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学校卫生2009年第29卷第2期

“121体育课程体系”对学生锻炼意识行为的影响

来源:《中国学校卫生》
摘要:【关键词】身体锻炼。学生体育锻炼意识行为包括人们对体育的认识、对体育锻炼的态度和情感以及体育锻炼行为的调节[1]。所谓121体育课程体系是指依据高等院校体育学习目标,在高校创建的体育课程目标体系。锻炼手段。...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身体锻炼;健康知识,态度,实践;教育;学生

  体育锻炼意识行为包括人们对体育的认识、对体育锻炼的态度和情感以及体育锻炼行为的调节[1]。所谓“121体育课程体系”是指依据高等院校体育学习目标,在高校创建的体育课程目标体系。即1次活动:每天1次健身活动——量的积累;2种方法:2种以上健身方法——锻炼手段;1次检查:每年1次体质测定——监测、调整[2] 。“121体育课程体系”有利于学生体质的增强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对学生锻炼意识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校外活动、运动训练纳入体育课程,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3]。但从目前学校体育的情况看,体育意识特征、锻炼情感特征、运动环境等因素决定了学生难以自觉、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4],所以我国在校大学生自觉锻炼意识不容乐观[5]。研究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指导大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是高校体育课程建设的重要课题。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抽取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03年入学的8个班学生465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个班级作为对照组(224人),其余4个班作为试验班(241人)。试验前对男女生比例、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和体育锻炼认识水平等进行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用座谈、现场观察和问卷调查方式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进行调查。按照问卷设计原则对所设问题运用特尔菲法进行筛选确定。问卷采用逻辑分析的定性方法,以行为科学理论为依据,对反映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和行为的各主要方面内容经17位专家评定和判别。认为该问卷基本上能反映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1个月后进行重测,重测信度为0.88。

  1.2.2   干预方法   对照班按正常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试验班按照“121体育课程体系”模式进行2 a的干预试验。
   
  干预过程:(1)确保学生平均每天参加1次体育锻炼。一是增加体育课时,每周由2个学时增加到3个或4个;二是组织有计划的课外体育活动。在清晨早操时间和下午课外活动时间由专职辅导教师值班,负责发放器材和对学生进行专业辅导。要求学生每天必须参加1次健身活动(有体育课的当天除外),学生持卡在辅导教师处登记。(2)掌握2种以上健身方法。在体育教学内容的设计上,优先安排学生喜欢、易于开展以及能有效增强心血管系统和心肺功能的锻炼项目,如健美操、篮球、足球以及乒乓球等项目,并贯穿教学的始终。在课外锻炼项目上,学生可以选择一些自己喜爱的项目进行练习并由辅导教师进行专业辅导。(3)每年1次体质测定。在每学年的第2个学期末进行1次体质测定,全面评价学生的身体素质、身体形态和各项生理技能水平等。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统计包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对体育锻炼的认识   用“121体育课程体系”来干预学生的体育行为后,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见表1。

  表1   “121体育课程体系”干预后2组大学生对体育锻炼认识情况比较(略)

  注:()内数字为百分率/%。

  2.2   对体育锻炼效果的认识   用“121体育课程体系”来干预学生的体育行为后,学生对通过体育锻炼来健身的认可程度、通过体育锻炼提高自信心和交往能力、通过体育锻炼来消除心理压力和调节情绪等方面都有明显提高。见表2。

  2.3   对体育的情感   通过用“121体育课程体系”来干预学生的体育行为后,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对体育项目、节目、体育新闻以及国内外体育赛事的关注程度都有明显的提高。见表3。

  表2   “121体育课程体系”干预后2组大学生对体育锻炼效果认知情况(略)

  注:()内数字为百分率/%。

  表3   “121体育课程体系”干预后2组大学生体育情感比较(略)

  注:()内数字为百分率/%。

  3   讨论
   
  采用“121体育课程体系”干预学生的体育行为后,学生普遍认识到:参加必要的体育锻炼,可以有效地发展身体素质,增强体魄,有效地使大脑运动中枢得到刺激,身体更灵敏;在锻炼过程中的每一次成功,每一次超越自我,使自信心有很大的提高,交往能力增强,有效克服了怯场、怯生和害羞的心理,体育兴趣越来越浓;通过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协同作业,从战胜自我和成功中找到了乐趣,对《体育与健康》的兴趣增强,对相关的学科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体育锻炼的科学指导,使学生通过锻炼获得增强体质、愉悦精神、提高自信、有利学习的效果,以激发学生的锻炼动机,养成锻炼的好习惯;更新教学和科学锻炼理念,改革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自我锻炼意识的形成;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和体育设施,为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提供物质保证。

【参考文献】
    [1] 贾绍华,邱梅婷,蔡瑞广,等.河北省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与行为的性别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42-44.

  [2] 白震,易春燕.论现代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学习目标实现途径的实证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93-95.

  [3] 国家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2002.8.

  [4] 许定国,李国泰.加强课余体育锻炼管理的意义.体育学刊,2002,9(3):69-70.

  [5] 虞荣娟.体育教学考核评价与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27(4):80-83,87.

  [6] 李彬彬,符明秋.家庭影响青少年体育参与的研究进展.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30(1):12-15.


作者单位: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473000。

作者: 2009-8-2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