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学校卫生2008年第28卷第6期

丽水学院学生健康状况分析

来源:《中国学校卫生》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大学生的健康状况,为学校采取干预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整群抽取丽水学院在校大学生1482名,采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进行健康调查,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男、女大学生有11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本、专科大学生有10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了解大学生的健康状况,为学校采取干预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丽水学院在校大学生1 482名,采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 (SRHMS)进行健康调查,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男、女大学生有11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本、专科大学生有10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来自城市与农村大学生有3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大学生总体自测生理健康状况较好,处于中上水平。但大学生在身体症状与器官功能,心理症状与负向情绪,认知功能三方面相对较弱,在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较为突出。生理发育、生活环境、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经济条件、价值观念等是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因素。结论 针对存在的问题,应加大力度做好大学生的健康调节工作。

【关键词】  健康调查;精神卫生;对比研究;学生

  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个体的健康应该是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总和。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能否处理好各种矛盾,调节好心理及社会适应状态,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为了解浙西南大学生的健康现状,笔者采用许军等编制的自测健康量表(SRHMS) [1],对丽水学院1 48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为制定干预对策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丽水学院一~四年级在校大学生1 600名(每年级400名)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1 600份,回收有效问卷1 482份,有效率为92.63%,其中男生527名,女生955名;大学生935名,专科生547名;城市学生480名,农村学生1 002名。

  1.2  方法  采用许军等编制的自测健康评定量表进行问卷调查。该量表由10个维度48条目组成。1~18条目组成生理健康评定子量表;19~34条目组成心理健康评定子量表;35~48条目组成社会健康评定子量表。48个条目中,正向评分条目有37条,反向评分条目有11条。每个条目的最高值为10,最小值为0。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健康3个子量表分和健康评定量表总分的最高值分别为170,150,120和480分。所得分值越高,表示健康状况越好[1-2]。1周后随机抽取有效问卷160份进行重复测量,重测信度为0.95。

  2  结果

  2.1  大学生健康评定结果  见表1。

  表1  丽水学院不同性别学生健康评定结果分析(略)

  注:()内数字为占满分的百分比/%。

  由表1可见,大学生健康总分平均值与满分值的百分比为69.1%,处于中等以上水平。生理健康维度分与满分的百分比为76.7%;心理健康维度分与满分的百分比为55.9%;社会健康维度分与满分的百分比为74.9%;大学生在身体症状与器官功能心理症状与负向情绪、认知功能等3个方面相对较弱,分别为56.3%,42.27%和53.17%。

  2.2  不同性别大学生健康状况比较  男女大学生除了在身体活动功能和角色活动2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值均>0.05),其余11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男生的身体活动功能、认知功能优于女生,女生在日常生活功能、正负向情绪、社会资源、生理健康、社会健康等11项指标优于男生。

  2.3  不同类型大学生健康状况比较  由表2可见,大学本科与专科学生比较,除身体活动功能、心理健康子量表、认知功能3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外(P值均>0.05),其余10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本科生的日常生活功能、身体活动功能、正向情绪、社会健康子量表、角色活动、社会资源与社会接触、社会支持、自我感觉8项指标高于专科学生,在生理健康子量表、身体症状与器官功能、心理健康子量表、心理症状与负向情绪、认知功能方面专科学生高于本科学生。

  2.4  城市与农村大学生健康状况比较  由表2可见,城市与乡村大学生比较,除日常生活功能、社会支持、自我感觉3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外,其余10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在生理健康方面农村大学生优于城市大学生,而在社会适应方面城市大学生优于农村大学生。

  表2  不同健康评定指标得分在不同类型、不同地区大学生中的比较(略)

  3  讨论
   
  许军等编制的自测健康量表(SRHMS)是目前国内比较通用的健康测量方法之一。本研究希望通过这一简便的工具更好地预测和了解大学生的基本健康状况[1-10],结果显示,大学生总体生理健康状况较好,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在身体症状与器官功能、心理症状与负向情绪、认知功能3个方面相对较弱,在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等方面问题较为突出,这与国内很多研究结果[2-7]基本一致。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部分低年级学生各系统器官的功能还未完全发育成熟,在新的生活环境里生活节奏过快、心理压力过大,还没有完全适应大学新的学习生活;而部分大学本科生虽然比专科生具有一定的学历、社会阅历等优势,但对今后的就业和生活等问题考虑较为深入,以及参与体育运动、体力活动较少,导致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不如专科学生。
   
  大学女生总体得分明显优于男生,在日常生活功能、正负向情绪、社会资源、生理健康、社会健康等11项指标优于男生,只是在身体活动功能、认知功能2项大学男生优于女生。与贾静等[7]研究结果基本一致。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可能与男女大学生在身体形态、心理特征和社会适应方面已经有明显的性别差异有关,特别是青春发育后期,男生的骨骼、肌肉发育方面优于女生。因此,在保持身体运动协调、动作能力方面,男生强于女生;但在与人协调和沟通、获取社会支持方面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女生明显优于男生[2-7]。
   
  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生理健康得分优于城市的大学生,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农村家庭大学生从小户外体力活动相对城市大学生要多,这有利于他们的生理健康发展。但是,社会适应得分明显差于城市大学生。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可能与他们原有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家庭经济状况等有关[3,7]。
   
  学校应成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提高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真正帮助他们从源头缓解心理压力,有针对性开设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帮助大学生学会自我放松调整,当遇到心理困扰和挫折时,能够通过暗示调节法、活动调节法、激励调节法、自我宣泄法等方式释放或疏导自己的不良情绪。

【参考文献】
    [1]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编.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5-45.

  [2] 张少生.广州市高校部分学生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分析.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 25 (1):73-79.

  [3] 董婷婷,卫平民.某高校大学生自测健康评定量表的测试分析.江苏预防医学,2004,16(4):10-12.

  [4] 赵静波,许军,解亚宁.大中专学生自测健康状况的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6):546-547.

  [5] 赵静波,解亚宁.某军医大学研究生自测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中国学校卫生,2005,26(11):905-906.

  [6] 许军,赵静波,解亚宁,等.军队和地方院校大中专学生自测健康状况的比较.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0):54-56.

  [7] 贾静,庄华.沈阳医学院大学生健康状况调查.中国校医,2005,19(1):46-47.

  [8] 赵静波,解亚宁,许军,等.高原军人对环境和服役的认知评价与自测健康的关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11):758-760.

  [9] 许军,王冬,郭榕,等.自测健康评定量表的因子分析.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6):567-568.

  [10]赵静波,许军,解亚宁,等.高原军人自测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12):1 092-1 093.


作者单位:丽水学院体育系,浙江 323000

作者: 吴暅晔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