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国学校卫生2009年第29卷第2期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与学校健康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

来源:《中国学校卫生》
摘要:【关键词】健康教育。学生保健服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慢性疾病逐渐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突出问题。针对这一新情况,2007年5月我国《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将加强全民健康教育,积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作为近段时期的重点工作之一。同年卫生部又制定了《全......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健康教育;人员素质;资源分配;学生保健服务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慢性疾病逐渐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突出问题。针对这一新情况,2007年5月我国《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将“加强全民健康教育,积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作为近段时期的重点工作之一。同年卫生部又制定了《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总体方案(2007-2015年)》,并于2008年1月公布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具体指导我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深入开展。
   
  学校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前学校健康教育开展情况并不尽人意,大部分学生健康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习惯。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应如何开展健康教育,以适应培养我国公民健康素养的目标要求,这需要认真分析当前学校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中国公民健康素养的具体内涵,对学校健康教育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和利用,不断推进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1   学校健康教育在培养我国公民健康素养方面的地位和作用
   
  健康素养是个体具有获取、理解和处理基本的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判断和决定、维持和促进健康的能力[1]。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教育活动向个体或群体传播健康知识,使人们树立健康意识,并促使人们自愿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达到消除或减少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降低发病率、死亡率,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是提高公民健康素养的重要手段,是减少和消除健康不公平的有效方法[2]。而学校健康教育又是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学生为对象,针对其学习、发育特点和对健康的需求而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健康知识和技能的传播教育活动,在培养国民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习惯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具体表现在:(1)学校健康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儿童青少年,其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强,容易形成稳固的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习惯并终身受益。(2)健康教育最适于在群体生活的人群中开展。学校是学生接受系统教育、掌握生活和工作技能的场所,受教育者和实施教育者都处于这样的生活环境中,学校本身的特点使其成为健康教育发挥最大作用的场所。(3)学生在学校接受系统健康教育所获得的健康知识与技能,能最大限度地向家庭和社会辐射,帮助其家庭及社区其他成员获得健康知识、养成健康行为习惯,促进我国公民健康素养的整体提升。

  2   学校健康教育与中国公民健康素养教育结合的可行性

  2.1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技能的具体内涵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分为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3个部分,以健康理念和行为为切入点,确定了66条可通过健康教育干预、针对公众健康生活方式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其主要内容涉及个人卫生习惯、合理营养、环境卫生、常见疾病的预防、心理卫生、急症自救与互救、用药知识、健康技能8个方面。

  2.2   学校健康教育内容体系   我国学校健康教育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人体基本解剖生理知识、个人卫生习惯与健康、合理营养与健康、环境卫生与健康、体育运动与健康、常见疾病的预防、安全与意外事故伤害的预防、心理卫生、青春期生理心理卫生教育、急症自救与互救、用药知识等11个方面,并在教学中针对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育特点,有选择、由浅入深地安排教育内容。如小学重点加强学生健康行为习惯养成,中学加强青春期心理、生理卫生知识教育,大学注重加强大学生自我保健能力与意识培养以及性心理与性卫生教育,以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和不健康的行为为重点。

  2.3   学校健康教育与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内容体系比较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所涉及的健康基本知识与技能均包含在学校健康教育内容体系之中。所不同的是前者更加强调疾病预防、营养健康、健康生活方式与理念、合理用药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注重健康理念和实用健康技能的培养,但对支持这些理念与技能的基础知识没有过多涉及。同时,学校健康教育内容体系中的人体解剖生理、体育运动与健康、青春期生理、心理卫生以及性心理与卫生等知识技能在其中也没有具体反映。
   
  可以说,学校健康教育是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形成的基础和根本途径,而《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规定的内容为新时期我国学校健康教育工作重点指明了方向。

  3   当前学校健康教育现状与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明确指出:“学校应当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普通中小学必须开设健康教育课,普通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应当开设健康教育选修课或者讲座。学校应当开展学生健康咨询活动。”但就目前我国学校健康教育现状来看,形势不容乐观,表现出较大的地区及城乡差异。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一是开课率和课时安排达不到学校健康教育的基本要求。一方面,我国学校健康教育一直沿用体育与健康结合的课程开设模式,学校健康教育没有独立的学科地位。另一方面,在课程开设上并没有硬性规定,只是要求“在目前已经具备师资等条件的省、地、市各级中小学校要求开设每周至少1学时的健康教育课,而尚无条件者,鼓励可由不定期的健康教育讲座逐步过渡到定期的健康教育课。”另外,在内容结构上缺乏对健康教育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的认识,局限在体育教育中理解健康教育,同时夸大了体育在学校健康教育中的作用[3]。2001年《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开始试行,更是从课表中撤消了对学校健康教育课时的规定,健康教育课采用渗透、整合的方式来体现。这些都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学校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直接导致学校健康教育不被足够重视[4]。 二是缺乏专业的健康教育师资,教学效果较差。虽然我国学校健康教育专业师资的培养始于20世纪80年代,但迄今我国培养健康教育专业人才数量少,且主要集中在各类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卫生防疫站,出现学校健康教育无专业师资的尴尬局面[5]。目前学校健康教育师资主要由学校医务人员、体育教师、生理卫生教师,以及通过简单培训的班主任或辅导员担任。这种非专业师资在教学上存在的问题是:一方面体育或生理卫生教师缺乏系统医学知识背景,对某些健康知识领域(如传染病防治)的教学显得捉襟见肘,勉强应付;而另一方面学校医务人员虽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但又缺乏必要的教育教学技能,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况且大部分中小学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根本没有配备专业的医务人员[6]。

  4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提升与学校健康教育资源整合利用
   
  培养和提升我国公民的健康素养需要认真对待学校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整合利用学校健康教育资源,提高学校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4.1   加强学校健康教育独立学科体系建设   20世纪90年代原国家教委、卫生部已经建立起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学校健康教育内容体系。但在执行过程中没有给予学校健康教育独立的学科地位,导致学校健康教育课程并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和有效实施。
   
  学校健康教育课程应该是整个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核心课程之一。在这个问题上美国的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早在1995 年美国健康标准联合委员会就发布了《国家健康教育标准》,美国大多数州在该标准的基础上建立了专门的学校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并强调通过实施综合健康教育(政府、社区、学校、家庭以及同伴等共同参与) 实现教育目标[3]。
   
  要实现学校健康教育的健康发展,必须给予其独立的学科地位,建立稳定的课程体系。学校健康教育课程的目的是从知、信和行的统一中,让学生掌握健康知识,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促进健康发展。

  4.2   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师资的整合利用   就短期而言,要改变学校健康教育专业师资缺乏的现状,应注重加强现有师资的整合利用。学校医务人员、体育教师、生理卫生教师、班主任或辅导员是实施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骨干,加强他们学校健康教育知识培训,是实现短期健康教育师资培养的重要途径。
   
  首先,建立完善的学校健康教育师资培训体系,加强健康教育工作的管理和指导,提高培训质量。其次,各级政府教育卫生部门及学校应把培训工作列入学校师资培训计划,通过培训不断提高学校健康教育师资的专业水平,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从长远看,国家应充分考虑学校健康教育的实际情况,探索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专业师资培养体系。
   
  在长期学校健康教育实践中,笔者发现,提高体育教师学校健康教育能力是实现学校健康教育师资专业化的有效途径。这不仅有利于维护师资队伍的长期稳定,同时又有利于减少教师的闲置问题,加速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的培养速度。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与学校健康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大部分高校体育教育专业都开设了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保健学、运动心理学、学校卫生学等与健康教育密切相关的课程。但由于在学生能力培养上缺乏与学校健康教育的结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胜任学校健康教育工作能力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鼓励高校体育教育专业面向学校体育健康教育的需要,在专业结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等方面作必要的调整和合理的改革,进一步加强该专业学生在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基础、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理论学习,提升其学校健康教育技能能力,培养出既能担当学校体育教育,又能胜任学校健康教育的复合型专业师资。

  4.3   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内容调整,突出公民健康素养培养   按照我国《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加强全民健康教育,积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指导思想,学校健康教育应在完成基本健康教育内容情况下,重点突出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培养。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提到的健康基本知识与技能多为概念性或结论性的描述,缺乏具体的基础理论支撑。例如其在健康基本知识与理念中提到“健康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4个方面”。但要实现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需要了解什么是合理膳食,如何才能做到合理膳食,怎样才能做到科学的体育锻炼,为什么要戒烟限酒,吸烟和酗酒有什么危害以及如何做到心理平衡等。这些都依赖于在学校健康教育中相关基础知识的传授,真正实现我国公民健康素养的培养和提升。
   
  因此,要实现中国公民健康素养的培养目标,必须加强学校健康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准确把握中国公民健康素养的具体内涵,并对学校健康教育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利用,才能做到学校健康教育与国家健康教育事业的有机结合和整体推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 中国健康教育, 2008,24(1):86-89.

  [2] 季成叶,刘宝林.儿童少年卫生学.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21.

  [3] 孙雷.美国基于国家标准的学校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及启示.体育与科学,2006(5):90-93.

  [4] 谢佩娜.中小学体育教师开展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搏击.武术科学,2008(4):84-86.

  [5] 俞爱玲.中美两国学校健康教育课程比较.中国学校卫生,2004,25(4):442-444.

  [6] 张占永. 河北省县级中学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情况的调查. 体育科学, 2004,23(5):55-57.


作者单位:成都大学体育部,四川 610106。

作者: 2009-8-2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