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四川精神卫生2006年第19卷第1期

初中生的焦虑情绪与应付方式的相关研究

来源:四川精神卫生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初中生的焦虑情绪与应付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及应付方式问卷,对293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收回有效问卷288份,其中有焦虑情绪者30人,占总人数的104%。相关分析表明,解决问题和躯体化/惊恐、广泛性焦虑、社交恐怖、学校恐怖呈显著负......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目的  探讨初中生的焦虑情绪与应付方式的关系。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及应付方式问卷,对293名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  收回有效问卷288份,其中有焦虑情绪者30人,占总人数的104%;男性为16人(113%),女性为14人(96%),两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相关分析表明,解决问题和躯体化/惊恐、广泛性焦虑、社交恐怖、学校恐怖呈显著负相关;求助、躯体化/惊恐、广泛性焦虑及学校恐怖呈显著负相关(P<001~005);除退避和分离性焦虑无显著相关性外,其它各因子都呈显著正相关(P<001~005)。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影响焦虑情绪的应付方式依次为幻想、解决问题、自责。结论  初中生的焦虑情绪与应付方式密切相关,诱导学生采用积极的应付方式有助于改善其焦虑。

  【关键词】  初中生  焦虑情绪  应付方式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xiety and coping styl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SHI Dongqing,LI Yongchao.WU Yi,et al.

  Mental Health Center of Yangpu District,Shanghai 20009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xious emotion and the coping style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Methods  293 students from a junior high school in Shanghai completed SCARED,coping style and the general condition questionnaires Results  Receive the 288 significant  questionnaires,there were 30 patients with anxiety related emotional disorders(104%),and 16 boys(113%),14 girls(96%)among them,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m.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re was significantly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solve and somatization/panic disorder,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social phobial,school phobia,help and somatization/panic disorder,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school phobia.(P<005,P<001).Others were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excluding flinch,seperation anxiety disorder(P<005,P<001).Stepwis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coping style influenced the anxious emotion is illusion,solve,reproach.Conclusion  There is the closely correlated with the anxious emotion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coping style,it could be improved the anxiety form teaching them adopt positive coping styles.

  【Key words】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  Anxious emotion  Coping style

  焦虑(anxiety)是中学生最常见的情绪障碍之一,且初中生最为明显[1],而成熟的应付方式,既能减轻心理紧张,又能适应外界环境。为此,本文着重探索了初中学生的焦虑情绪及其使用的应对方式这两者间的相关性,旨在指导学生正确面对应激和挫折。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04年10月对上海市市区一所普通初中学校的在校生进行调查。共调查293人,收回有效问卷288份,其中男性142人、女性146人;年龄为11岁41人、12岁175人、13岁71人及14岁1人,平均年龄为(1211±063)岁。

  12  调查工具

  121  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the screen for child anxiety related emotional disorders,SCARED[2]):用于9~18岁儿童青少年自评焦虑障碍,该量表由41个条目组成,按0~2三级记分(即0表示没有此问题,1有时有,2经常有),得分高提示存在焦虑表现。此量表平行于DSM-IV对焦虑性障碍的分类,由5个分量表组成,即:躯体化/惊恐、广泛性焦虑、分离性焦虑、社交恐怖、学校恐怖[3]。2001年已由苏林雁制定了全国城市常模[4]。

  122  应付方式问卷  适用于文化程度在初中和初中以上的青少年,有6个分量表,即: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共62个条目,每个条目只有2个答案,“是”和“否”。除在“解决问题”中,条目19,“求助”中,条目36,39,42,选择“否”得“1”分,选择“是”得“0”分外;其它均为选择“是”得“1”分,选择“否”得“0”分[5]。

  123  一般情况调查表  包括性别、年龄、性格特征、健康状况、家庭状况、家庭关系、家庭经济条件、业余爱好及父母文化程度等。

  13  方法  由班主任组织,每个学生独立完成填写,同时一名经过培训的心理医生给予宣读指导语,并给予具体指导,填完后当场收回问卷,所有问卷内容输入电脑,采用SPSS100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初中生焦虑发生率  按标准分23为分界值,≥23分者表明有焦虑情绪。本文结果超过23分者有30人,占总人数的104%,其中男性为16人(113%)、女性为14人(96%),两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22  初中生焦虑情绪与应付方式各因子相关分析(见表1)。

  表1  初中生焦虑情绪与应付方式各因子相关分析(略)

  注:1)P<005;2)P<001。
   
  由表1显示,解决问题、躯体化/惊恐、广泛性焦虑、社交恐怖、学校恐怖呈显著负相关;求助、躯体化/惊恐、广泛性焦虑及学校恐怖呈显著负相关。其它除退避和分离性焦虑因子无显著相关性外,其它各因子都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

  23  焦虑组和对照组使用应付方式的比较  本文将焦虑总分≥23分划为焦虑组,<23分划为对照组(见表2)。

  表2  焦虑组和对照组使用应付方式的比较(略)

  注:1)P<005;2)P<001。
   
  由表2显示,两组在应付方式的使用上有显著的差异。

  24  焦虑情绪和应付方式多因素的逐步回归分析(见表3)。

  表3  焦虑情绪和应付方式多因素的逐步回归分析(略)

  以焦虑情绪总分为因变量,应付方式中的6个因子为自变量,在α=005水平上显著,结果共入3个因素,影响程度按偏回归系数绝对值大小排列,依次为幻想、解决问题及自责。

  25  初中生应付方式的采用  以解决问题、求助作为积极应付方式,以自责、退避作为消极应付方式,两者在男女生间无显著差异(P>005)。

  3  讨论

  国外报道[6,7]焦虑障碍患病率为10%~15%,本调查结果显示初中生有焦虑障碍者为104%,与上述结果基本一致。男、女生之间亦无显著差异(P>005),与刘贤臣的结果相近[8]。

  人对事件的应对方式会影响到焦虑水平,也会影响到人的心理健康。应付(coping)是指个体处于应激情境或遭受挫折时,为平衡自身精神状态所作出的认知或行为上的努力[9]。应付方式是在应付过程中继认知评价之后表现出来的具体的应付活动[10]。人对事件的应对方式会影响到焦虑水平,也会影响到人的心理健康[11]。作为个体适应应激(或挫折)环境的中介心理机制,有效的应对方式会缓解应激事件带来的冲击,避免出现过度的负面情绪[12],已知消极的应对方式容易导致焦虑,积极应对方式则会缓解焦虑,本文结果表明“解决问题”与“求助”作为积极、成熟的应付方式与心理不健康呈现显著负相关,即经常使用“解决问题”与“求助”的人,心理健康水平也高,与高宝山等的调查一致[13]。其次,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应付方式中的幻想,解决问题及自责对焦虑的影响作用较大,也进一步说明不恰当的应付方式将对初中学生的情绪造成很大的影响。再者,在应付方式的采用上,男女生之间无显著差异,对此尚有待进一步探讨。

  初中生正值在一个微妙年龄阶段中的成长青少年,同时又处在刚脱离小学即将步入高中的承上启下的阶段,健康的心理将会对以后的学业,为人处事大有裨益。因此,对初中在校学生实施多种心理干预以及培养其使用成熟的应付方式具有提高和维护其心理健康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莉莉,王凯.周口地区中学生焦虑倾向调查分析.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1,12(2):93~94.

  2  Manassis K.Childhood anxiety disorders:lessons from the literature.Can J Psychiatry,2000,45(8):724~730.

  3  Birmaher B,Brent DA,Chiappetta L,et al.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screen for Child Anxiety Related Emotional Disorders(SCARED):a replication study.J Am Acad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1999,38(10):1230~1236.

  4  苏林雁,王凯,朱炎,等.儿童焦虑自评量表的全国城市儿童常模.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10(4):270~272.

  5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3(增刊):109~115.

  6  Anderson JC,Ollendick TH,King NG,et al.Epidemiological issues in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anxiety disorder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New York:Plenum,1994.

  7  Benjamin RS,Costello EJ,Warren M.Anxiety disorders:In a pediatric sample.J Anx Disord, 1990,12(4):293~316.

  8  刘贤臣.2464名青少年焦虑自评量表测查结果分析.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7,11(2):75~77.

  9  杨昭宁.个体应对紧张情境的两种理论述评.心理学探新,1999,3(1):53~58.

  10肖计划.应付与应付方式.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2,6(4):181~183.

  11井世洁.初中学生的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23(4):34~36.

  12陈树林,郑全全.中学生应激源、应付方式和情绪相关性探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5):337~339.

  13高宝山,杨春林.中学生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水平.教育科学研究,2003,3(1):32~34.

  作者单位:200090  上海市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施冬青  李永超  伍毅  王军  张怀惠  陈志敏  毕旭军)  上海市杨浦区辽阳中学(杨静)。   

作者: 施冬青 李永超 伍毅 王军 张怀惠 陈志敏 毕旭军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