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年第2卷第8B期

经皮肺穿刺25例细胞学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经皮肺穿刺细胞学检查术,给胸内病变的定性诊断提供了新方法,它操作简单,患者损伤轻微,便于掌握,更重要的是对深部病变如肺、纵隔、腹膜后区器官或组织等难以进行切取活检的部位,针吸穿刺细胞学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对周围型肺癌的确诊率远高于内窥镜及痰涂片,给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组织学依据。8cm,穿刺深度:最浅者......

点击显示 收起

  经皮肺穿刺细胞学检查术,给胸内病变的定性诊断提供了新方法,它操作简单,患者损伤轻微,便于掌握,更重要的是对深部病变如肺、纵隔、腹膜后区器官或组织等难以进行切取活检的部位,针吸穿刺细胞学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对周围型肺癌的确诊率远高于内窥镜及痰涂片,给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组织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患者共计25例,男21例,女4例,年龄27~70岁,其中肺门区域肿块5例,周围区域肿块19例,多发性1例,病灶最小者为1.6cm×1.8cm,穿刺深度:最浅者为3.5cm,最深者为12.5cm,均一次穿刺成功。

    采用国产7、8、9三种型号长度分别为6、8、11、13cm的针头,用常规消毒,铺洞巾,用2%的利多卡因1ml局麻。在透视下定位,非X线直视下穿刺。进针方向一般选同穿刺部位的体表成90°垂直进针,不能向上下左右方向偏斜。穿刺针从肋骨上缘进针部位点刺入壁层胸膜外,此时令病人按定位时的要求吸气或呼气后憋气,快速进针至肿块内2/3 处,用力抽吸至负压并看到抽出物,然后继续保持负压退至肿块近边缘再用力抽吸,以免中央坏死而在边缘取得细胞,保持负压迅速抽出 [1]  。抽出物涂片4张,95%乙醇固定、HE染色。抽取小组
织经福尔马林固定切片。

  2 结果

    2.1 本组25例细胞学检查 肺癌18例,其中鳞癌10例,腺癌6例,未分化癌2例,炎性假瘤3例,结核瘤1例,3例为液化坏死组织细胞不易辨认。经手术、治疗、随访10例鳞癌,6例腺癌,2例未分化癌,3例炎性假瘤,1例结核瘤均得以确诊。3例液化坏死者,1例为小叶性肺炎,1例为鳞癌,1例转院,确诊率达85.7%。

    2.2 技术因素对阳性率的影响 (1)穿刺技术方面:本组005号病例,右肺下叶外基底段有3cm×2.8cm的肿块,针刺后因强力抽吸时针尖固定一处,在退针时未能连续抽吸,虽然穿刺成功,但涂片全为液化物,细胞退变无法诊断;(2)制片技术方面:本组2例涂片存在质量问题,涂片过厚,细胞多而密集、重叠、核染色质结构不清,影响观察。

    2.3 病变形态特点对细胞学诊断的影响 从细胞学方面肺鳞癌及腺癌较易诊断,但是在未分化癌特别是小细胞型即燕麦型,如涂片细胞成分少、细胞退变较明显并伴有坏死时,恶性特征不明显,确诊困难,但仔细观察可见细胞体极小、细胞形态较一致、核成短梭形、染色质较粗糙、核成墨水点样易退变核常固缩 [2,3]  ,有助于做出正确的诊断。

  3 讨论

    3.1 穿刺技术因素对细胞学诊断的影响较为明显 是否抽吸到肿瘤细胞取决于穿刺技术的高低,我们总结出(1)进针部位和深度的选择:本组病例术前均拍正侧位病灶及断层片,画出皮肤表面至肿物中心的水平连线,测量出的长度 即为进针深度;(2)进针通路的选择:常规的病灶正侧位断层片对进针通路的选择有较大帮助。肿块距体表较远者我们选用远侧有阻塞性炎症或不张区域为进针通路。肿块靠近侧胸壁者,选用有胸膜粘连增厚区域为进针通路;(3)肿块的最佳穿刺区的选择:断层片可观察肿块有无液化区,如有抽吸时应避开液化区;(4)进针方向的选择:X线透视下定位,一般选用穿刺部位的体表成90°垂直进针,不能上下左右偏斜;⑤穿刺时病人的姿势及体位的选择:一般采用坐位,体弱者可选用卧位。在穿刺整个过程中,从进针至肿物开始,一直保持负压,在肿块中央及近边缘处各停留3min,然后将针迅速抽出。

    3.2 涂片注意事项 涂片时用注射器均匀喷涂,厚薄适中,过厚处可用针尖轻轻摊薄,不可用力推压,然后迅速固定,均匀干燥 [4]  ,高质量的涂片是正确诊断的前提。

    3.3 诊断医生的经验和责任心是细胞学诊断准确率的根本保证 细胞学诊断与组织学诊断相比有以下几点不同:(1)细胞学是根据涂片中细胞大小,核浆比例,核膜增厚,染色质增粗,不均匀,颗粒状,核仁增大等来确诊;(2)由于细胞学诊断是根据细胞形态变化而组织学检查的范围更大一些,组织学检查可同时观察细胞形态特征和组织结构的形态特征,瘤细胞之间的关系,排列方式与浸润等,而后者对恶性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从以上两点可以看出,穿刺细胞学与病理组织学检查比较,其最大的不同点是标本量少,标本中组织学结构和细胞间基质大部分或完全丧失,由于标本量少的局限性,对肿瘤的分类和分型仍不够准确 [5]  。为提高细胞学诊断的准确率,增强临床医师对针吸细胞学的兴趣和信心,只有通过仔细观察细胞数量,形态特点,细胞间差别,核浆比例,核的结构,染色质等并密切结合临床,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在没有足够的诊断指征时应详细描述形态学的表现,提出鉴别诊断的思路以及进一步检查的方案供临床医师参考。

  参考文献

    1 王朝安.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中华放射学杂志,1994,18:250.

  2 马正中.诊断细胞病理学.郑州:河南科技出版社,2000,17.

    3 徐从高,张茂宏,等主译.癌—肿瘤学原理和实践(美).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89.

    4 王伯法.病理学技术.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27.

    5 舒仪经,阐秀.细针吸取细胞病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0.      

  作者单位:710001陕西省西安市中医医院检验科 

  (收稿日期:2004-06-15) (编辑海 涛) 

作者: 王秀莹 刘 力 2005-9-22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