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学校卫生2008年第28卷第5期

307名大学生生命意义认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中国学校卫生》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大学生对生命意义的认知,为大学生生命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生命态度剖面图量表”对徐州市3所高校30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大学生对生命意义的认知(意义意志、生命目的、生命控制、苦难接纳、存在盈实、死亡接纳)处于中等水平(x=140。......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了解大学生对生命意义的认知,为大学生生命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生命态度剖面图量表”对徐州市3所高校30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大学生对生命意义的认知(意义意志、生命目的、生命控制、苦难接纳、存在盈实、死亡接纳)处于中等水平(x=140.04);男女大学生的量表总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男 =138.34,x女=143.02,F=5.039,P<0.05);文理科大学生在量表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文=144.01,x理=135.72,F=16.554,P<0.001);本专科学生、大一与大四年级学生、城乡大学生在量表总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性别与专业对量表总分存在交互作用(F=6.910,P<0.01);性别与城乡来源对量表总分也存在交互作用(F=6.222,P< 0.05)。结论 大学生对生命意义的认知处于中等水平,他们具有追求生命意义的意志、较清楚的生命目的和一定的生命控制能力,对挫折、苦难和死亡也有一定的认识。

【关键词】  生命价值;认知;因素分析,统计学;学生

【基金项目】  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课题号:[滚]D/2005/01/58);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课题号JS125)。
  Perception on Meaning of Life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Among 307 College Students in Xuzhou/

  JIA Linxiang, SHI Chun.

  Educational School of Xuzhou Normal University, Xuzhou (221116), Jiangsu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erception on meaning of lif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and to provide bases for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Methods  By using Life Attitude Profile Scale, 307 college students in Xuzhou were investigated. The data were analyzed by onefactor analysis of variance and multivariate analysis with SPSS 12.0. Results  The cognition of meaning in life (including will to meaning, existential vacuum, life purpose, life control, suffer acceptance and death acceptance) of college students was lying in middle level (x=140.04).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total score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students (xmale=138.34,xfemale=143.02, F=5.039, P<0.05).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total score between arts students and science students (xarts=144.01,xscience=135.72,F=16.554, P<0.001).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total score between academic credentials, grade and inhabitability. Interaction was found between gender and profession (F=6.910, P<0.01) and gender and inhabitability (F=6.222, P<0.05). Conclusion  The perception of meaning of life of college students is lying in middle level. They have the good will of life meaning, the clear purpose of life and the ability of control life, furthermore, they have the cognition of suffer and death.
   
  【Key words】  Value of life; Cognition; Factor analysis,statistical; Students

  大学生许多心理问题的产生和自杀行为的出现都源于生命意义的缺失。西方很多学者曾致力于生命意义的相关实证研究,William[1]考察了大学生校园活动与其生命意义感之间的关系;Peter等[2]用自我评估(selfrating)的方式考察了美国大学生对自身生命意义的认知; Zika等[3]进行了生命意义和情绪健康之间的相关研究,发现生命意义能够持续地预测心理健康。国内有关大学生生命意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台湾地区,何英奇等[4]学者对青少年生命意义感进行了系统研究;清华大学李虹教授探讨了大学生生命意义对压力和健康关系的调节作用[5]。本研究旨在了解大学生对生命意义的认知,即是否具有正确的生命目的、是否能承受生活中的磨难以及他们对死亡的认识。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江苏省徐州市3所高校(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师范大学、徐州九州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360份,收回有效问卷307份,有效率为85.28%。被试平均年龄(21.4±2.5)岁。其中,男生158名,女生149名;文科生197名,理科生110名;专科一年级学生57名,大学一年级学生120名,大学四年级学生130名;来自城市的学生201名,农村学生106名。

  1.2  工具和方法

  1.2.1  生命态度剖面图量表  采用何英奇[4]根据弗兰克尔意义治疗理论的核心命题和概念编制而成的“生命态度剖面图”量表。该量表共有39个题项,包括意义意志、存在盈实(无挫折)、生命目的、生命控制、苦难接纳和死亡接纳6个因子。其中,意义意志主要是考察个人企求寻找自我存在的意义和目的的动机程度;存在盈实主要是考察个人是否因缺乏生命的意义、人生目的以及感受精神空虚、焦虑等所引起的存在性挫折的程度;生命目的主要是考察个人是否具有明确的有意义的人生目的及其对生命目的感到满意的程度;生命控制主要是考察个人能自由作出生命抉择以及为生命负责的程度;苦难接纳主要是考察个人了解苦难的意义以及接纳苦难考验的程度;死亡接纳主要是考察个人对死亡不会恐惧焦虑的程度[4]。此外,在这6个因素的基础上又归纳出2个高层因子:生命意义的追寻与肯定、存在的超越。生命意义的追寻与肯定是由意义意志、生命目的、生命控制和苦难接纳4个因素所构成;存在的超越是由存在盈实和死亡接纳2个因素所构成。量表作答方式采取Likert 5级记分制,其中,死亡接纳、存在盈实2个因子中所包含的题目为反向记分,其他均为正向记分,得分越高,代表其生命意义感越好。经对台湾地区大学生的测试,量表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重测信度、内容效度和构念效度,并且量表中6个因子大体上皆能预测“积极性心理健康”,具有一定的预测效度[4]。

  1.2.2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主要统计方法有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大学生生命意义感总体情况  见表1。生命意义的追寻与肯定、存在的超越2个高级因子的得分分别为(91.84±10.87)和(48.20±8.43)分。被试在量表上的总分和各因子分也均处于中等水平。

  表1  307名大学生生命态度剖面图量表各因子得分(略)

  2.2  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大学生生命意义量表得分比较  表2结果显示,性别和专业对生命态度剖面图量表总分有显著性影响,进一步分析显示,不同性别大学生在“存在盈实(无挫折)”因子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生存状态、对待生活和工作的态度以及自己与世界的关系。总体而言,在这些项目中女生的得分高于男生,说明男生比女生遭遇较多的存在性挫折。不同专业大学生在“生命意义”和“存在超越”这2个高层因子上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总体而言,在生命意义这一层面上文科学生比理科学生具有较好的追求生命意义的意志、较清楚的生命目的和良好的生命控制能力;在存在的超越这一层面上理科学生比文科学生经历较多的存在性挫折,对死亡接纳的程度相对较低。在“死亡接纳”因子上,大一年级学生与大四年级学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一学生对死亡接纳的态度较佳(P<0.01)。来自农村的大学生与来自城市的大学生相比,具有较好的追求生命意义的意志(P<0.01)。

  表2  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大学生生命意义量表总分比较(略)

  2.3  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对量表总分的影响

  2.3.1  性别与专业的交互作用  多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性别与专业对总分存在交互作用,不同性别大学生在专业这一水平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专业大学生的量表得分会因性别不同,遵循着相反的趋势:理科女大学生的量表得分优于男大学生,而文科男大学生的量表得分则优于女大学生。在追求生命意义的意志方面,理科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具有更好的追求意义的意志,文科男大学生则比女大学生具有较好的追求意义的意志(P值均<0.01)。
   
  在生命目的方面,理科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具有更明确的生命目的,而文科男大学生则比女大学生具有更明确的生命目的(P值均<0.05)。在生命控制方面,理科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具有更好的生命控制感,而文科男大学生则比女大学生具有更好的生命控制感(P值均<0.01)。

  2.3.2  性别与城乡来源的交互作用  多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性别与家庭对量表总分存在交互作用,不同性别大学生在城乡来源这一水平上表现出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乡大学生得分会因性别不同遵循着相反的趋势:来自农村的男大学生得分优于女大学生,而来自城市的女大学生在量表上的得分则优于男大学生。在存在盈实(无挫折)方面,来自农村的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遭遇更多的“存在性挫折”,而来自城市的男大学生则比女大学生遭遇更多的存在性挫折(P值均<0.05)。在死亡接纳方面,来自农村的男大学生对死亡接纳的态度优于女大学生,而来自城市的女大学生对死亡接纳的态度则优于男大学生(P值均<0.01)。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生命意义的认知处于中等水平。他们在意义意志、生命目的、生命控制、苦难接纳、存在盈实以及死亡接纳6个因子上的得分均处于中等水平,说明他们具有追求生命意义的意志、较明确的生命目的和一定的生命控制能力,对于挫折、苦难和死亡也有一定的认识。从不同因素对量表总分的影响方面来看,男女大学生在量表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与何英奇[4]的研究结果相类似。其原因主要是男女大学生在性格特征方面存在差异,男生的独立性比较强,女生则比较依赖、随群,在遇到挫折时男生更愿意去独自面对与解决,因此遭遇的挫折也较女生多。与何英奇研究结果有所不同的是,本专科学生在量表总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近年来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以及民办院校的不断增多,为学习成绩一般或稍差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从而减少了他们在升学道路上所遇到的挫折,使他们对未来也充满了信心。从意义治疗的观点来分析,理科女大学生和文科男大学生的责任感都比较强,能够感受到自己存在的“实在感”和“意义感”。他们能够透过经验性价值、创造性价值形成自己的生命意义;而来自农村的女大学生与来自城市的男大学生往往会经历较多的“存在性挫折”,因此生命意义感相对较低。
   
  研究结果表明,性别、年级、文理科、学历、城乡等因素对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获得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从意义治疗的角度来说,本次调查结果有助于帮助在校大学生更深刻地认识自我,明确认识自己问题的症结与价值取向,看到改善生存状态的希望,找到明确的努力方向并获得强大的前进动力。同时,本研究也给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以极大的启发。这既是意义治疗的本意,也是研究的出发点与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 WILLIAM R,MOLASSO. Exploring Flankl's purpose in life with college students. J Coll Character,2006,7(1):1-10.

  [2] PETER E,KAREN LD. Meaning in life: category selfratings. J Psychol, 1981,107(Pt2):289-293.

  [3] ZIKA S, CHAMBERLAIN K.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meaning in life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Br J Psychol, 1992,83(Pt1): 133-145.

  [4] 何英奇. 生命态度剖面图之编制:信度与效度之研究. 台湾师范大学学报,1979,(35):71-79.

  [5] 李虹. 自我超越生命意义对压力和健康关系的调节作用. 心理学报,2006,38(3):422-427.


作者单位:徐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 221116

作者: 贾林祥,石春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