   
  将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时间效能感作为自变量,分别对解决问题、退避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观对解决问题进入回归方程,系数分别为0.452和0.189(P值均<0.01);时间价值感对退避进入回归方程,系数为-0.340(P<0.01)。

  表4  时间管理倾向对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的回归系数(略)

  3  讨论
   
  研究表明,大学生在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上无性别、年级差异,但在时间价值感维度上理科生得分显著高于文科生。可能的原因是,理科知识比文科知识更加系统、抽象、难度更高,学生在学习上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主观上有更大的时间压力,觉得时间紧迫不够用,所以时间价值感更强。不同研究在这一点上得出的结果可能不同[5],这与研究者使用的工具、抽样范围等因素有关,因此,文、理科对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影响还需进一步研究。
   
  另一方面,大学生压力应对方式存在显著的性别、学科差异。女生在合理化、自责因子上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可能与气质、能力的性别差异有关。理科生由于面临更大的学业压力情景,因此在退避、幻想2个因子上得分显著高于文科生。而性别和学科差异在压力应对方式上的交互作用还有待深入研究。
   
  研究显示,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高分组、低分组在压力应对方式3个因子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着高时间管理倾向的大学生能够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在学习、生活中目标明确,善于合理支配和监控时间,因此在压力情景下表现得更有自信,并倾向采取解决问题等较为积极的应对方式;而低时间管理倾向的大学生一般不会合理安排时间,不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主观上压力感更大,因此容易造成抑郁、焦虑等心理不适,从而表现出退避、自责的消极应对方式。
   
  时间管理倾向对压力应对方式的回归效果仅作用于解决问题和退避2个因子上,具体来说,时间价值感与时间监控观2个维度对解决问题具有显著预测性,时间价值感对退避具有显著预测性。出现这种结果的可能解释为:一方面个体应对方式的使用一般都在1种以上,有些人甚至在同一应激事件上使用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每个人应激行为的类型具有一定倾向性,如“解决问题—合理化”的成熟型,“退避—自责”的不成熟型以及“合理化—幻想—自责”的混合型。还有研究发现,解决问题与退避在应对方式不同因子间的相关程度最高[6]。另一方面,时间价值感反映出个体对“时间”的态度,是一种认知体验。具有不同时间价值感的大学生对压力的主观感受性不同,从而在行为上表现出不同的应激应对类型。因此在本研究中,时间价值感对解决问题、退避构成回归效应。
   
  由于本研究的仓促和局限,仅仅初步考察了成都地区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压力应对方式的关系,并未涉及诸如时间管理的影响因素、大学生压力源等内容的研究。因此,今后的研究可以从时间管理倾向的个体认知及人格特征、各种影响因素如何产生作用等方面进行拓展,并进一步扩大取样范围、样本种类、样本量,使研究结果更具有推广性。

【参考文献】
    [1] PHILLIP LR,著.石林,译.压力与健康.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290-295.

  [2] 黄希庭,张志杰.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编制.心理学报,2001,33(4):338-343.

  [3] 秦启文,张志杰.时间管理倾向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相关研究.心理科学,2002,25(4):360.

  [4] 段鑫星,程婧,著.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60-69.

  [5] 何伟强,胡建梅,徐建华,等.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与心理压力的关系研究.调查报告,2004,8(4):105-107.

  [6] 肖计划,许秀峰.“应付方式问卷”效度与信度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6,5(2):79-81.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成都 610068

作者: 李敏 2008-5-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