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学校卫生2008年第28卷第12期

体育院校预防艾滋病微格教学模式效果评价

来源:《中国学校卫生》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微格教学模式对体育院校学生艾滋病预防知识教育效果,探讨应用微格教学模式开展艾滋病预防教育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整群抽取体育院校在校本科生205名,进行预防艾滋病微格教学,并于教学前、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艾滋病微格教学实验后,学生对预防艾滋病基础知识回答的正确率明显提高,对待......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了解微格教学模式对体育院校学生艾滋病预防知识教育效果,探讨应用微格教学模式开展艾滋病预防教育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整群抽取体育院校在校本科生205名,进行预防艾滋病微格教学,并于教学前、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艾滋病微格教学实验后,学生对预防艾滋病基础知识回答的正确率明显提高,对待艾滋病患者的态度有较明显的转变,拒绝毒品与不安全性行为的能力明显提高。结论 在体育院校开展预防艾滋病微格教学是可行的,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教学方法;综合预防;学生

  目前,艾滋病正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1]。在我国已经感染的84万艾滋病存活者中,60%是15~29岁的年轻人[2-3]。该年龄段人群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喜欢尝试各种新鲜事物,却又往往缺乏预防艾滋病的相关知识,也未意识到艾滋病感染的潜在危险,已成为艾滋病感染的脆弱人群和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4]微格教学(MicroLearning)又称微型教学,是一种把班级规模、课程长度和教学过程都缩减了的微型教学模式,其目的是培养和训练师范生的教学技能,使学生学会备课、上课、组织管理课堂教学等活动。体育师范生作为未来的健康教育者,不仅应该具备一定的健康知识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还应具有一定的从事健康教育的能力。为此,有必要在高等师范院校开设预防艾滋病教育课程,通过师范生学习有关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及早建立预防艾滋病的意识和预防能力,掌握相关的教育技能,为尽快普及中小学艾滋病预防教育作出贡献。
   
  本研究以微格教学为主要教学手段,以预防艾滋病知识为主要授课内容,将二者有机结合,使体育师范生在掌握预防艾滋病知识的同时,培养和训练教学技能。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整群抽取某体育学院学生205名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130名,女生75名;年龄为18~25岁。

  1.2  方法

  1.2.1  问卷调查 

  调查问卷以国家教育部体卫艺司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推荐的“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其行为的调查问卷”为基础,结合实际教学情况,自行设计[5-9]。该问卷包括3个模块,共20道题目,模块间的一致性系数>0.6,题目重测一致率在0.7以上,说明该问卷的信度和结构效度较好,可以用于评价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态度与能力水平。该问卷作为实验的前、后测工具,当场发放,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现场收卷。

  1.2.2  教学实验 

  于开学第2周时进行前测;第14周时,教师结合教育学中教学基本技能的讲解,向学生布置教学任务;第15,16周时,为学生讲解预防艾滋病知识,各组的教学内容尽量不要重复,鼓励开展师生互动性、开放性、参与性的活动教学,让学生亲自体会和感受艾滋病的危害;教学实验结束后再进行后测。

  1.2.3  数据分析 

  采用SPSS 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通过艾滋病微格教学实验后,学生对预防艾滋病基础知识回答的正确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实验前,许多学生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不甚了解,谈“艾”色变,对待HIV感染者/AIDS病人充满抵触、惧怕心理;实验后,学生对待艾滋病患者的态度有较明显的转变,学生通过活动,不但获得了预防艾滋病的知识,而且转变了对待艾滋病人的态度,拒绝不安全行为的能力也得到明显提高。见表1。表1  某体育院校学生预防艾滋病KAP实验前后比较(略)注:()内数字为百分率/%。

  3  讨论

    艾滋病微格教学模式属参与式教学,教师只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条件、情境和机会,关键是发动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10-11];小组内部成员互助合作,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小组间展开竞争,充分体现了合作学习的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主动探索精神,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也使活动充满了活力。

    经实验证明,自行设计的艾滋病微格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有效性和推广价值。该模式在现有人力、物力、课时等条件下,寻找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既普及了预防艾滋病知识,又训练了学生的教学技能,为高等师范院校预防艾滋病教育模式又增加了新形式、新模式、新方法,同时也受到了学生们的普遍欢迎。本研究结果显示,教育后学生预防艾滋病的知识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歧视态度有了明显的转变,采取安全性行为的能力有所增加,达到了宣传、普及预防艾滋病的预期目标。本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在于学生授课内容比较集中,无法做到全员参与。由于学生在备课时各组之间沟通不够,所讲内容并没有像原先设想的那样全面,主要集中在艾滋病的基础知识和预防方法与措施方面,在性教育和相关的法律措施等方面涉及的内容较少。另外,由于课时和教师人员的限制,班级中的活跃和积极分子参与较多,不能做到使所有学生都深入地介入活动。为此,笔者建议:教育部门能够加大对高校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的要求,督促学校重视并及早开设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课程,使学校预防艾滋病工作得以深入细致地开展下去。希望学校和社会利用每年的6月23日的“拒绝毒品日”和12月1日的“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日”,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使人们“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关爱艾滋”,使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成为一个多学科、多渠道、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全方位的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齐建国,马迎华,主编.高等师范院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实验教材:预防艾滋病教育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20-32.

  [2]陈晶琦,张立华,刘英.生活技能培训对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和态度的影响.中国学校卫生,2003,24(3):223-224.

  [3]马迎华, 季成叶.学校生活技能教育与艾滋病预防.中国校医,2004,18(4):376-378.

  [4]马迎华.预防艾滋病学校健康教育培训者培训模式探讨.中国学校卫生,2002,23(5):392-393.

  [5]王凤芝,梁多宏,史新竹,等.医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中国公共卫生,2005, 21(4):397.

  [6]詹素云.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要求获取艾滋病知识途径调查.实用预防医学,2003,10(5):642-644.

  [7]向伟能,刘文导,鲁尧.广州市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及行为的调查.中国学校卫生, 2003,24(2):165-166.

  [8]黄静,绳宇,于荣辉.713名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分析.护理学报,2006,13(9):73-76.

  [9]黄金.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和感染危险性的调查分析.中国护理管理,2003,3(3):25-26.

  [10]李晓亮.以学校为基础进行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实践.中国学校卫生,2000,21(4):271-272.

  [11]张辉,朱效科,董笑月.师范大学学生艾滋病知识现况调查及健康教育近期效果评价.职业与健康,2003 ,19(8):77.


作者单位:首都体育学院教育心理教研室,北京 100088。

作者: 2009-8-2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