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学校卫生2008年第28卷第9期

积极心理干预对大学生逆商的影响

来源:《中国学校卫生》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积极的心理干预对大学生逆商的影响,为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路西量表,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某大学296名大学生进行逆商测试。结果大学生逆商平均指数为(70。26),进行积极心理干预后大学生逆商明显提高,其中才能欲望、信念信仰、行为模式、对逆境的反应......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积极的心理干预对大学生逆商的影响,为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路西量表,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某大学296名大学生进行逆商测试。结果 大学生逆商平均指数为(70.00±4.26),进行积极心理干预后大学生逆商明显提高,其中才能欲望、信念信仰、行为模式、对逆境的反应4项指标干预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 积极心理干预可以提高大学生的逆商指数。

【关键词】  逆商 精神卫生 干预性研究 学生

 积极心理学是对积极的主观体验、积极的个性特征及促进它们发展的制度体系开展科学研究[1]。积极心理学源自于对幸福的追寻,关注幸福与最佳机能的领域。在过去的50 a里,人们的精力多集中在治疗心理创伤,人类积极的发展因素未受到足够的重视。积极心理学认为,无论是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的人,还是处于混乱中的人们,都需要更多的满意、愉悦与快乐,需要构建力量[2]。逆商(adversity quotient AQ)是用于衡量人们克服逆境时的应对智力及应对能力,是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受到障碍或干扰时所表现的情绪状态,是扭转厄运的坚持力,是一种动力[3]。积极心理学是有效提高逆商指数的手段之一,使大学生在面对逆境时,积极乐观,勇于接受困难的挑战。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对某大学一~四年级29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73份。年龄为17~25岁,平均22.4岁,男女比例为1∶1.1。

  1.2  方法
 
  1.2.1  逆商评定 

  采用路西量表[3]进行问卷调查,该量表有100个项目,采用5,4,3,2,1五级评分,分为行为模式、才能欲望、智力健康和性格、信念与信仰以及面对逆境的反应5个部分,每部分满分为100分。 AQ值在90~100分为高逆商,被测者的人格品质和心理素质均健康,具有战胜困难扭转逆境的能力;70~89分为逆商值比较理想,被测者具有一定的抗挫折能力,面临逆境一般都能平安度过,有时也会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50~69分为逆商值较低,主客观因素对被测者影响较大,使其扭转逆境的综合能力受到限制;小于50分为逆商值很低,被测者的思维及行为模式与众不同,往往不愿正视现实,面对困难多采用回避退缩的形式。 逆商的高低由问卷的5个部分共同决定,只要有一个部分的测试值为低分,即为低AQ。

  1.2.2  积极的心理干预 

  通过日记的方法,记录每天强烈的积极体验、感恩记录和回忆美好时光,帮助他们构建快乐的有意义的生活,增进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

  1.2.3  统计方法 

  用SPSS 11.0进行统计与处理。

  2  结果

  2.1  大学生逆商总体情况
 
  AQ评分平均为(70.00±4.26)分,其中有8人单项分数低于50分,属于低逆商。

  2.2  积极干预前、后大学生逆商均值比较 

  积极干预后除智力性格外,其他4项均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见表2。表1  某大学学生逆商总体分布(略)注:()内数字为百分率/%。表2  积极干预前、后某大学学生逆商均值比较(略)

  3  讨论

    积极心理学没有发明积极的情绪和幸福感,只是在对“幸福”的积极干预下,唤醒和利用了人们潜在的力量,使他们构建快乐的生活、投入生活和有意义地生活。笔者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积极体验、感恩记录和美好回忆的积极干预,使大学生的逆商指数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说明一个人的逆商并不完全由先天遗传因素决定,还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训练获得。通过投入个人的力量与才能进入沉浸的状态,显现出他们积极的性格特征、才能和力量,使他们在逆境面前不畏惧。

    一个人的逆商越高,面对困境越积极乐观,越能勇于接受挑战;逆商低的人往往惧怕困难,不敢面对现实,多选择逃避、自暴自弃,终究一事无成[3]。因此,逆商在一个人的成败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调查显示,大学生的平均逆商指数在65~74分之间,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逆商值。被测者的认知能力处于不是很尽人意和比较理想之间,非常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引导,增加积极的主观体验、形成积极的个性特征是提高大学生逆商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SELIGMAN MEP, CSIKSZENTMIHALYI M. Positive psychology: An introduction. Am Psychol, 2000, 55(1): 5-14.

  [2]DUCKWORCH AL, STEEN TA, SELIGMAN MEP. Positive psychology in clinical practice. Ann Rev Clin Psychol, 2005, 1(1): 629-651.


作者单位:唐山市医药卫生指导计划项目(编号:07134612a)。

作者: 何梅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