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学校卫生2009年第29卷第1期

天津市红桥区中小学生常见传染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来源:《中国学校卫生》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中小学校开展以预防乙肝、菌痢和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为主的健康教育效果,以减少中小学生相关传染病的发生。方法在天津市红桥区中、小学抽取生源师资水平接近的10所项目学校和4所对照学校,对四~九年级学生进行基线调查,随后对10所项目学校进行干预,另外4所学校作为对照,并于1个月后再次采用......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了解中小学校开展以预防乙肝、菌痢和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为主的健康教育效果,以减少中小学生相关传染病的发生。方法 在天津市红桥区中、小学抽取生源师资水平接近的10所项目学校和4所对照学校,对四~九年级学生进行基线调查,随后对10所项目学校进行干预,另外4所学校作为对照,并于1个月后再次采用同一试卷评估。结果 开展学生健康促进活动后,学生腹泻患病率从干预前的6.6%下降到干预后的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814,P<0.05);腹泻伴发热由1.8%下降到干预后的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7,P<0.05);干预后学生饭前洗手形成率从干预前的73.4%上升到干预后的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652,P<0.05)。结论 学校是学生获取健康知识的最佳途径。家庭、学校密切合作,共同督促是干预学生不良行为及控制学校传染病暴发的关键。

【关键词】  传染病;知识;健康教育;学生

  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细菌性痢疾(菌痢)和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为我国法定传染病。此3种传染病居天津市传染病报告发病位次的前列,严重影响居民的身心健康[1]。同时从社会经济发展看,乙肝、菌痢和其他感染性腹泻的发病情况是反映当地经济条件、居民精神文明的敏感指标。 目前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相对比较薄弱,学校相关制度缺乏或未认真落实,学生对传染病知识的知晓率较低,常导致传染病暴发和蔓延[2]。为进一步加强学校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在天津市防病中心指导下,红桥区开展“2006年中小学学生常见多发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项目”,通过在部分中小学校开展以预防乙肝、菌痢和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为主的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对相关传染病知识的知晓率[3],加强学校的传染病管理,减少中小学生中相关传染病的发生。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在红桥区中、小学校抽取生源、师资水平接近的10所项目学校和4所对照学校。对项目学校和对照学校各4所四~九年级学生,以班为单位进行基线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知识和行为。随后对10所项目学校进行干预,另外4所学校作为对照,并于1个月后采用同一试卷评估。第1次调查发放问卷2 113份,收回有效问卷2 087份,有效回收率为98.77%;第2次发放问卷2 090份,收回有效问卷2 062份,有效回收率为98.66%。经检验,干预组与对照组学生的性别和文化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1.2 方法 

  由天津市防病中心设计编印统一的问卷,并经过预实验和专家论证。分别于2006年11月和12月对学校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员经过统一培训,调查时进行二级督导质控。调查学生近1个月腹泻病发病情况、对乙肝、肠道传染病的认知情况、生活习惯。掌握开展健康教育前、后学生对传染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

  1.3  教育内容 

  利用健康教育课、班会、队会、讲座、板报等多种形式,开展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开家长会,发放宣传材料,让家长也参加此项活动,在家庭中督促孩子饭前便后洗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项目学校举办1~2次传染病知识的专题讲座,举办传染病知识竞赛。利用大众媒体进行广泛宣传,编印多种图文宣传材料发放到学生手中,通过板报、广播、电视普及健康知识。

  1.4  统计方法 

  回收有效问卷经审核后,统一编号进行录入,使用SSP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肠道传染病知识及行为干预前后比较 

  干预组干预前、后腹泻伴发热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肠道传染病知识方面,学生痢疾临床表现知晓率由40.8%上升到68.9%(χ2=161.897,P<0.01),霍乱知识知晓率由29.3%上升到77.2%(χ2=469.331,P<0.01)。学生不喝生水的比例由88.8%上升到96.8% (χ2=49.354,P<0.01),特别是吃不干净食物引起肠道传染病知晓率从80.6%上升到93.8%(χ2=79.645,P<0.01);饭前、外出后洗手形成率从73. 4%上升至91.7%(χ2=118.652,P<0.01)。但干预前、后学生对预防肠道传染病的主要措施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  中小学生肠道传染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及行为发生率干预前后比较(略)注:()内数字为知晓率/%;*干预前、后比较,P<0.01;☆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P<0.01。

  2.2  乙型病毒性肝炎知识及行为干预前后比较  

  健康教育后学生乙肝防治知识有了明显提高,“乙肝是由病毒引起”知晓率由37.8%提高到70.2%(P<0.01),对传播途径知识知晓率有了明显提高:“接触血液感染”由41.3%提高到78.0%(P<0.01),“和其他人共用牙刷能感染乙肝”知晓率由47.6%提高到86.1%。对乙肝的危害性认识更加提高:“感染乙肝不易治疗且易慢性化”由67.0%提高到86.9%(P<0.01);“不与别人共用生活用品预防乙肝”由52.9%提高到85.7%(P<0.01)。48.1%的学生认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可以上学”而干预前只有15.7%。见表2。表2  天津市红桥区中小学生乙型肝炎相关知识知晓率比较(略)注:()内数字为知晓率/%;*干预前、后比较,P<0.01;☆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P<0.01。

  2.3  卫生信息来源与需求 

  学生传染病知识获得途径依次为电视、报纸、学校、广播。通过电视获得卫生知识由干预前的79.1%上升到干预后的89.3%;特别是通过学校获得卫生知识由干预前的53.2%提高到干预后的92.4%,通过亲友获得卫生知识由干预前的44.3%提高到干预后的6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989,P<0.01);认为“卫生知识非常需要”由干预前的41.7%提高到干预后的7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4.772,P<0.01)。

  3  讨论

    调查结果表明,在开展健康促进活动后,学生腹泻及腹泻伴发热的发病率明显下降;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有了明显提高,充分说明学校健康教育收到良好的成效。知识的提高促进了良好行为的形成[4],干预后学生各项健康相关行为形成率均明显提高,说明学校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学校健康教育课不仅提高学生传染病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使他们转变为自觉的行为。其次学生对卫生保健知识需求不断增加,多种形式的立体宣传受到广大中小学生的欢迎,学校健康促进是降低学生传染病发病重要手段[5],是一项利民工程,必须长期坚持。

    学生健康知识获取途径依次为电视、报纸、学校、广播。这与电视普及、电视有专题节目直接相关[6],但也充分说明学校教育是学生获取健康知识的最佳途径[7]。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传统的黑板报、标语口号式的社区宣传形式不能适应现代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必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资源[8],要积极与电视台合作制作通俗、科学、生动的专题节目或制作专题课件通过学生健康教育课播出,保证健康教育课时数[9]。学习是基础,行为的发展是健康标志[10]。健康宣传材料由学生交到家长手中,把健康知识带回家,由家长督促学生不喝生水,不吃不洁食品,饭前、外出后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11]。在学校要保证健康教育课时,特别是配备专门卫生教材是今后学校教育部门和卫生部门共同的责任。

    学生对健康知识的需求不断提高,有97.0%的学生表示需要健康知识。健康促进是项社会系统工程[12],家庭和学校密切合作,通过家长会、宣传单把健康知识送到家长手中,教师和家长对学生共同督促是干预不良行为、降低学生传染病发病及控制学校传染病暴发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郑高,叶立萍,林馨,等.构建学校传染病防治体系的探讨.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4,10(6):62-63.

  [2]WEINBER G. Surveillance and control of infection diseases at local,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level. Clin Microbiol Infect, 2005,11(1):12-14.

  [3]余小鸣,张芯,朱广荣,等.中小学校健康教育研究:学生健康知信行相关影响因素.中国学校卫生,2007,28(2):111-123.

  [4]JUDITH RW. Challenge and context in school health education. J School Health, 2003,73(7):251.

  [5]杨晓剑,陈友兰.厦门农村居民健康教育效果评价.中国健康教育,2007,23(1):22-24.

  [6]汤捷,庄道荣.广东省“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工作中期效果评价.中国健康教育,2004,20(6):535-536.

  [7]廖文科.我国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面临的形势及其政策和任务.中国学校卫生,2005,26(2):172-176.

  [8]余小鸣.学校健康教育的发展及挑战.中国健康教育,2005,21(5):368-380.

  [9]GRIFFTTH T. Public health 1: Controlling infectious diseases role of the law. Br J Community Nur, 2005,36(6):729-730.

  [10]黄敬亨.健康教育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72-73.

  [11]胡俊锋,侯培森.当代健康教育与促进.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87-598.

  [12]黄明豪,陈柱之.中学健康教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6-128.


作者单位:天津市红桥区卫生防病站,300132。

作者: 2009-8-2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