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学校卫生2008年第28卷第8期

大学生艾滋病相关危险性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中国学校卫生》
摘要:【摘要】了解大学生艾滋病相关危险性行为的发生情况和影响因素,评价大学生感染艾滋病的危险性,并提出大学生危险行为干预策略。方法选择杭州市某综合性大学在校本科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后,采用匿名问卷调查3344名大学生的艾滋病有关知识、危险行为、性行为态度、自我效能感和接受干预服务情况......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了解大学生艾滋病相关危险性行为的发生情况和影响因素,评价大学生感染艾滋病的危险性,并提出大学生危险行为干预策略。方法 选择杭州市某综合性大学在校本科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后,采用匿名问卷调查3 344名大学生的艾滋病有关知识、危险行为、性行为态度、自我效能感和接受干预服务情况。使用EpiData 3.1和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有114名学生发生过危险性行为,占被调查学生的3.4%(95%CI:2.5%~4.0%)。危险性行为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学生高于女学生(OR=5.366),城市学生高于农村学生(OR=1.975),高年级学生高于低年级学生(OR=2.209),每月费用支出高者高于每月费用支出低者(OR=3.580),赞同学生性行为学生高于非赞同学生(OR=3.627)。结论 大学生危险性行为的发生还处于较低水平。在艾滋病预防干预中,需要重点关注男生、高年级学生、来自城市的学生和高消费学生,加强大学生性道德教育,促进学生性态度的改变,减少危险性行为的发生。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认知 危险行为 因素分析


  Study on AIDS Related Risk Sexual Behaviors and Influential Factors among College Students

  PAN Xiaohong, YANG Jiezhe, XU Yun, et al.

  Zhejiang Provincial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Hangzhou(310051),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status of risk sexual behaviors and the related factors among college students, and to evaluate the risk contracting HIV, so to provide effective strategy for HIV prevention. Methods  A total of 3 344 students in a university were recruited by use of stratified and cluster sampling. The survey was conducted in classrooms after class in form of filling the anonymous questionnaire. EpiData 3.1 and SPSS 12.0 were adopted for data statistic analysis. Results   It was found that 114 students, accounting for 3.4 %( 95% CI:2.5%-4.0%) of all the participants, had ever experienced risk sexual behaviors. The multivariate analysis results revealed that male students (OR=5.366), urban students (OR=1.975), high grade (OR=2.209), monthly cost ≥1 000 Yuan (OR=3.580) and open mind toward sex (OR=3.627) were the independent influential factors for highrisk sexual behaviors among college students. Conclusion  Although the general prevalence of highrisk sexual behaviors in college students was low, male students, students from cities, at higher grades students, and those with higher expense should be given more attentions. In a word, effective intervention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decrease the happening of highrisk behaviors.

    【Key words】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Cognition; Dangerous behavior; Factor analysis,statistical; Students

  大学生由于婚前性行为中性伴的不确定性、性伴感染状况的不可知等因素的存在,使这一人群感染和传播艾滋病的危险性增加[1],其中有危险性行为学生是校外社会艾滋病高危人群与校内大学生之间的桥梁人群。因此,在开展大学生的艾滋病预防干预中,了解有危险性行为的大学生,评价感染艾滋病的危险程度,并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以便能更有效地预防艾滋病的感染。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杭州市某综合性大学的在校本科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班级为群,以年级为层,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按照一、二年级学生各500名,三年级学生1 000名,四年级学生1 500名的样本计划进行抽样。共抽取学生3 561名调查对象,完成调查学生3 399名,进入数据分析的学生为3 344名,应答率和数据利用率分别为95.5%和98.4%。在3 344例调查对象中,男生2 311名(69.1%),女生1 033名(30.9%);98.2%的学生是汉族。一~四年级学生分别占16.0%,14.7%,25.1%和50.1%;学生来自农村的占79.4%,来自城市的占20.6%;每月生活费用在300~999元之间的有3 045名(91.1%),1 000元及以上290名(8.7%),低于300元的仅9名(0.3%)。

  1.2  方法 

  采用匿名自填式调查问卷开展调查,问卷采用浙江省2003年在宁波市开展的大学生艾滋病有关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用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大学生一般人口社会学特征、艾滋病知识、性行为发生情况、对待学生性行为的态度、自我效能感、接受干预的情况,每题答对1分,答错和不答计0分。于2006年5-6月在杭州市某综合性大学开展现场问卷调查。调查地点在学生上课的教室进行。由教师组织学生在上课完后进行问卷填写。调查前向学生说明调查的目的和内容与学生个人无关联,允许学生拒绝参加调查。学生填写问卷时,同学之间座位间隔1个位置,要求学生在教室完成问卷并交给工作人员。

  1.3  质量控制 

  访谈了12名学生、2名校医、1名校医院院长、1名团委教师和1名辅导员,对调查问卷的内容和调查组织方式进行了完善,并进行了预试验。选择具有学校现场调查经验的人员,并进行统一的培训。由经过培训的人员负责数据录入工作,以保证数据录入准确、及时以及数据完整。录入前对调查表进行复核,剔除不合格调查表,包括问卷回答缺失项超20%、前后逻辑不一致的问卷。设计问卷录入逻辑检验程序,减少错误数据的录入。

  1.4  数据录入和分析 

  采用EpiData 3.1建立数据库,SPSS 12.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

  2  结果

  2.1  艾滋病知识和对学生发生性行为的态度 
  得分最低为0分,最高为11分,平均(8.65±0.03)分。其中9~11分的学生有2 059名,占61.6%;满分的学生383名,占11.5%,见表1。在3 344名调查对象中,40名学生没有应答对学生发生性行为的态度问题;64.3%的学生对发生性行为抱无所谓的态度,另有8.6%的学生对发生性行为持赞成或者非常赞成的态度,只有27.1%的学生持反对或者非常反对的态度。表1  某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回答正确率(略)

  2.2  接受艾滋病预防干预服务情况 

  获得干预服务最多类型的是提供艾滋病性病宣传资料,有45.7%;其他形式的干预接受得比较少,预防技能培训、发放安全套和性病艾滋病咨询服务形式的接受比例为10%左右,其他形式更低。

  2.3  拒绝性行为自我效能感 

  45.3%的学生在拒绝性行为时,有较好的自我效能感,能说“不”;45.9%的学生回答自己也许能说“不”;8.8%的学生回答自己不能说“不”。

  2.4  危险性行为发生情况 

  见表2。表2  某高校大学生最近1 a危险性行为发生情况(略)注:*男生为2 311人,有性行为男生334人。

    3 344名学生中,曾有性行为的学生407名(男生334名,女生73名),占调查学生的12.2%。按照危险性行为评判标准,即在最近1 a中,只要有2个及2个以上固定性伴、临时性行为、付钱性行为、为钱性行为、男性同性性行为这5类性行为中一种者判定为危险性行为,共有114人报告有危险性行为,占有性行为学生的28.0%,占调查学生的3.4%,按照α=0.05,大学生危险性行为的发生率的95%可信区间为2.5%~4.0%。过去1 a中有2个及2个以上的固定性伴、临时性伴性行为是主要的危险性行为形式。

  2.5  危险性行为发生影响因素分析

  2.5.1  单因素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按α=0.05的检验水准,性别、年级、学生来源、每月生活费用支出和对学生性行为的态度和拒绝性行为的自我效力感等6个因素与大学生的危险性行为有关,只有艾滋病知识得分以及过去1 a是否接受过艾滋病预防干预服务这2个因素与大学生的危险性行为的发生无关。表3  某高校大学生危险性行为单因素分析(略)注:()内数字为百分率/%。

  2.5.2  多因素分析 

  以P<0.05为标准,选择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入非条件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采用逐步倒退筛选法进行变量筛选,结果见表4。男生较女生发生危险性行为的可能性更大,OR值为5.366;与来自农村学生相比,来自城市学生发生危险性行为的可能性更大,OR值为1.975;高年级学生发生危险性行为的可能性更大,OR值为2.209;每月费用支出高者(在1 000元及以上)发生危险性行为的可能性高于每月费用支出低者(低于1 000元),OR值为3.580;赞同学生性行为者发生危险性行为的可能性高于非赞同者,OR值为3.627。拒绝性行为的自我效力感在多因素分析中无统计学意义。表4  大学生危险性行为影响因素的非条件Ligistic回归分析(略)注:*一、二年级合并为低年级,三、四年级合并为高年级;**性行为态度为非常反对、反对、无所谓的合并为非常赞成,赞成和非赞成的合并为赞成。

  3  讨论
   
  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危险性行为的发生率还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但是研究中发现,男生中的1.2%有男性同性性行为,应该引起重视。男性同性性接触群体是艾滋病的高危人群,由于此人群的特殊性取向决定了性行为方式的难以改变,而且同性性行为的性交方式是所有途径传播中传播效率最高的,因此在大学生艾滋病预防干预中,要重点关注这一人群。朱军礼等[2]的研究表明,学生中男性同性性接触者的艾滋病感染率为1.7%,梅毒感染率为7.4%。说明这一人群已经出现了艾滋病的感染和流行,预防干预工作急待加强。
   
  在本研究中发现,来自城市的学生和每月生活费用高的学生危险性行为发生率较高。分析原因,可能与城市文化尤其是一夜情、同性恋、色情交易、黄色网络等对学生的影响有关。有研究表明,城市大众传播载体广泛的性信息的传播和大学生对各类黄色媒体的日趋接受,是大学生性意识日趋开放和婚前性行为的一个直接诱因[3]。每月生活费用支出高的学生与大学生危险性行为有影响关系,可能是有高生活费用支出,学生更容易获得性伴侣,并有可能参与抽烟、喝酒、唱卡拉OK等高消费行为。有关研究表明,抽烟、喝酒、唱卡拉OK等行为能导致年轻人艾滋病有关危险性行为增加[4]。虽然并不直接与艾滋病感染有联系,但是这些因素会导致与艾滋病有关的危险行为的发生,因此需要进一步分析高消费学生其他行为特征,以及这些行为特征与危险性行为的关系。
   
  多因素分析结果认为,大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和是否接受艾滋病预防干预服务与危险性行为没有影响关系,分析原因可能是目前艾滋病预防干预内容和形式过于单一,不足以促进学生危险性行为的改变。行为改变需要经历多阶段多因素的促成,一些研究表明,青年人即使已经有较完整的艾滋病有关知识,也不能有效降低危险性行为的发生[5-6]。在将知识教育作为艾滋病行为干预基础的同时,需要依据行为改变理论,加强行为干预技巧和性安全教育,促进大学生实施安全性行为。
   
  研究结果显示,对学生发生性行为持宽容态度是学生发生危险性行为的独立影响因素,这与国外其他研究结果[7-8]一致,说明可以通过改变大学生开放的性态度,降低大学生危险性行为的发生。大学生对性行为越来越接受和越来越宽容与社会文化的进一步多元化有关。合理行动理论认为,有关行为的社会道德规则是影响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9]。因此,需要采取措施加强对大学生的性道德教育,减少社会不良观念和行为的影响,提高大学生自我性行为的约束能力,进而减少感染艾滋病的危险。

 

【参考文献】
    [1]WHO, UNAIDS, UNFPA, et al. Protecting young people from HIV and AIDS. The role of health service,2004:3-4.

  [2]朱军礼,张洪波,吴红花.学生中122名男男性行为者HIV/AIDS高危行为及其感染状况分析.中国艾滋病性病杂志,2007,13(4):350-352.

  [3]丛黎明,马瞧勤,许国章,等.浙江某地大学生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信念和行为.中国学校卫生,2005,26(7):533-535.

  [4]BOYER CB, TSCHANN JM. Predictors of risk for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 in ninth grade urban high school students. J Adoles Res,1999,14(4):448-466.

  [5]LEWIS J,MALOW RM,IRELAND SJ. HIV/AIDS risk in heterosexual college students. J Am Coll Health,45(5):147-149.

  [6]MA QM, ONOKM, CONG L, et al.Sexual behavior and awareness of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in transition with implied risk of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and HIV infection: A crosssectional study. BMC Public Health,2006,18(6):232.

  [7]ZHANG K, LI D, LI H, et al. Changing sexual attitudes and behaviour in China: Implications for the spread of HIV and other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AIDS Care,1999,11(5):581-589.

 


作者单位: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杭州 310051

作者: 潘晓红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