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年第2卷第5A期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验二则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血府逐瘀汤出自清代医家王清任《医林改错》。原方主治瘀血阻滞,血行不畅所致胸痛之证。2讨论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五脏六腑之精、气、血皆上注于头,外感六淫,内伤诸疾均可使气血逆乱,瘀血阻滞经脉,脑失所养皆可致头痛。所以,瘀血阻滞是本证的基本病机。...

点击显示 收起

 血府逐瘀汤出自清代医家王清任《医林改错》。由桃仁、红花、当归、生地、赤芍、川芎、枳壳、桔梗、牛膝、柴胡、甘草组成。原方主治瘀血阻滞,血行不畅所致胸痛之证。笔者临证用于经行头痛、术后胁痛等症,能获得较佳效果。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经行头痛 患者,女,35岁,干部。2002年8月10日初诊,患头痛3年,时发时止。发则头痛如裂,时有头晕胸闷不适,烦躁易怒。每遇月经来潮前头痛症状加重,经期腹痛、腹胀较甚,月经量少,色暗,夹有血瘀块,舌质紫暗,边有瘀点,脉细弦。诊为经行头痛。证属气滞血瘀,脉络不通,经脉受阻。治以活血化瘀,通经止痛。方药:柴胡、当归、红花、桃仁、枳壳、牛膝各10g,生甘草3g,桔梗5g,川芎30g,白芷20g,水煎服,每日1剂,服上方4剂。于2002年8月15日再诊,头痛明显减轻,续进10剂,1月后复诊,头痛基本消失,诸证皆除。

1.2 术后胁痛(术后粘连) 患者,女,48岁,农民,2003年5月8日初诊。患者于2001年因胆道结石行手术治疗,术后尚可,半年后,家务劳动时常感右胁部不适,伴微微作痛。2年多来,常因饮食生冷,受风着凉,活动稍甚或情志不畅而反复发作,疼痛加重。经本市医院检查为术后粘连。初起服止痛药稍缓解,数月来,发作较频繁,初如锥刺,难以忍受,服止痛药而不见好转而来就诊,诊时已发作3天,时时呻吟,痛苦表情,胁痛牵引肩背,嗳气稍舒,纳差。查体:脉弦,舌质紫暗,舌苔薄白。证属气滞血瘀于胁下,经络不通。治宜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方用桃仁8g,红花、当归、赤芍、生地、牛膝、柴胡、枳壳、川芎各10g,桔梗6g,甘草3g,三七20g,鸡内金20g,煎服2剂。5月11日再诊,疼痛大减,有阵发性锐痛,但精神好转,能进饮食,余无变化,继续用原方5剂。调理月余。再诊,疼痛已断,饮食增加,精神好转。随访,半年来未复发。

2 讨论

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五脏六腑之精、气、血皆上注于头,外感六淫,内伤诸疾均可使气血逆乱,瘀血阻滞经脉,脑失所养皆可致头痛。此证头痛的特点为月经期间剧烈性疼痛,时发时止,并伴有肝经经脉“瘀阻”的特点。所以,瘀血阻滞是本证的基本病机。妇人,以血为本,月经是由精血所化,血源于脏腑归肝而藏之,肝司血海,主疏泄,具有储藏血液和调节血流量的作用。由于肝疏泄失司,气郁血阻,使气血逆乱,血行不畅,脉经瘀阻,不通则痛,故月经来前头痛症状加重,所以果断采用血府逐瘀汤。方中桃仁、红花、赤芍,重用川芎白芷以活血祛瘀为主,并辅以牛膝引血归经,用柴胡、枳壳以疏肝理气,使气行则血行,当归养血调经,甘草调和引经入肝,加诸药合而用之,使瘀血祛而不伤正,气 血调和而头痛止,故能收到
满意的治疗效果。

常见并发症,在手术过程中,经脉受损易致瘀血,常可导致瘀血凝滞,气机阻滞,经脉不通,气血运动不畅。《内经》曰:“不通则痛”,《血证论》“血止之后,其离经,而未出者是为血瘀”,而瘀血不去,新生不生,瘀血阻滞于右胁部,而产生胁痛,故用血府逐瘀汤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再加三七、鸡内金以增强活血化瘀定痛之效,收到了较理想的疗效。

作者单位:725019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卫生职业学校 

(收稿日期:2004-01-07) 

(编辑 小川)

作者: 付长献 2005-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