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年第2卷第8A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超声诊断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是临床上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多见于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病早期未能得到明确诊断和有效治疗,在发病后数月、数年后才来就诊的病人。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肢体肿胀、静脉曲张、湿疹性皮炎及皮肤色素沉着等静脉瘀滞的表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诊断主要依靠静脉造影和彩色超声多普勒,而......

点击显示 收起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是临床上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多见于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病早期未能得到明确诊断和有效治疗,在发病后数月、数年后才来就诊的病人。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肢体肿胀、静脉曲张、湿疹性皮炎及皮肤色素沉着等静脉瘀滞的表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诊断主要依靠静脉造影和彩色超声多普勒,而彩超具有无创、重复性好、准确率高的优点,逐渐成为诊断此病的首选。我们自2003年3月~2004年3月对11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患者进行了诊断,探讨彩色多普勒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3年3月~2004年3月在周围血管科就诊的拟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患者,共112例(123条肢体);男64例,女48例;年龄21~79岁,平均48.6岁;左下肢发病74例,右下肢发病27例,双下肢发病11例;病程3个月~14年,平均27个月。
   
  1.2 仪器与方法 使用美国麦迪逊公司生产的SONOACE-6000C型彩色普勒超声诊断仪,线阵探头,频率7.5~10MHz。受检查者先取仰卧位,患肢髋关节略外旋,大腿轻度外展且膝关节略曲,使整个下肢呈松弛状态。自上而下顺序检查髂外、股总、股浅、股深及大隐静脉;之后取俯卧位,检查静脉及小腿静脉。以纵切和横切显示血管,灰阶超声主要观察血管内径、管壁结构及血栓情况,CDFI主要观察管腔内有无血流显示、充盈缺损及血液返流情况,必要时挤压小腿腓肠肌以利血流显示。
   
  2 结果

  参照孙建民等 [1]  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分类,根据血栓和再通情况,分为以下几型。
   
  2.1 Ⅰ型(完全闭塞型) 共16例17条肢体,灰阶显示静脉管腔内充满实性回声,不能压扁,CDFI显示管腔内无血流信号,血流主要通过浅静脉及周围的侧支回流。
   
  2.2 Ⅱ a 型(以闭塞为主的部分再通型) 共15例17条肢体,灰阶显示静脉管壁毛糙,管腔内大部分实性回声,部分可压扁,CDFI显示管腔内呈偏心性狭窄或“细束状”、“溪流状”的血流信号,血流间断。
   
  2.3 Ⅱ b 型(以再通为主的部分再通型) 共42例47条肢体,灰阶显示静脉管壁略模糊,管腔内无回声或有小部分强回声光团,探头加压大部分管腔可压扁,CDFI显示大部分血流信号充盈,局部充盈缺损,做乏氏动作或挤压近端肢体可有返流。
   
  2.4 Ⅱ c 型(以黏连为主的部分再通型) 共8例9条肢体, 灰阶显示静脉管壁模糊不清,甚至与周围组织黏连,导致无法分辨正常的静脉解剖结构,CDFI显示部分血流信号,血流不规则,周围有较丰富的侧支血流信号。
   
  2.5 Ⅲ型(完全再通型) 共31例33条肢体,灰阶显示管腔内呈现无回声,探头加压可压扁,CDFI显示管腔内有填充欠规整或暗淡的血流信号,做乏氏动作或挤压近端肢体可有明显返流。
   
  3 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是常见的先阻塞后倒流性血管病,它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是由于静脉回流障碍或静脉血液倒流或两者共同作用所致。由于静脉回流障碍或静脉返流导致静脉血液淤滞,血流缓慢。同时由于代谢产物蓄积损伤内皮细胞,血粘度升高,致使血栓形成,反复出现。长期静脉高压,组织缺氧,致使静脉血管及周围区域的软组织出现一系列病理改变。下肢静脉造影是诊断下肢静脉性疾病的“金标准”,但由于造影属于有创性检查,有痛苦,且又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目前,超声已取代造影成为诊断下肢静脉疾病的首选。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具有无创、实时、动态、重复性好、准确率高的特点,且能充分了解血管内外的解剖学改变,观察静脉管壁、血流充盈、静脉瓣返流程度以及侧支循环是否建立和血栓的溶液情况,可直观地观察到血流动力学改变,所以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通过对治疗前后声像图的对比,可以提示临床的治疗效果,对于临床治疗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当然超声技术也有自己的不足,超声显像能力依赖于探头频率,对于解剖位置较深的血管或细小血管显示欠佳,而且CDFI在血管整体观察和显示侧支循环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与检查者的技术水平也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这一技术目前仍不能完全代替下肢静脉造影。这都是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应当引起重视的。尽管如此,彩色超声多普勒对于诊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可为临床诊断提供首要的客观依据,是指导治疗、观察疗效及判定预后的一种有价值的诊断方法。

  参考文献
    
  1 孙建民,张培华.下肢静脉造影及其临床意义.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1987,1(7):1.
    
  (收稿日期:2004-05-11)

  (编辑李 阳) 

  作者单位:250011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周围血管科
   
          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第二人民医院 

作者: 孙连庆周黎丽高波 2005-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