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学校卫生2009年第29卷第1期

海南省7所中学初一学生艾滋病知识和生活技能调查

来源:《中国学校卫生》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海南基层学校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生活技能掌握情况,为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在海南D市和C县对7所中学初一年级471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8组学生进行小组访谈。结果正确回答艾滋病3条基本传播途径的学生比例仅为22。8%,全部答对5道“日常生活不传播艾滋病”题目的学生仅......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了解海南基层学校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生活技能掌握情况,为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在海南D市和C县对7所中学初一年级4 713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8组学生进行小组访谈。结果 正确回答艾滋病3条基本传播途径的学生比例仅为22.8%,全部答对5道“日常生活不传播艾滋病”题目的学生仅为7.1%。农村学生知晓率和自我评价的生活技能持正向态度的学生比例均低于城镇学生。学生获取艾滋病知识的途径主要为大众传媒,报告从学校获取相关知识的学生比例不到1/5。农村学生知识的来源比城镇学生更少。结论 海南基层学校中学生艾滋病知识和生活技能水平较低,利用学校开展以生活技能为基础的艾滋病预防教育非常必要。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生活方式;知识;吸烟;行为,成瘾;学生

  AIDS Awareness and AIDSrelated Lifeskills Among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Rural Areas in Hainan Province

  LIAO Wei, ZENG Xin, YANG Bin, et al.

  Institute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School of Basic Medicine,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Beijing(100005),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ssess awareness of HIV/AIDS and HIV/AIDS related lifeskills and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developing AIDS prevention education. Methods  Four thousand seven hundred and thirteen students from seven middle schools were asked to complete a selfadministered questionnaire and eight groups of the students participated in focus group interview. Results  Only 1 074 (22.8%) students knew the three modes of HIV transmission and 336(7.1%) students correctly answered all five questions on casual contacts. Rural students had lower AIDS awareness and selfassessment of life skills than the students living in town had. The primary sources of AIDS knowledge of the students were mass media. Less than 20% students reported having obtained AIDS information in school. Conclusion  AIDS awareness and related life skills are low among thes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rural areas in Hainan province. It is urgent for schools to implement HIV/AIDS related education based on lifeskills.
   
  【Key words】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Life style;Knowledge;Smoking;Behavior,addictive;Students

  海南省从20世纪90年代起,常见性病流行率在国内一直处于比较高的水平,近一、二年来局部地区吸毒者的艾滋病病毒感染率上升较快。海南省的C县和D市是“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笔者选择了两地的7所中学,调查初一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生活技能自我评价以及生活环境中一些与艾滋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并就城镇和农村学生在这些方面的差异进行比较,为在我国类似地区中学生中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自海南省C县县城和4个乡镇、D市城区和1个乡镇的7所中学初一年级全部70个班级的学生。共计发放并回收问卷5 033份,将漏题超过1/3的问卷剔除,有效调查问卷为4 981(99%)份。分析时,另剔除未填写“生源地”的问卷268份,用于本文分析的问卷为4 713份,城镇学生1 437名(30.5%),农村学生3 276名(69.5%)。男生2 344名,女生2 166名;汉族学生4 537名,少数民族学生119名;年龄为(13.75±1.10)岁。

  1.2方法

  1.2.1  问卷调查 

  采用不记名自填式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知识、艾滋病预防相关生活技能自我评价3部分。生活技能题目参考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05年在“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学校预防艾滋病项目启动会暨生活技能教育培训研讨会”上推荐的SHAPE项目[1],包括预防艾滋病教育涉及的8个方面17个问题。每题回答正确得1分,回答错误或者“不知道”计0分。艾滋病预防相关生活技能问题按正向、中立、负向态度分类。在班主任的配合下,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以班级为单位统一发放和收回。

  1.2.2  专题小组访谈 

  在其中4所中学由教师帮助选择比较活跃的学生参加访谈,每所学校男女各1组,每组10~11人。访谈内容包括:对青春期、艾滋病、毒品等问题的看法以及社区中的毒品、娱乐、游戏场所、网吧等情况。

  1.2.3  资料分析 

  问卷调查采用EpiData 3.1建立数据库,平行双录入核对,并进行逻辑检错。统计方法包括一般统计描述,t检验,χ2检验等。单题缺失的问卷不计入该题百分比计算的分母。城镇学生和农村学生主要依据问卷中生源地填写内容划分。对照文字记录将访谈录音文件转录成为文本,按照访谈提纲对文本资料进行编码分析。


  2  结果

  2.1  问卷调查结果

  2.1.1  一般情况 

  1 411人(30.9%)上过网,其中49.4%的学生经常上网的地点是网吧,城镇学生上过网的比例明显高于农村学生。有8.3%的学生尝试过吸烟,61.2%的吸过烟的学生报告多数情况是与别人一起吸烟;城镇学生吸烟的比例比农村学生略低。见表1。表1  海南省 7所基层中学城镇和农村学生上网和吸烟情况(略)注:()内数字为百分比/%。

  2.1.2  艾滋病知识知晓率 

  14%的学生没有听说过“艾滋病”,农村学生这个比例高于城镇学生(17.3% 比6.6%,P<0.01)。艾滋病3条基本传播途径的知晓率分别为:性传播41.5%、血液传播51.8%、母婴传播39.6%,但能正确回答全部3条基本传播途径的学生比例仅为22.8%。学生有关日常生活接触不传播艾滋病病毒的知晓率总体上比基本传播途径的知晓率还低,能全部正确回答这部分知识的学生仅占7.1%。没有学生答对全部17道题,其中8.4%的城镇学生和13.1%的农村学生得了0分(表2)。城镇学生的艾滋病知识平均分为(7.1±3.9),略高于农村学生(5.3±3.5),P=0.000。表2  海南省7所基层中学初一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城乡比较(略)注:()内数字为百分比/%;城镇生源与农村生源比较,**P<0.001。

  2.1.3  艾滋病知识获取来源 

  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大众传播,仅有18.6%的学生报告从学校获取过艾滋病知识。城镇学生平均获取知识途径为(2.02±1.39)个,而农村学生仅为(1.48±0.91)个。见表3。表3  海南省7所基层中学初一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来源城乡比较(略) 注:本题为多选题,()内数字为“通过该途径获取知识人数占听说过艾滋病学生人数”百分比/%;城镇生源与农村生源比较,**P<0.01。

  2.1.4  艾滋病预防的相关生活技能  

  除个别问题(如“愿意和信任的人谈论身体变化时遇到的问题”)外,城镇学生在生活技能问题上持正向态度的比例均高于农村组学生,在“处理情绪和压力、认识和解决问题、作决定、批判性思维”4个方面2组的差别更为突出。见表4。表4  海南省7所基层中学初一学生艾滋病预防相关的生活技能自我评价正向情况城乡比较(略)注:()内数字为正向态度的百分比/%;城镇生源与农村生源比较,*P<0.05, **P<0.01。

  2.2  小组访谈结果

  2.2.1  青春期 

  参加访谈的女生有50%已经出现了月经初潮。8个小组的学生都听说过“青春期”这个词。虽然小学健康常识课、自然课安排了青春期的内容,但 “农村(小学)没讲过”,因为“农村只讲语文、数学等要考初中的课”。

  2.2.2  艾滋病 

  (1)对艾滋病的认识:多数参加访谈的同学对艾滋病表现出恐惧,认为艾滋病“挺可怕的”、“很危险”、“很麻烦”;仅有1人认为“艾滋病不可怕,病人应得到关心、爱护”。(2)预防艾滋病的正确方法:有9名(11.1%)学生提到一些艾滋病预防方法:其中有5组共6人提到预防艾滋病血液传播的方法,包括“不要让自己的血和别人的血接触”、“不要有伤口的地方接触艾滋病人”、“要献血而不要去卖血”等,有3名学生提到预防艾滋病通过性接触传播的方法,如“不要乱搞性关系”,要“洁身自爱”等。没有学生提到预防艾滋病通过母婴传播的方法。有8名(9.9%)学生提到避免潜在的危险可以预防艾滋病,如:“不吸毒”、“少和社会上的人接触”、“别人给的东西不要轻易拿和吃”、“远离网吧”、“不吸烟、不喝酒”等。(3)预防艾滋病的误区:有24名(29.6%)学生提到一些错误的预防方法,包括:“注意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共用私人东西”、“吃饭用自己的碗、不要和艾滋病人共餐”;“少去人多的地方”以及“多锻炼身体”等。

  2.2.3  吸烟 

  在询问男生“别人劝烟如何应对”时。有3个男生选择简单拒绝的方法:“不抽,就是不抽”、“不理他了,不跟他做朋友了”;还有3个男生认为在同伴的劝说下自己“可能会抽,自己单独不会抽”、 “有时叫(我一起抽)多了,怕做不成朋友会答应他们试一下”。有1个男生采用了较为灵活的处理方式:“点着了,放在旁边不抽”。

  2.2.4  毒品 

  8个访谈组中有6个组的学生在生活中见到过与毒品有关的情景,多数为男生。有8人(9.9%)见过吸毒者。还有1个学生的亲戚就是吸毒者。学生还列举了一些见到吸毒者的场所,“没有人住的地方,就会有人打毒品”,“随地都见到那种针筒,越是脏的地方就越多”。学生均表示看见吸毒的情景很害怕,“他们会打死我们”、“怕他们用针打我们”。
   
  学校曾组织一些预防毒品的讲座或者展览,但是学生对什么是“毒品”并不清楚,对“毒品”与药品、农药、毒药等的区别也不甚了解。

  2.2.5  其他与感染艾滋病、性病或其他不良行为有关的危险环境 

  学生列举的危险环境有以下几类:歌舞厅、游戏厅(电子铺)、酒吧、网吧。学生中提到的去过的场所主要是网吧、游戏厅(“电子铺”)和歌舞厅。(1)网吧和游戏厅(电子铺):学生认为网吧中存在不利于青少年的因素:“(成年人)会拿一些黄色书刊、图来给你看”、“不良网站”、“玩钱的网络游戏”、“打杀的电影”。还有部分学生认为去网吧会影响学习——“有人一去就不回家”、“我们学校已经有几位同学因为上网,上课睡觉、影响学习,转学了”。但是学生对网吧并不是完全否定:“可查到很多资料”、“可以看资料、和朋友聊天”。虽然学校严禁学生去网吧、游戏厅,但是学生都反映这些场所并不限制未成年人进入。(2)歌舞厅:有学生周末或者过生日会去歌舞厅的包厢,“会喝酒”。在包厢里一起玩的人“有的上学,有的不上学”,包厢和喝酒的花费是“社会青年人请的”,这些校外青年有些是通过“网上认识的”,有些是“退学的同学”。

  3  讨论

    被调查的2个地区存在诸多艾滋病相关的环境危险因素。调查初中学生艾滋病知识以及相关的生活技能水平显示,学生在应对艾滋病相关危险时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3.1  艾滋病的知晓率低,知识与需要应对的“危险”联系不紧密 

  虽然有86%的学生听说过“艾滋病”,但是他们对“艾滋病”的理解并不完全正确。能够正确回答艾滋病3条基本传播途径的学生比例仅为22.8%,远低于河南某市中学生的51.3%[2]和西北地区某县初中学生的74.6%[3]。对“日常生活不传播艾滋病”回答的正确率均未超过40%,仅有7.1%的学生答对全部5题。农村学生比城镇学生的知晓率更低。从访谈结果看出,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艾滋病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上与其他传染病,特别是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病相混淆。学生很少把艾滋病与现实生活中的娱乐场所、毒品、网吧等问题联系在一起。

  3.2  生活技能教育缺乏,预防知识难以转化为“健康技能” 
  生活技能教育为基础的艾滋病预防是让青少年将“健康知识”转化为“健康技能”的桥梁。调查发现,城镇学生持正向自我评价的比例均高于农村学生,虽然这些差异的实际意义并不明确,但反映了农村学生学习健康技能的途径更有限。初一年级的学生正步入青春期,同伴间的相互作用对于他们的影响很大,面对同伴好友的劝烟、劝酒、邀请去歌舞厅等,很多学生不能灵活恰当地处理,这限制了学生将健康知识转化为健康行为。

  3.3  学校教育的优势尚未充分发挥
 
  传统的大众传播(报纸、杂志、电视、广播)是学生获取艾滋病知识的主要途径(70%),访谈中学生提到的 “洁身自爱”等词汇也符合大众传播宣传语的特点;农村学生听说过艾滋病的比例和了解艾滋病的途径个数均低于城镇学生,这可能与城镇学生更容易接触到艾滋病宣传活动和网络等资源有关。问卷调查显示,学生从其他途径,特别是人际传播途径获得的艾滋病知识比例很低,这限制了学生理解这些知识对他们的实际意义。
   
  目前,学校仍然是青少年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最主要场所,通过学校向学生传播艾滋病相关知识,可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他们生活环境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学生遇到问题也可以及时与教师交流。但是此次调查仅有不到1/5的学生曾经从学校课堂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与国内有关报道结果[3]相似,远低于北京学生(80%)和河南新乡市学生(40%)的比例[2]。说明海南省基层中学的学校教育在传播艾滋病知识方面尚未发挥出优势。

    在信息量相对较少、信息传递速度较慢、信息获取途径较单一的基层地区,应更多地通过学校这个快速有效的教育平台,对青少年特别是农村地区的青少年进行预防艾滋病的相关教育,教育的内容要以生活技能为基础,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当地存在的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The Government of the Union of Myanmar Ministry of Education Basic Education Department. Schoolbased healthy living and HIV/AIDS prevention education for middle and high schools (teachers’ guide). 2004:6.

  [2]王欣,王超,马迎华,等. 北京、河南新乡中学生艾滋病相关调查.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5, 11(5): 363-365.

  [3]马迎华,李农,王超,等. 对甘谷县250例农村中学生艾滋病教育需求调查. 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7, 9(1) : 37-41.


作者单位:1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北京 100005;2 海南省教育厅体卫艺处;3 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作者: 2009-8-2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