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年第2卷第3A期

贮存期血液K+的改变与临床输血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对贮存期血液K+浓度变化的观察,探讨在临床大量输血及对心肾功能不全患者输血时,输血治疗的安全有效性。方法在血液的有效保存期内,以5天为间隔时间,在不同的时间段,测定贮存血液K+浓度改变。结果血K+浓度的变化,随贮存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贮存时间达5天后,血液K+浓度平均达到10。...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对贮存期血液K + 浓度变化的观察,探讨在临床大量输血及对心肾功能不全患者输血时,输血治疗的安全有效性。方法 在血液的有效保存期内,以5天为间隔时间,在不同的时间段,测定贮存血液K + 浓度改变。结果 血K + 浓度的变化,随贮存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贮存时间达5天后,血液K + 浓度平均达到10.27mmol/L,大大高于人体生理水平(3.5~5.5mmol/L)。结论 在临床大量输血及对心肾功能不全患者进行输血治疗时,应避免输注贮存期长的全血。若不得已输注贮存期超过5天以上的全血时,应进行血液K + 浓度的检测观察,同时应大力提倡输注成份血,避免输血后引起高钾血症。

关键词 血K + 贮存血 高钾血症

在临床急救治疗中,往往会对危重病人进行输血抢救,特别是在对大量失血病人的抢救时要进行大量的输血。有的病人的输血量达到其本身血量的50%以上,甚至超过其自身总血容量。此时输入大量的贮存库血,极易引起高钾血症。为了解贮存期血液K + 浓度的改变情况,笔者对一部分贮存期血液进行K + 浓度的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 日立7020型自动生化分析仪。

1.2 试剂 644电解质分析仪定标试剂(上海复星长征康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批号:E030433。

1.3 样本 库存贮存期全血。

1.4 操作方法 血液采集后,将每一份全血立刻进行分装成8小袋,放入血库冰袋箱贮存。在不同的贮存期拿取其中的一袋血液进行K + 的检测。操作步骤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中规定进行。

2 结果

见表1。

3 讨论

库存的血液随贮存时间的延长,红细胞Na + -K + 泵活性逐渐下降,红细胞膜通透性增加,血浆钾浓度逐渐增高。贮存期血液K + 浓度的改变随贮存时间的延长有非常明显的增长,贮存5天的血液与刚采集的全血之间差异有非常明显的统计学意义(t=14.62,P=0.000)。每增加5天的贮存时间后,血液K + 浓度都有明显的增高。血液在贮存5天后,其K +浓度与人体K + 浓度的正常值上限(5.5mmol/L)之间在统计学上存在显著的差异(t=13.505,P=0.000)。因此,笔者认为输注贮存期超过5天的血液,将会引起血钾的增高。

表1 不同贮存期血液K + 浓度的改变(mmol/L)

高血钾对心脏有明显的毒性作用,可以引起心肌损害,使心率变慢,严重者常有心律失常,甚至发生室颤和心跳骤停。因此,对心脏病人输血时,应考虑输贮存血的血K + 升高的问题,及时检测输血后K + 的变化,同时考虑输成分血。

当病人处于酸中毒时,由于细胞外液H + 浓度增加,部分H + 进入细胞内与K +交换,可使细胞外液K + 浓度升高。此时输血时,也应避免输注贮存期超过5天以上的血液,同时应密切观察血钾浓度的变化。

由于肾脏是调节钾平衡的主要器官,因此,在肝功能不全的病人输血时,也应尽可能的避免使用贮存期长的血液。

正常人静脉内输注钾后需15h左右细胞内、外的K + 才能平衡。在病理情况下,因Na + -K + 泵活性减低,平衡所需时间更长,特别是心脏病患者需45h才能达到平衡。因此,笔者认为对心肾功能不全者输血时,应尽量考虑输注成分血,特别是不能输大量的贮存全血。另外,在输血的同时必须及时进行血气分析,避免输血后高钾血症的出现。

作者单位:321000浙江省金华市中心血站

(收稿日期:2003-10-31)

(编辑秋 实)

作者: 陈森泉 2005-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