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学校卫生2008年第28卷第6期

大学生寻求专业心理援助的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中国学校卫生》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寻求专业心理援助的影响因素,为提高大学生的心理求助意识和改进心理咨询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9所高校57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的编制参考心理健康控制源问卷、心理治疗看法量表、处理心理问题的自我效能问卷、作为心理咨询当事人的自我效能问卷。结果大学生对心理学的接纳程......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大学生寻求专业心理援助的影响因素,为提高大学生的心理求助意识和改进心理咨询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9所高校57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的编制参考心理健康控制源问卷、心理治疗看法量表、处理心理问题的自我效能问卷、作为心理咨询当事人的自我效能问卷。结果 大学生对心理学的接纳程度越高,处理心理问题的自我效能越低;作为咨询当事人的自我效能越高,对咨询师的评价越高的个体,求助意愿越强烈,越倾向于寻求专业心理援助(P值均<0.05)。结论 对心理学的接纳程度、处理心理问题的自我效能、作为咨询当事人的自我效能和对咨询师的评价是影响大学生寻求专业心理援助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卫生计划技术援助;专门化;需求评估;因素分析,统计学;学生

  Influencing Factors to Seeking Professional Psychological Assistance Among Undergraduates/

  WANG Jingying*, SUN Yanjie.

  * Nanyang Teacher's College, Nangyang(473061), Henan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to professional helpseeking among undergraduates, and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raising the aware ness of psychological helpseeking and improving the counseling service. Methods  A questionnaire was administered to 572 undergraduates from 9 universities. The compilation of the questionnaire had referenced the Locus of Mental Health Scale, the Thoughts about Psychotherapy Survey, the Questionnaire of Handle Psychological Problem Efficacy, and the Questionnaire of Counseling Client Behavior Efficacy. Results  Among the undergraduates, the higher acceptance of psychology, the lower efficacy of psychological problem handling did they have. The higher evaluation to the counselor, the higher desire to the helpseeking did the undergraduates have, and they had more positive attitude to professional psychological help. Conclusion  The key factors to undergraduates'professional psychological helpseeking are the acceptance of psychology, efficacy of psychological problem handling, the efficacy of counseling client behavior and the evaluation of the counselor.
   
  【Key words】  Health planning technical assistance; Specialism; Needs assessment; Factor analysis, statistical; Students

  有研究表明,大量需要心理援助的人并不主动寻求援助[1-2]。心理咨询是帮助个体解决心理困扰的一种专业心理援助,较之非专业心理援助更为安全有效,且有利于个体长远的适应与发展。大学生是心理问题高发群体,同时较容易得到心理援助。但调查表明,高校中免费且容易得到的专业心理援助资源,没有被大学生很好地利用[3]。大学生只有在心理问题很严重时才向专业人员求助,增加了因心理无法承受,导致恶性事件的可能性。因此,探寻大学生寻求专业心理援助的影响因素,作为对大学生施加有效影响的依据,以提高其心理求助意识,成为心理卫生工作者所关注的问题。
   
  关于心理求助,国外研究起步较早,国内相关研究还处于探求事实的阶段[1]。得到的只是一些分散的、孤立的描述,甚至存在相互矛盾的观点,缺乏宏观上的系统分析与整和[4]。因此,本研究在验证以往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整体的综合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长春、北京、成都、西安、长沙、广州6个城市9所高校的65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572份,有效率为88.0% 。其中男生263名(46.0%),女生309名(54.0%)。年龄在16~24岁,平均(20.31±1.51)岁。大一学生158名(27.6%),大二学生133名(23.3%),大三学生152名(26.6%),大四学生129名(22.6%);文科生332名(58.0%),理科生240名(42.0%);重点院校学生240名(42.0%),普通院校学生332名(58.0%)。被试生源分布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城市生源占47.1% ,县城生源占20.2% ,农村生源占32.7% 。

  1.2  方法  问卷的编制参考由华中师范大学翻译的“心理健康控制源问卷”、“心理治疗看法量表”的第4分量表(对社会成见的担心),华中师范大学编制的“处理心理问题的自我效能问卷”和“作为心理咨询当事人的自我效能问卷”。
   
  问卷经过试测与修改,内容效度采用专家评定,结构效度以因素分析结果为指标,解释的变异量为64.87%。对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进行计算,α信度系数为0.59。
   
  回收问卷后,经过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运用描述性统计、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影响因素。

  2  结果

  2.1  人口统计学变量对心理援助需求的影响  人口统计学变量包括性别、年龄、年级、专业、是否独生子女、生源地、家庭经济状况、父亲受教育程度、母亲受教育程度等基本情况。经t检验,不同专业的大学生求助意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理科生的求助意愿高于文科生。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母亲受教育程度对子女的求助意愿有显著影响(P<0.01)。母亲为大学及以上学历的学生求助意愿最低,在其他水平上的子女求助意愿随母亲受教育水平的升高而上升。

  2.2  个体心理变量的求助意愿  个体心理变量包括心理健康控制源(分为内控型和外控型)、处理心理问题的自我效能、作为咨询当事人的自我效能、对社会成见的担心程度、对心理学的接纳程度、性格(分为内倾和外倾)、生活满意度、当前情绪状态等变量;还包括个体对心理咨询的认知,主要指对咨询当事人的态度和对心理咨询的评价。以求助意愿为因变量,个体心理变量为自变量做多元回归分析,探索对大学生的求助意愿有预测作用的变量,结果见表1。

  表1  大学生个体心理变量的求助意愿回归分析(略)

  表1结果表明,个体对心理学的接纳程度以及作为咨询当事人的自我效能越高,求助意愿越积极;处理心理问题的自我效能越低,个体的求助意愿越高;认为当事人是精神病人的个体,求助意愿较为消极;对咨询师的评价越高,个体越倾向于寻求帮助。

  2.3  大学生心理求助意愿的多元回归分析  为探讨各影响因素对个体求助意愿的共同作用,加入研究中的所有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大学生求助意愿的多元回归分析(略)

  由表2可见,处理心理问题的自我效能越低,求助意愿越强烈;对心理学的接纳程度、作为咨询当事人的自我效能和对咨询师的评价越高的个体,越倾向于寻求专业心理援助。

  3  讨论
   
  在实际生活中,无论哪方面因素,都不是独立影响个体的行为,而是与其他影响因素相互作用,联合产生影响效应。综合分析中的求助意愿回归模型对变异的解释率(R2=0.317)大于个体心理变量对求助意愿的解释率(R2=0.304),说明将各方面影响因素同时作用于因变量,可以更有效地对求助行为进行预测。
   
  人口统计学因素的所有变量都没有进入综合分析的求助意愿回归方程,说明人口统计学变量的预测力小于个体心理变量。当人口统计学变量单独作用于因变量时,有显著的影响作用,而与其他方面变量同时作用时,预测力就被削弱。也可能是由于人口统计学变量会对个体心理产生影响,其作用分散在个体心理变量之中,成为了间接影响因素,而没有体现出对求助意愿的直接影响作用。
   
  在综合分析中,个体心理变量对心理学的接纳程度、作为咨询当事人的自我效能和对咨询师的评价解释率有所上升,处理心理问题自我效能解释率有所下降,认为当事人是精神病人一项没有进入回归方程。说明在有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加入下,对各变量所发挥的预测作用都有所影响,因此解释率有所改变。
   
  对心理学的接纳程度是本研究新引入的变量,此变量在回归方程中对求助意愿具有最大的解释率,说明对求助意愿的影响力最大。个体对心理学的接纳程度可以理解为对心理学的认可程度。个体的接纳程度越高,对心理学的信任程度就越高,也就对心理咨询有了更好的认识。
   
  处理心理问题的自我效能对求助意愿影响作用显著,此效能感越低,求助意愿越高。处理心理问题的自我效能的高低并不代表个体实际处理心理问题能力的高低,只是个体对自我的评价,评价标准存在个体差异。如果个体认为自己可以很好地解决心理问题,就不会寻求他人的帮助,甚至认为自己没有心理问题。而对自己处理心理问题能力评价较低的个体,希望可以得到他人的帮助,因此求助意愿就会越高。
   
  作为咨询当事人的自我效能也对求助意愿影响作用显著,此效能感越高,求助意愿越高。作为咨询当事人的自我效能较高的个体,更有信心面对在咨询中可能产生的各种冲突和因咨询而引起的各种问题,因此,对寻求专业心理援助态度越积极。
   
  对咨询师的评价直接影响着个体的求助意愿,因为这是个体在做出求助决策时,衡量求助行为有效性的重要指标。个体对咨询师的评价越高,表明对咨询师的信任程度越高,就更倾向于向咨询师寻求帮助。
   
  综上所述,对心理学的接纳程度、处理心理问题的自我效能、作为咨询当事人的自我效能和对咨询师的评价是影响大学生寻求专业心理援助的主要因素。应对大学生有针对性地施加有效影响,提高其心理求助意识;同时,提高咨询师的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更好地为大学生提供心理援助,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 江光荣,夏勉.心理求助行为:研究现状及阶段-决策模型.心理科学进展,2006,14(6):888-894.

  [2] 刘立新,杨小燕.大学生心理求助行为研究.教育与职业,2006,(18):140-142.

  [3] 梅锦荣,隋玉杰,曾建国.大学生的求助倾向.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8,6(4):210-215.

  [4] 余晓敏,江光荣.心理求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6):426-428.


作者单位:南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河南 473061

作者: 王晶莹,孙彦杰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