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学校卫生2008年第28卷第11期

会宁县高一学生膳食营养摄入状况评价

来源:《中国学校卫生》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会宁县高一学生的膳食摄入状况和膳食模式,为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学生的膳食营养状况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24h回顾调查法结合称重法、记账法,收集被调查者连续7d的膳食摄入情况。采用膳食频率法结合称重法,收集312名被调查对象连续1年的食物消费资料。结果调查对象膳食结构以谷薯类为主,......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了解会宁县高一学生的膳食摄入状况和膳食模式,为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学生的膳食营养状况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采用24 h回顾调查法结合称重法、记账法,收集被调查者连续7 d的膳食摄入情况;采用膳食频率法结合称重法,收集312名被调查对象连续1年的食物消费资料。结果 调查对象膳食结构以谷薯类为主,杂粮摄入量占谷薯类总量的5%左右;谷薯类、水果类、豆类、奶类、蛋类食物的日平均摄入量均高于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水平;男、女生在精米面、杂粮、谷薯类、肉类摄入量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铁的摄入量基本满足需求;有80%以上的学生锌、钙、维生素A、维生素B2摄入量未达到AI或者RNI。三大产能营养素供能及一日三餐能量分配不合理,膳食蛋白质、钙、铁80%以上来源于植物性食物,14%左右的脂肪酸来源于多不饱和脂肪酸。结论 应增加会宁县高一学生蔬菜水果、动物瘦肉、奶类、豆类等食物的摄入量,提高优质蛋白质、钙、铁、锌、维生素A、维生素B2的摄入量。

【关键词】  膳食;营养调查;血红蛋白类;学生

  Evaluation of Dietary Nutrients Intake for Students in Huining Senior Middle Schools

  LIU Xudong, ZHANG Gexiang, MA Jianhua, et al. School of Public Health,Lanzhou University,Lanzhou (730000) ,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nutrients intake and dietary pattern of students of grade one in Huining senior middle schools, so as to provide the evidence  for improving their nutritional status.Methods  The data about food intake in seven days was collected using the methods of accounting, weighing and the 24hourdietary recall, and the data about the food consumption in one year was collected using the method of semiquantitative foodfrequency questionnaires (FFQ) together with weighing. Results  Grain and tuberous crop were the main food, 5% of all the food that objects intake was minor cereals. The amount of the consumption of grain and tuberous crop, fruit, bean, dairy and meat was higher than the level of the nationwide nutrition and health survey in China.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male and female on the amount intake of rice and flour, coarse grains, cereal and meat (P<0.05). The males' consumption of dietary iron was satisfied, but the consumption of zinc, calcium, vitamin A, and vitamin B2 was low, above 80% of students were below AI or RNI. The ratio of energy that supplied by protein, fat and carbohydrate was not reasonable, and so was the energy distribution of three meals in one day. Above 80% of dietary protein, calcium and iron derived from planted food. About 14% of fatty acid was mostly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 Conclusion   Nutritional education should be put into practice so as to make up for a deficiency in dietary. The intake of vegetables, fruitages, legumes, milk and meat should be increased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high quality protein, calcium, iron, zinc, vitamin A and vitamin B2.

    【Key words】Diet;Nutrition surveys;Hemoglobins;Students

  学生时期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合理营养为其提供健康成长的物质基础,对其一生都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农村学生的营养状况越来越受到重视。甘肃省会宁县是国家级扶贫县,笔者通过对会宁县高一学生进行膳食营养调查和评价,了解会宁县中学生的营养状况和膳食模式,为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学生的膳食营养状况提供基础资料。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分层随机整群抽取会宁县高一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按照教学质量将高中(共7所)分为3层,每层抽取1~2个学校,每个学校抽取1个班级,共抽取4所学校312 名(抽样率为5%)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对象平均年龄(16.9±2.1)岁。其中男生181名(58.6%),女生128名(41.4%)。所有调查对象从出生到调查时均在会宁县生活或就读,排除急慢性传染病和代谢性疾病患者。

  1.2  调查方法 

  采用24 h回顾法结合称重法、记账法[1-2],收集被调查者连续7 d的食物摄入情况;采用膳食频率法结合称重法[3-5],收集被调查对象连续1年的食物消费资料。采用血红蛋白仪(BC2800, Mindray)测定调查对象的静脉血血红蛋白含量。

  1.3  评价方法
 
  采用“营养之星(version 1.0.26)” 营养分析软件计算调查对象各类食物摄入量、营养素摄入量以及食物中脂肪酸的含量。营养素摄入量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02)》[6]进行比较。

  1.4  质量控制 

  调查人员经过专业培训和严格考核,利用当地食物模型和量具进行演示,现场回收膳食调查表,核对并整理。

  1.5  数据分析 

  采用Visual FoxPro 7.0 和 Microsoft Excel 2003分别录入数据,核查并纠错,SPSS 15.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百分率或构成比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血红蛋白检测情况 

  调查对象血红蛋白质量浓度为(141.7±25.1)g/L,男、女生贫血患病率分别为5.7%和5.0%,均低于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7]。

  2.2  膳食结构 

  调查对象膳食结构以谷薯类为主。男女生杂粮日平均摄入量分别为56.7 g,25.5 g,各占谷薯类食物的6.5%和4.4% 。

    与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比较,谷薯类、水果类、豆类、奶类、蛋类食物的日平均摄入量均高于全国水平,女生蔬菜日平均摄入量低于全国水平,男、女生肉类食物摄入量均低于全国水平[7]。男生谷薯类、肉类食物摄入量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1。表1  会宁县高一学生各类食物平均摄入量不同性别间比较(略)注:*性别间比较,P<0.05。

  2.3  膳食营养素摄入状况
 
  22.7%的男生和15.6%的女生能量平均摄入量未达推荐摄入量(RNI);23.8%的男生和58.6%的女生蛋白质平均摄入量未达到RNI;92.3%的男生和89.8%的女生脂肪平均摄入量未达到RNI;96.0%以上的调查对象钙平均摄入量未达到AI。28.9%的女生膳食铁摄入量未达到AI;93.0%左右的调查对象维生素A平均摄入量未达到RNI;92 %左右调查对象维生素B2平均摄入量未达到RNI;66.9%的男生和81.3%的女生维生素C平均摄入量未达到RNI。见表2。表2  不同性别学生膳食营养素日平均摄入量与推荐摄入量比较(略
注:★为适宜摄入量AI,#为(能量推荐摄入量×25%/9),▲为(能量推荐摄入量×75%-蛋白质推荐摄入量×4)/4;*性别间比较,P<0.05。

  2.4  膳食营养素摄入来源分析 

  三大产能营养素提供的能量75%以上来自碳水化合物,脂肪供能偏低;膳食蛋白质88%以上来源于植物性食物,来源于动物性食物和豆类的占8%左右。膳食脂肪85%以上来源于植物性食物,动物性来源所占比例低;调查对象钙摄入量不足,且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占钙摄入总量的80%左右,来源于动物性食物钙低于3%。铁摄入量从数量上看较多,但98%以上来源于植物性食物,来源于动物性食物的铁不足2%。见表3。表3  不同性别高一学生膳食营养素摄入来源构成(略)

  2.5  一日三餐能量分布 

  调查对象一日三餐供能比例为2∶4∶4,早餐供能偏低,而晚餐供能偏高。其中男生一日三餐能量分配早餐为18.7%,午餐为41.0%,晚餐为40.3%;女生早餐为19.4%,午餐为41.4%,晚餐为39.2%。

  2.6  膳食脂肪酸构成分析 

  调查对象膳食脂肪酸摄入以饱和脂肪酸为主。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男生摄入量所占比例分别为74.3%,9.4%,16.2%,女生所占比例为79.5%,9.0%,11.5%。

  3  讨论

    学生时期是生长发育的活跃时期,而高中阶段学生负担较重,膳食均衡和合理营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数量充足、种类多样的食物摄入才能满足学生能量及各种营养素的需要。

    调查显示,该人群食物种类较单调,膳食结构以谷类薯类为主,谷薯类提供的能量比例在合理范围之内[8]。有研究表明,杂粮可提供较多的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以及一些矿物元素,有效促进合理营养[9-10]。而男生杂粮日平均摄入量为56.7 g,接近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摄入量;女生杂粮摄入量为推荐摄入量的一半[11],应适当增加杂粮摄入量。
   
  少年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和成人相比较高,尤其是蛋白质、能量、铁、钙等。若长期处于负能量平衡和营养缺乏状态,会导致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甚至影响智力的发育[12]。调查发现,该人群贫血患病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但调查对象能量摄入量未达到推荐摄入量的人数却达到了15%左右。维生素A、维生素B2、钙摄入不足问题突出,这与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8]一致 。此外调查对象维生素C、锌摄入不足问题也很突出,这与调查对象奶及其制品、动物肝脏、蔬菜水果摄入量较低有关。从能量来源来看,脂肪供能偏低,碳水化合物供能偏高,这可能是该地区学生动物性食物摄入量较低所致。早餐供能比例偏低,这与该地区学生营养知识匮乏和饮食习惯有关。

    综上所述,应开展广泛的营养教育,传播平衡膳食理念,充分利用当地食物资源,改善并提高该人群的营养状况,预防与营养有关的各种慢性病的发生,促进身体和智力的发育。

    (致谢:会宁县卫生局、教育局及有关部门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对本课题的开展予以大力支持,相关学校领导、教师和同学对本课题给予配合,在此一并致谢!)

【参考文献】
    [1]NOVOTNY JA, RUMPLER WV, JUDD JT, et al. Diet interviews of subject pairs: How different persons recall eating the same foods. J Am Diet Assoc, 2001, 101 (10): 1 189-1 193.

  [2]李艳萍,何宇纳,翟凤英,等. 称重法、回顾法和食物频率法评估人群食物摄入量的比较.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6, 40(4): 273-280.

  [3]康进玉,李晓莉.宁夏吴忠市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膳食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05,26(5):381-383.

  [4]BHAKTA D, SILVA I,HIGGINS C,et al. A semiquantitative food frequency questionnaire is a valid indicator of the usual intake of phytoestrogens by South Asian women in the UK relative to multiple 24 h dietary recalls and multiple plasma samples. J Nutr,2005, 135(1): 116-123.

  [5]TEUFEL IN. Development of culturally competent foodfrequency questionnaires. Am J Nutr,1997, 4(suppl):1 173 S-1 178 S.

  [6]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营养学报, 2001,23(3):193.

  [7]王陇德.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2002.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9-21,41.

  [8]何宇纳,翟凤英,王志宏,等.中国居民膳食能量、蛋白质、脂肪的来源构成及变化.营养学报,2005,27(5):358 - 365.

  [9]孙桂华,翟凤英,王志宏.中国居民膳食能量、蛋白质、脂肪的来源构成及变化.营养学报,2005,27(5):358-365.

  [10]李里特.杂粮的营养与开发.农产品加工,2005,12(50): 4-7.

  [11]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 2008: 5.

  [12]葛可佑.营养百科全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1 081-1 094.


作者单位:1 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研究所,甘肃 730000;2 兰州乃夫生物技术研究所;3 会宁县卫生局。

作者: 刘旭东,张格祥,马剑华,肖永良,李克武,王玉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