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学校卫生2008年第28卷第8期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学生1995与2005年近视状况分析

来源:《中国学校卫生》
摘要:笔者利用1995年和2005年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所获得的数据,对该地区少数民族学生近视患病率进行了分析,以了解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学生近视状况,掌握该地区少数民族学生近视发展特点、规律及趋势,为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学生近视防治工作提供参考。1资料来源1995年和2005年西南地区7~18岁少数民族学生视力数据......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视力

 近视是我国和世界许多国家及地区儿童青少年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对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构成重大影响,近些年来有逐渐增加的趋势[1]。笔者利用1995年和2005年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所获得的数据,对该地区少数民族学生近视患病率进行了分析,以了解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学生近视状况,掌握该地区少数民族学生近视发展特点、规律及趋势,为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学生近视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995年和2005年西南地区7~18岁少数民族学生视力数据资料分别来自《199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2]和《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3]。西南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和教育状况数据来自《2005年国家统计公报》。

  1.2  对象

  选取西南地区7~18岁苗族(贵州)、羌族(四川)、哈尼族(云南)、藏族(西藏自治区)学生进行研究。其中,1995年调查9 491人(苗族2 288人,羌族2 456人,哈尼族2 354人,藏族2 393人),2005年调查10 149人(苗族2 392人,羌族2 769人,哈尼族2 591人,藏族2 397人)。

  1.3  方法 

  1995年和2005年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学生视力测试严格按照《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实施方案和检测细则》的要求进行。凡单眼裸眼视力小于5.0即为视力不良;对视力不良者使用串镜检查,以判断有无屈光不正,正片视力下降、负片视力提高为近视。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数理统计,检验方法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2005年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学生近视患病情况 

  2005年7~18岁苗族男生近视患病率的平均值为15.90%,女生为24.90%;羌族男生的平均值为41.38%,女生为53.49%;哈尼族男生的平均值为13.77%,女生为24.48%;藏族男生的平均值为36.06%,女生为46.87%。由此可见,女生近视患病率明显高于男生,哈尼族学生处于相对较低水平,羌族学生处于相对较高水平。见表1,2。表1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不同年龄组男生1995与2005年近视患病率比较(略)注:*P<0.05,**P<0.01。

  2.2  1995-2005年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学生近视患病率的变化趋势

  2005年与1995年相比,西南地区7~18岁少数民族学生近视患病率平均增长值均出现上升,苗族男生平均上升5.54个百分点,其中16~18岁年龄组出现下降,经χ2检验,7~9岁、10~12岁、13~15岁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女生各年龄组均出现上升,平均上升11.00个百分点,经χ2检验,7~9岁、10~12岁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羌族男、女生各年龄组均出现上升,分别平均上升18.77和23.62个百分点,经χ2检验,7~9岁、10~12岁、13~15岁、16~18岁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哈尼族男生平均上升0.10个百分点,其中7~9岁、13~15岁年龄组出现下降,经χ2检验,13~15岁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女生平均上升5.33个百分点,其中10~12岁年龄组出现下降,经χ2检验,7~9岁,16~18岁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藏族男、女生各年龄组均出现上升,分别平均上升23.27个百分点和27.49个百分点,经χ2检验,7~9岁、10~12岁、13~15岁、16~18岁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1,2。表2  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不同年龄组女生1995与2005年近视患病率比较(略) 注:*P<0.05,**P<0.01。

  2.3  1995与2005年西南地区不同学段少数民族学生近视患病率比较 

  2005年与1995年相比,不同学段学生近视患病率除苗族高中男生和哈尼族初中男生外,均出现不同程度上升。其中,小学阶段出现明显上升的是羌族学生,男、女生分别上升24.10和27.20个百分点,哈尼族学生上升不明显;初中阶段上升幅度最大的是藏族学生,男、女生分别上升19.33和21.23个百分点,哈尼族男生出现下降,由1995年的16.00%下降为2005年的8.67%;高中阶段藏族学生出现明显上升趋势,男、女生分别上升29.03和43.81个百分点,苗族男生出现下降,由1995年的28.22%下降为2005年的24.75%。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学生(除2005年哈尼族男生外)近视患病率均表现为随学习年限的增加而上升,高中阶段>初中阶段>小学阶段,经χ2检验,各少数民族学生不同学段近视患病率除哈尼族女生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3。表3  西南地区不同学段少数民族学生1995与2005年近视患病率比较(略)
 
  3  讨论
   
  1995年与2005年西南地区7~18岁少数民族学生近视患病率哈尼族学生处于相对较低水平,羌族学生处于相对较高水平。2005年与1995年相比,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学生近视患病率平均增长值均出现上升,上升幅度为藏族学生>羌族学生>苗族学生>哈尼族学生,女生的变化大于男生;近视患病率随学习年限的增加而上升,其中小学阶段出现明显上升的是羌族学生,哈尼族学生上升不明显,初、高中阶段均是藏族学生上升幅度最大。上述结果一方面表明哈尼族学生的防近工作开展较好;羌族学生的防近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改善,防治重点应放在小学;藏族学生的防近工作亟待加强和改善,防治重点应放在初中和高中阶段。另一方面表明少数民族学生近视患病率与经济发展和教育状况相联系。据2005年国家统计公报显示,四川省(羌族)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 803元,云南省(哈尼族)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 041元。教育事业的发展对学生近视患病率也产生一定影响,据2005年国家统计公报显示,四川省基础性教育全面加强,普及教育水准提高迅速,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率达到97.7%,比2000年提高4.5个百分点。
   
  随着西南地区经济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学生近视患病率也有明显上升趋势。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较快,用于购买电器设备的消费性支出相应增加,计算机、电视、VCD、游戏机等走进千家万户,吸引许多学生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由于各种屏幕的闪烁对眼睛是一个不良刺激,使眼睛睫状肌长时间得不到松弛,一直处于痉挛状态,这是导致近视的一个新的环境因素[4]。提示西南地区的防近工作和学校卫生工作要同经济发展步伐相协调,今后防近工作要抓早、抓开始,着重加强以改善耐力为中心目标的体育锻炼,改善学校医疗卫生条件,加强防近工作者的业务学习和队伍建设,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以控制少数民族学生近视患病率不断上升的趋势。

【参考文献】
   [1]叶广俊,主编.现代儿童少年卫生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442-450.

  [2]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编.199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400-401.

  [3]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编.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28-773.

 


作者单位: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湖南 416000。

作者: 张福兰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